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伊朗的最后一天。</p><p class="ql-block">上午参观“戈勒斯坦皇宫” (Gorestan Palace). 原以为这些天一路走来,已经看遍了伊朗缤纷的建筑,绚丽的色彩。应该有一点审美疲劳,最后的皇宫不会再给我们惊艳。但这皇宫却让我们又一次震憾了!</p> <p class="ql-block">Gole 是花的意思,因此该皇宫意为花之皇宫。</p><p class="ql-block">戈勒斯坦皇官主要是在恺加统治时期国王居住的地方,也是巴列维一世1925年仿照拿破仑而举行的自我加冕典礼的地方。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这座皇宫从恺加王朝到巴列维王朝一直由皇室居住。这里有华丽的宫殿,宁静的水池和优美的花园。波斯花园基本都由这三个元素组成。</p> <p class="ql-block">一走进这个花园,就被这绚丽缤纷的色彩给吸引住了。</p><p class="ql-block">来伊朗已经十四天,今天要回国了,但最后的景点依然用其精致的工艺,绚丽的色彩、和奇妙的构造让我们依然兴致盎然。</p> <p class="ql-block">今天德黑兰气温高达34度,直射的光线让人有点眩晕。但我们还是会不自觉地沿着这四方的建筑群边走边欣赏建筑上不同图案的马赛克工艺。</p> <p class="ql-block">皇宫入口。</p> <p class="ql-block">富丽堂皇的穹顶。</p> <p class="ql-block">这个王宫的建筑风格很恺伽。到处都用水晶玻璃和镜子。走上楼,眼前一片耀眼的光!</p><p class="ql-block">真不知道在这样耀眼的氛围下人是怎样过日子的!</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马赛克图案</p> <p class="ql-block">美得炫晕!</p> <p class="ql-block">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皇家收藏的各国艺术品的陈列吸引我们的目光!</p><p class="ql-block">这来自英国</p> <p class="ql-block">来自法国</p> <p class="ql-block">来自捷克斯洛伐克</p> <p class="ql-block">来自澳地利</p> <p class="ql-block">来自俄罗斯</p> <p class="ql-block">来自英国</p> <p class="ql-block">来自法国</p> <p class="ql-block">来自法国</p> <p class="ql-block">来自德国</p> <p class="ql-block">这犹如世界瓷器展览会。各国的瓷器在这里各显风采。</p><p class="ql-block">喜欢瓷器的朋友可以在这里一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镜厅</p> <p class="ql-block">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照片。它展示的是当时的王宫内的奢华。</p> <p class="ql-block">恺伽的小国王</p> <p class="ql-block">从里面望外看,一片绿色怡人。</p><p class="ql-block">虽然对恺伽王朝知之很少。但从这王宫来看,真是竭尽奢华。而且特别喜欢用黄色和玻璃镜子来装饰宫殿。</p> <p class="ql-block">图上的太阳宫曾是恺加时期德黑兰最高建筑,当时的国王想拥有一只座可望得见全城的宫殿,Sara说,这里住的全部是后宫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这宫殿外观混合了欧洲和波斯的建筑风格,在旁边有四座高耸的风塔。</p> <p class="ql-block">这墙上的孔雀如此生动逼真。</p> <p class="ql-block">走出戈勒斯坦皇宫。我们径直走到了美国大使馆。</p><p class="ql-block">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七九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人质扣押事件。但那是轰动世界的大事件。</p><p class="ql-block">1979年11月4日,4000余名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撕下美国国旗,挂上白旗,并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扣押,随后释放了部分人员,最终有52名人质被扣留。</p><p class="ql-block">1980年4月7日,美国宣布同伊朗断交。1980年4月24日,美国发起代号为“蓝光”的武装营救行动,但因直升机故障等原因失败,8名美军士兵死亡。</p><p class="ql-block">1980年7月27日巴列维去世,伊朗和伊拉克关系紧张,伊朗国内经济恶化,伊朗开始与美国谈判。1981年1月19日,在阿尔及利亚斡旋下,美伊签署解決人质问题的协议,美国同意分3次归还伊朗140亿美元资产,取消经济制裁。</p><p class="ql-block">1981年1月20日,在美国新总统里根就职20分钟后,52名人质乘坐阿尔及利亚飞机离开德黑兰,在被扣押444天后重获自由。</p><p class="ql-block">但此次事件严重恶化了美伊关系,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导致卡特总统在1980年大选中失利。</p> <p class="ql-block">原来,在原大使馆官邸的墙壁上有直白的反美标语。但随着现任总统的鸽派倾向,这个墙上的漫画也变得比较含蓄了。</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进这个被遗弃的大楼参观。