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桂花飘香的季节</p><p class="ql-block">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很长一段时间,杨绛先生这句人生箴言都在脑际萦绕,却又羞于对其中含义的一知半解,摸不透烟火红尘背后人性应有的状态,就迷茫,就烦恼,就不知所措。先不提别人,就说自己。原来是个啥模样,至今都搞不清楚。唯一能看到的是,一九八一年长安师范毕业证书上的那张大头像。一边倒的发型,是那时农村青年追潮下乡知青流行的文明头。规整而平静的五官里,掩藏着一颗重见天光的滚烫心灵。再往前追溯,因为家庭条件限制,就没有照过相,也没有留下其他档案资料,无法从更多层面见证自己的本来面目。时光流转,年岁日高,渐渐地有了反刍人生的习惯,不断地剖析自己的性格、做人、处世,就像刨剥卷心菜一样,剥去世俗沉积的层层表皮,努力剥出那个最初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进行比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求得灵魂的宁静与人格的安稳。</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坐在老家院子发呆,沉浸在乡村静谧的遐想之中。院内两颗桂树如同两个清修的小沙弥,举止绰约,神情自若,虔诚的恪守自己的天职与本分。虽然还在含蓄运化的隆冬,虽然也有海棠、玉兰、红梅的点缀,但看桂树植根小院两年多的日日夜夜,不惧寒暑、永葆青春的品格,当之无愧为小院之主角。不温不火的渲染着富贵与祥瑞,不知不觉散发出清幽与禅意。尤其是每年九月桂花盛开的时候,秋风吹拂,秋雨荡涤,阵阵花香,沁人心脾。那层层叠叠绿宝石般的桂叶缝隙,绽开了密密麻麻的金色小花,仿佛夜空中无数眨眼的星星。每一朵小花都是一朵希望和信仰,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份追求和担当。整体形象端庄而持重,从上到下都闪耀着强者的坚韧,智者的灵光。</p><p class="ql-block">其实,桂树与我的渊缘并不在这个小院的今天,而在秦岭脚下那个遥远的秋天。</p><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一年九月,一份毕业分配通知书郑重宣告,一个在灵魂被禁锢甚至被奴役的环境中,为生存而忙乱,为家庭而奋斗的个体农民,正式成为一名在国家统一编制下,吃皇粮,干公事,为党的教育事业尽忠孝力的人民教师。简直就像蛹虫化鸣蝉,地下煎熬千日,一朝枝头放歌。从此,那个战战兢兢无所适从的黑五类子弟,将彻底实现“金蝉脱壳”的生命蜕变!</p><p class="ql-block">那时,我将入职的五台留村小学,还寄居在一座古庙里。怀揣分配通知书前去报到的那天, 秦岭北麓下着绵绵细雨。烟雨朦胧中的留村小学异常清净古朴。走进大门,芳香扑面而来。这芳香发自大殿前的一棵桂树。偌大一棵桂树居于古刹庭院正中,花事与物事相衬,花香与佛香交融,这种穿越时空的搭配甚为益彰。秋风飒飒,秋雨霏霏,坚挺的树干,庞大的树冠,繁密的花瓣,以及厚实的树叶,在空空濛濛的雨雾中尤显神秘而久远,好像古庙前世今生的故事都浓缩在这棵桂树上。那翠绿欲滴中的流光溢彩,那跳动着的金黄小花,那弥漫在校园里的浓浓花香,似乎凝聚成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承载着两肩责任,一肩是学堂的传道授业,一肩是庙堂的悲悯从善。学校寄居寺庙,是那个年代农村中小学的普遍特征,置身于这种特殊环境,先是凄寒而肃穆,慢慢变成温暖而神圣。这种心理的变化,除了我对这份难得职业的珍惜与热爱外,还有桂树精神的感染和启迪。因为,我正是在桂花飘香的季节走进校园,并在桂树的陪伴下,举步踏入漫长的教育生涯。</p><p class="ql-block">之后从教的几所学校,都有一棵桂树。这让我更加坚信桂树与我的情缘,与我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情缘。我对桂树的敬重与敏感,就像每年九月之前,学生要告别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回归紧张活泼的校园。而我,则要走出枯燥而漫长的暑假慵懒,调整情绪,振作精神,准备充足而精彩的教案,沐浴着桂花飘香的清爽时光,从容地登上三尺讲台,用我青灯之光,点亮孩子们求知的心房。</p><p class="ql-block">我在桂花飘香的季节,享受过收获时的激动和喜悦,承受过失误后的沮丧与遗憾,喜怒哀乐全都渗透在心中的一亩三分田。在那些被桂香浸泡的日子里,天是澄澈的,地是绚烂的,眼前是敞亮的,日子总在忙忙碌碌中细数度过。七月流火,学业完成奔四方;九月秋凉,开学再闻桂花香。在平凡而清寂的岗位上,迎来一个个单纯而陌生的面孔,送走一波波成熟而亲密的朋友。我就像繁忙渡口的船工,又像菩萨膝下的信使,渡人不息,诲人不倦,一年又一年。偶有委屈和迷惘,总是桂花飘香给我方向和力量。我常常以教书育人比较世上三百六十行,比来比去,没有什么比塑造灵魂更高尚,没有什么比心有灵犀更可贵而令人向往!</p><p class="ql-block">我在桂花飘香的季节,辛勤耕耘,无愧初心,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多年以后,曾经的学生遍布天南地北,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术业有专修,事业有建树。或者成为专家,技术翘首一方;或者当了老师,成了教育栋梁。喜讯传来的那一刻,作为先生,满足欣慰之情溢于无声。每逢佳节将至,师生情谊凸现。一通电话,一条短信,甚至一次聚餐,都会在心里掀起波澜,勾起我对以往点点滴滴的悠悠怀恋。凡与此时,我便对着桂树默叹:风雨经年心犹少,花香无言气自高。不争光艳绿叶情,护花一生向楚乔。</p><p class="ql-block">去年九月的一天,路过一所民办小学门前,一群七八岁的少年,蹲在路边卖多肉盆花。嘴里嚷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心里一惊之后,便是阵阵酸楚中的疑惑!今年在一所幼儿园的桂花树旁,又看到同样一幕,只不过年龄更小,面前摆的不是花盆而是玩具。稚嫩的声音喊出市井的语言,磕磕绊绊像针扎一般。找不到“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的秘笈,无法掩饰内心的焦虑。就像那年在课堂上讲错一道试题,在操场训错一名学生一样,让我尴尬、羞愧、自责了好多年······</p><p class="ql-block">九月、桂花、校园,这三个词语犹如三个咒符,时而叠加旋转,时而各自发光,让人魂牵梦绕,又让人局促不安。尽管离开讲台已经多年,但每年九月,桂花飘香的季节,精神紧张得如同号角吹响时的忙乱。很多时候,我都梦到上课铃声响了却找不到教室,走进教室竟忘了带教案······梦醒之后,便是强烈的愧疚感、负罪感和紧迫感。好像冥冥之中,总有一种声音在呼唤:莫负曾经苦难,莫负韶华芊芊,莫负未来期盼!</p><p class="ql-block">我生于九月,生命注定属于桂花飘香的季节;工作在校园,永远忘不了那个改变人生命运的金色摇篮。往后余生,就算放下寥寥碎银和清寂名望,放下古往今来的儿女情长,放下孑然茫然的诗与远方,也难以放下桂花飘香时的件件桩桩!</p><p class="ql-block"> 2024.6.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