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哀思

热点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 亲</span></p><p class="ql-block"> ——沈良友长子沈健对父亲的哀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31日,农历乙巳年(蛇年)正月初三,清早6点25分,父亲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87虚岁。</p><p class="ql-block"> 父亲叫沈良友,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人,1939年6月5日农历己卯年(兔年)四月十八出生,终身务农,与庄稼打交道,把自己一生的辛劳、智慧和汗水,奉献浸润在家乡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是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一生。1958年,18周岁的父亲,凭借着对党炽热的爱,思想上、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以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出色的劳动表现与丰硕劳动成果,跨入了党组织的大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此后的一生中,父亲始终铭记着入党时的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用一以贯之的积极行动,来践行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履行好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努力让他人切身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当好表率,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p><p class="ql-block"> “共产党员不带头谁带头?”,这句时常挂在父亲嘴边的话,付诸于了父亲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奉献的实际行动。在生产队集体劳动中,在改革开放后新农村建设中,在大队党支部和村委会及上级党委和机关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中,父亲始终如一地做到思想积极,作用明显,贡献显著,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是忙忙碌碌、勤劳奋斗的一生。身为一个普通农民,一辈子的命运,始终与土地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不停歇地播种、耕耘、收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休息日。尤其是父亲年轻力壮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合作化、人民公社化集体经济体制创立和实施阶段,集体出工,集体劳作,父亲总是那个身体力行干在前面冲在前面的人,那时候,缺少机械化农机设备,主要是肩挑人扛,收获庄稼,一二百斤的麦捆、稻捆、玉米秸杆捆、棉花秸秆捆,平田挖沟、挑河,一项项兴修水利工程,空军如皋机场护场河、飞机窝工程,无锡某工厂土方工程,父亲的铁肩膀挑出的土能堆积起一座不小的山,施工中,父亲虽然个子不高,但不输于大个子,挑起一担担土来,健步如飞,从来不怕苦,不喊累。因为能干,父亲被推举担任生产队副队长和民兵排长多年,充分发挥了带头和表率作用。</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也一晃四十五年的时光了,农村人民公社,撤乡并镇,生产大队改叫村,对土地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改革,分到了各家各户,父亲依然本色不改,种好一家人七八口子的地,打下的粮食累积起来,也是堆积如山,一袋袋地让几个儿子家拉走。另外,村里有什么公益事业派工到人,父亲积极参加,撂下家里的事情就走。父亲的一生,除却晚年人生的最后半年多时间病重住院期间,像个陀螺,一直在忙个不停。</p><p class="ql-block"> 为干活而生,以干活为荣!“良友能做唻!”父亲的一生,从来都是在劳作、操劳。忙完集体的,忙自家的,忙完地里的,忙家里的。在农村,有忙不完的事情,干不完的活儿。田间地头四季在忙,家里的洗衣做饭、养猪养鸡养羊,事情特别多。父亲里里外外一把手。我们弟兄几个小时候,天不亮,就爬起来给我们做饭,让我们吃了去上学,还要把头天晚上剁好的猪草一早煮熟了,喂猪、洗猪圈,忙得不可开交。父亲,是全家人中睡得最少的人,睡得最晚起的最早干活最重最多的人,就像一部只是干活的“永动机”机器,从来不知疲倦。</p><p class="ql-block"> 在父亲的价值理念里,农民,种好庄稼就是本分,不能怕做。父亲经常说,“八败命不怕个死来做”,他相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是助人为乐的一生。父亲不善言辞,对工作像一团火,对他人特别宽容,东家西家,这家那家,难免有些事情,要请人帮忙,只要请到父亲,父亲义无反顾地提供帮助。父亲经常说“人家请到,哪好不去在,自家事情不干也要去啊”!农村红白喜事多,尽管在那个年代,家里经济日子紧巴,但父亲说“人情大似债,脱了锅子卖“,这意思是,哪怕把家里做饭的锅取下来卖钱上人情,也不能不去。有一户邻里人家的女儿,几十年了,总提起父亲就感恩不已,表示,父亲在他们家起屋子时帮忙,吃了大苦,这几年,父亲年纪大了离开老家到800里地外的安徽铜陵儿子那里养老后,邻里的女儿“四姑娘“,还经常念叨父亲的恩情,每逢春节,都要与父亲母亲视频祝福新年,还把一些好吃的捎带给父亲。还有一邻里夫妇,对父亲特别感恩和敬重,说父亲母亲人好,让他们家儿子专程开带上大米等,远赴铜陵看父亲母亲,父亲母亲,有口皆碑!</p><p class="ql-block"> 近半年来,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大年初三走完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作为儿女的我们兄弟,不得不与老家的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说一句。大家听说后,十分悲痛,10多户亲友及邻里家庭几乎全家,连忙千里迢迢驱车赶到安徽铜陵,为的是看父亲最后一眼,送父亲最后一程,以表达对父亲的不舍和哀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也是苦尽甘来的一生!父亲兄妹六人,排行第四,上有一哥哥、两姐姐,下有两妹妹。父亲22岁与我母亲婚后,生育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子,是父亲一生奋斗的最大动力,为儿女操劳与付出了一生,把四个儿子一个个养大成家了,后来,陆陆续续有了五个孙子,这两年又相继有了两个重孙子,四世同堂了,自己也老了。父亲的四个儿子,五个孙子,有五个孙子成了家,其中,一个儿子和四个孙子生活在北京,这两年,还添了两个重孙子,父亲是幸福的!遗憾的是,父亲从没有被劳作中的任何艰难困苦打倒,不得不服老,最终被病魔击倒了,以致夺去了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 父亲生得荣光,走得没有遗憾!</p><p class="ql-block"> 父亲活到了虚岁87岁,也是高寿了。生前,实现了四世同堂,儿孙们也比较有出息,三个孙子和孙媳妇都是党员,都工作在北京的部队、央企或北京市属国企,父亲可以放心地离我们而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31日,农历已巳年正月初三,早6:点25分,父亲离开我们而去的日子和时刻。</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最痛苦的时刻,也是父亲不再被病痛折磨的时刻。我们这些后辈们,必须牢记这个日子和时刻,在父亲每年的忌日等日子,对父亲予以追思和祭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走了,父亲还活着!</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精神、美名和风范永存!</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父亲!祝父亲一路走好,愿父亲在天堂不再劳累,不再吃苦,安享应有的福报,也坚信,父亲会保佑他的子子孙孙们,健康平安,生活幸福,万事如意,万世永昌!</p><p class="ql-block"> 父亲,感恩您为儿女们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父亲,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母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2024年</p> <p class="ql-block">69岁时的父亲母亲和四个儿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86虚岁时的父亲母亲和四个儿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86虚岁的父亲母亲和四儿子一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父亲在给自己的母亲(我奶奶)30周年忌日祭奠时和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父亲和参加他母亲30周年忌日祭奠时健在的94虚岁的大姐和73虚岁的小妹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父亲抱上了重孙子</p> <p class="ql-block">已经身患重病的父亲在老家的老宅前</p> <p class="ql-block">重病住院时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土地是父亲的命根子和一辈子的价值所在</p> <p class="ql-block">父亲1958年入党,党龄67年!共产党员的身份是父亲一生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长子沈健20多年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长子沈健20多年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勤劳善良的父亲没有给儿女留下金山银山,却留下了很好的口碑与福报</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精神、美名、风范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