仅在门口伫立片刻。</p><p class="ql-block">也许我们这个年纪,对任何历史的大事件都已看淡。分分合合,起起伏伏,恩恩怨怨,都自有安排。</p> <p class="ql-block">伊朗国家博物馆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说实在的,这两周的连续参观,情绪不断在精美绝伦的艺术与建筑中亢奋,等到最后参观国博时,开始觉得疲惫了。</p><p class="ql-block">图上的这博物馆大门是仿阿契美尼德王朝在伊拉克的都城大门建造的。</p><p class="ql-block">伊朗博物馆分两个馆,以伊斯兰传入伊朗为界。当下的风潮自然是强调7世纪之后伊斯兰文化下的伊朗。但我们却更感兴趣的是7世纪之前的古波斯历史。</p> <p class="ql-block">Sara说,中午应该给我们买杯咖啡,因为当我们走进大门时,脚步有点疲惫,眼皮有点沉重,思想不那么集中。</p><p class="ql-block">她站在伊朗的地图前把整个伊朗的地形解释得很清楚。因为有了前面的旅行,我们也很快跟着她的讲解去回忆刚去过的那些地方。</p><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很佩服Sara。一路上她就像是历史老师在不停地讲解,还要安排我们的活动。</p><p class="ql-block">好的导游也是可遇不可求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参观史前到萨珊王朝这一段历史(古波斯历史)。开始看旧石器时代的东西时确实有点看不动了,恨不得找个地方立即躺下休息。但没有想到,一到新石器时代,尤其是到埃兰文明时,我们被早于中国两千年的精美陶器给提了神。</p> <p class="ql-block">埃兰文明是属两河流域文明的边缘,深受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后被来自欧亚草原的米底人征服。</p><p class="ql-block">而米底人沿用了埃兰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虽然后来米底人又被阿契美尼德的居鲁士征服,但埃兰文明的却对后者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参观“古波斯的荣耀”时,人流涌动。难以细细欣赏。在这里,大厅几乎就我们这几位。众多的埃兰时期的文物让两河流域文明初现轮廓。与它相比,华夏文明显得年轻。(现在考古的不断发现正在改变我们以往四大文明的认知)</p><p class="ql-block">从埃兰的文物遥想伊拉克的两河流域文明,真希望有一天走进两河流域的中心去看一下,但愿那时藏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重要文物没有被劫走或破坏。它们属于全人类。</p> <p class="ql-block">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雕塑在这里可以近距离看。其高大威猛的形象放进像框里就显得平淡无奇。</p> <p class="ql-block">所以,有机会一定要去亲眼目睹,才能体会大流士一世在下图中用楔形文的三种文字(古波斯语、巴比伦文、埃兰文)写的“我是大流士,伟大的王,众王之王.…”是多么自傲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楔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伊朗国博古波斯文化展有几个不足,一是萨珊王朝的东西太少。只有几个石膏的装饰。无法表现波斯第二帝国的强盛。第二,在伊朗遭到阿拉伯入侵之前,还有一个由外族人建立的帝国,称“帕堤亚帝国”,我们中国称之为“安息”。</p><p class="ql-block">正是在这个长达400年的外族统治下,伊朗开始进行大量的东西方贸易而获取丰富的财富。但因为它不算是波斯人统治,所以在这里没有任何介绍。</p><p class="ql-block">不知道这个存在在我们历史记叙中的安息,古罗马历史文献中的帕堤亚历史可以在哪里看到?</p> <p class="ql-block">终于要说再见了。</p><p class="ql-block">在告别时,Sara眼晴都红了,她很激动。我们也是对她充满感激。因为这个女子在接待我们的前夕得知自己生了病,要开刀。但依然坚持陪我们走完全部旅程。</p> <p class="ql-block">希望Sara能开刀顺利。祝她好运。我们会一直怀念这段难忘的旅行经历。</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也要向跟着我的行程读完十三篇美篇的朋友们道一声“谢谢”。</p><p class="ql-block">是你们的点赞和评论给了我写完伊朗之行的勇气和坚持!</p> <p class="ql-block">我的伊朗旅行美篇终于完成了。其中肯定有知识点上的错误。但我竭尽所能,将美照分享与各位。伊朗是我丝绸之路上的最后一站,从疫情期间的河西走廊到中亚、高加索、伊朗,和十年前去过的土耳其,我已把古代丝绸之路粗粗走了一遍。感受颇深,仿佛也历经了千年的沧桑!</p><p class="ql-block">文化从来不是单一的,历史一直充满复杂和偶然。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中国就在长城之内,高墙之中。它如海棉一样吸收来自外来的文化与文明,却从不传播自己的文明。所以,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中国就是那遥远的神秘之国。但这神秘的东方之国内部的任何变化都是引发其它地区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p><p class="ql-block">趁现在还走得动,可以多出去看看。一个人只有一生,但历史却能帮助我们穿越古今去认识世界的多样和多彩。人生因此变得丰富和多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