波斯古国伊朗游学记之二

午米酱

<p class="ql-block">伊朗游学第六天</p><p class="ql-block">清晨赶早进入设拉子粉红清真寺,这是19世纪末卡扎尔王朝的贵族商人为彰显信仰与艺术而斥巨资建造的杰作。</p><p class="ql-block">以粉彩釉砖在外墙上拼接出藤蔓与古兰经纹样,所以被称为粉红清真寺。凹凸层叠的各式屋顶,是波斯匠人对几何造型的极致工艺。内部拱顶有48扇镂空窗暗藏玄机——当阳光穿透巨大的彩色玻璃,祈祷厅瞬间化作流动的万花筒。</p> <p class="ql-block">粉红清真寺建筑装饰极具特色,采用以粉红为主,搭配浅蓝、淡黄及赭色线条的彩釉瓷砖,组成各种复杂图案;门洞上方有独特的蜂窝状穹顶花纹,因较多粉色元素,与主打浅蓝色的其他清真寺区别明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彩色玻璃花窗是其最大亮点。每天早晨,阳光透过大型彩色花窗,照射在室内彩色瓷砖及波斯地毯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玫瑰红与翡翠绿的光斑在地毯和立柱上起舞,满屋被阳光搅碎的色彩,让人恍如跌入《古兰经》中有着波斯玫瑰的花园</span>,营造出似梦似幻的华丽光影效果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设拉子的第二站,是参观伊朗最伟大的诗人哈菲兹的墓园。领队引导大家围在墓前,做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游学小活动。先许下自己的心愿,然后翻开哈菲兹诗集,读一段诗歌。记得我翻到并诵读的其中一段诗句是:</p><p class="ql-block">“那位流浪乞丐,才是我们心灵的君王,</p><p class="ql-block">他以慈悲之手,托起整个世界的运转。 </p><p class="ql-block">一群着民族服装的女孩热情跑来要求合影,她们刚刚在为游客表演民族歌舞。明朗又美好。</p> <p class="ql-block">设拉子最古老的清真寺阿提克贾梅,建于9世纪,拥有超过1100年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底蕴。世界上有两面哭墙,一面在以色列,还有一面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暂时不使用的清真寺,特意为我们游学团开放参观。</p> <p class="ql-block">穹顶造型精美,圆柱粗壮高大,体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研究伊斯兰建筑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是和耶路撒冷一样的圣殿。</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里保存有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兰经手稿。这些手稿书写精美,配有装饰性的图案和花纹。</p> <p class="ql-block">灯王之墓建造于12世纪,是什叶派第七伊玛目穆萨·卡齐姆之子的墓葬。13世纪时,当地传说有人看到坟墓发出光,发现一具穿着盔甲的尸体,其戒指上的文字“骄傲属于真主,穆萨的儿子艾哈迈德”,证明了这是穆萨·卡齐姆之子的埋葬地点,因此该墓葬得名“灯王之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游学第七天</p><p class="ql-block">波斯波利斯,意为波斯国的都城。公元前518年,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流士一世在三面环山的盆地中择了这风水宝地,后经三代君主六十载营建,在帝国巅峰期,建出这普天同庆之景。130年后,亚历山大攻占波斯,将都城付之一炬。雪松木制作的圆柱和横梁轰然坍塌,权力与奢华熄灭,只剩一片浩瀚苍凉的石刻柱门,回望波斯帝国的残影。</p><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是伊朗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城内王宫依山势错落有致。主要建筑物包括大会厅、觐见厅、宫殿、宝库、储藏室等。主体建筑用暗灰色的石灰岩建成,外表饰以大理石。</p><p class="ql-block">穿过万国之门,是23米高的公牛柱头,逃过亚历山大的复仇之火,它再无畏忌,昂首了2500年。阿帕达纳宫阶梯上,23属国使节的浮雕队列蜿蜒——埃塞俄比亚人捧着象牙,巴比伦人牵着雄狮,每张面孔都凝固着觐见帝王的谦卑。</p> <p class="ql-block">波斯波利斯的建筑密码藏在细节中:高台地基采用防震结构,排水系统精准至毫米误差,柱廊间距严格遵循黄金比例,不同签名方便工匠结算,即使满目疮痍,遗留细节也足以展现公元前6世纪惊人的工程智慧。</p><p class="ql-block">晨光为百柱厅镀上金边,柱础残缺,却仍勾勒出会见大厅当年的宏阔壮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浮雕,内容包括人物形象、动物以及一些场景。</p><p class="ql-block">当亚历山大铁骑焚城的火光掠过这些浮雕时,可曾读懂石头上镌刻的帝国箴言:"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以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令此宫阙永存"?</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居鲁士大帝的陵墓和花园中的居鲁士大帝的石雕。</p><p class="ql-block">居鲁士大帝是波斯帝国的开创者,他所创建的国家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尼罗河到高加索。陵墓修建于公元前530年,亚历山大大帝灭亡波斯帝国后,不仅没毁坏陵墓,还下令加以修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波斯帝王谷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多位帝王的安息之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波斯帝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大流士一世以前,古波斯王墓采用地面建筑,大流士一世开始模仿米底王陵墓采用崖墓形式,在波斯帝王谷开凿陵墓。其建筑和浮雕艺术体现了当时波斯帝国的辉煌文明和高超技艺,对于研究古代波斯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游学第八天</p><p class="ql-block">亚兹德老城是一座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是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在沙漠中幸存的例证,保存了大量传统土制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游学第九天</p><p class="ql-block">伊斯法罕的旺克大教堂,是16世纪末因奥斯曼战争而迁移到伊朗的亚美尼亚人所建的基督教教堂,见证了亚美尼亚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观采用了许多伊斯兰建筑元素,内部装潢华丽,融合了伊斯兰建筑的穹顶和瓷砖镶嵌,挂满精美绘画和浮雕,混合了伊斯兰和天主教两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壁画主要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圣经》旧约,下半部分是新约,描述了耶稣基督的降生、传道、受难和复活等,人物栩栩如生,圣人与天使的光环为金箔镶嵌。</p> <p class="ql-block">在旺克大教堂内的博物馆展出的雕刻精美的十字架等宗教物品。该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亚美尼亚宗教、历史和文化相关的展品,是了解亚美尼亚文化在伊朗发展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旺克大教堂庭院内的 哈恰图良(Khachkar)石碑 。哈恰图良石碑是亚美尼亚独特的艺术形式,刻有十字架等宗教符号及复杂装饰图案的石碑,具有深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是伊斯法罕最古老的清真寺,也是伊朗目前较大的清真寺,是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聚礼清真寺的庭院。庭院中,墙面装饰着繁复精美的马赛克图案,拱门整齐排列,颇具韵律感。成群的鸽子在庭院上空飞翔,为庄严的宗教场所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气,展现出独特的氛围与美感。</p> <p class="ql-block">聚礼清真寺是经典的伊斯兰建筑元素,如拱门、穹顶、精美的马赛克装饰和复杂的几何图案。拱门线条优美,穹顶结构精巧,内部的蜂窝状藻井等装饰工艺精湛,展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清真寺不同区域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塞尔柱克、蒙古、萨法维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是伊斯兰建筑艺术演变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波斯地毯的编织和生产历史至少已有2500年。波斯地毯融入了古老的波斯文明,是伊朗文化命脉所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是实用的家居用品,更代表了尊贵雅致的生活方式,象征着拥有者独到的投资眼光和艺术品位。</p><p class="ql-block">左边的地毯是波兰国王曾经用过的真丝地毯。右边是用黄金和真丝编制的嵌满各种宝石的地毯。</p> <p class="ql-block">伊斯法罕城内的地毯店主展示一百多年前的真丝地毯。</p> <p class="ql-block">伊朗游学第十天</p><p class="ql-block">古老的纳坦兹清真寺。 始建于蒙古伊尔汗国时期,最早的清真寺部分建于1304-1309年。</p> <p class="ql-block">纳坦兹清真寺的庭院部分,有多层拱形结构和高耸的宣礼塔。</p><p class="ql-block">清真寺内部的一处结构,可以看到楼梯和拱门等建筑元素。</p><p class="ql-block">清真寺建筑上精美的拱门装饰,体现了伊斯兰建筑中独特的几何图案和书法装饰艺术。</p> <p class="ql-block">卡尚古驿站改造的大巴扎。商铺林立,游人如织,却鲜少人入店购物。</p><p class="ql-block">这里应该是寸土寸金的地段。一楼的波斯地毯铺和半嵌地下的画廊在光晕里层叠,昏黄的砖墙将上下时光缝合又割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伊朗游学第十一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尚的艾哈迈德苏丹浴室。其屋顶由多个半球状穹顶组成,远看仿若外太空的UFO。</span></p><p class="ql-block">穹顶是伊斯兰建筑的典型元素之一,象征着苍穹,体现了宗教信仰和对宇宙的敬畏。同时在炎热的气候下,穹顶内部的空气流通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穹顶上布满了玻璃镶嵌的圆窗,在为浴室提供了通风的同时,很好地保护了浴客的隐私。</p><p class="ql-block">浴室在伊朗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交功能,是人们交流、聚会的场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