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华夏大地的广袤版图上,河南宛如一颗璀璨的祖母绿,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在这片充满底蕴的土地上,胡辣汤犹如一首古老的歌谣,传唱着岁月的故事,其中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的高群生胡辣汤更是以其醇厚的味道,成为了无数人心中难以割舍的念想。</p><p class="ql-block"> 胡辣汤的历史,宛如那悠长的穿城而过的沙河,颍河,缓缓流淌在时光之中。八百余年的岁月沉淀,让高群生胡辣汤馆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与情怀。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用一碗碗浓香四溢的胡辣汤,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省内的人们不惜驱车百里,只为那一口熟悉的味道;省外的食客更是跨越千山万水,前来探寻这深藏在中原大地上的美食瑰宝。</p> <p class="ql-block"> 2018 年,当高群生胡辣汤荣登中央电视台知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时,那鲜香的味道仿佛透过屏幕,弥漫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间。它不再仅仅是一碗汤,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对传统美食的致敬。而电影《胡辣汤》在人民大会堂的首映,更是将这份荣耀推向了新的高度。逍遥镇高氏胡辣汤第十三代传人高群生作为片中熬汤技术总指导,在首映式上应邀致辞,他的身影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那一刻,仿佛是胡辣汤这一传统美食在向世界宣告它的独特地位。</p><p class="ql-block"> 我的周口朋友汝松老总,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河南汉子,豪爽靠谱,真诚热情。他对我说:“来河南做客,不喝一碗周口市商水县逍遥镇的胡辣汤,就如同没来过河南。”话语中满是对家乡美食的自豪与热爱。正月初十日,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带着丝丝的温柔。汝松老总亲自驾车载着我,沿着贾鲁河,颍河,沙河的河堤,一路疾驰,欣赏着沿途风景,向着那心心念念的百里外的逍遥镇正宗胡辣汤店驶去。</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们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在车内回荡。汝松给我讲着胡辣汤的故事,从它的起源到传承,从选材到制作工艺,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他对这份传统美食的敬畏与执着。我静静地听着,心中充满了期待,仿佛那胡辣汤的香气已经扑鼻而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时正是中午饭口时,高群生胡辣汤馆可谓桌无虚席,门外的车辆排的满满的,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我们对它的热情。我们挤进室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那是胡辣汤独特的味道,香辣中带着丝丝的鲜甜,让人垂涎欲滴。</p><p class="ql-block"> 接过那热气腾腾的胡辣汤,我轻轻吹了吹,然后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那一瞬间,浓郁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香、辣、鲜、醇,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场味蕾的盛宴。胡辣汤中的牛肉块鲜嫩多汁,豆皮、海带、黄花菜、木耳等配料口感丰富,搭配得恰到好处。每一口都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p> <p class="ql-block"> 汝松看着我陶醉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说:“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味道,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喝上一碗这胡辣汤,就感觉回到了家。”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胡辣汤对于河南人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碗汤,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家乡的眷恋。</p><p class="ql-block"> 我们坐在汤馆里,一边品尝着胡辣汤,一边聊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窗外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让人心生惬意。这碗胡辣汤,不仅仅让我们品尝到了美味,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厚的友情。在这喧嚣的世界中,能有这样一位朋友,带着自己去品尝家乡的美食,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也是一种深深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高群生胡辣汤馆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无数人对它的热爱与执着。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家乡与远方。那一碗碗浓香四溢的胡辣汤,承载着河南人的热情与豪爽,也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p><p class="ql-block"> 写作此文时,我的脑海中不时回现我们喝汤的情景,那胡辣汤的香气仿佛又在鼻尖萦绕,而汝松那真诚的笑容也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汤浓情深,在这碗胡辣汤中,我品尝到了美味,更品尝到了友情的珍贵和河南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生命中一段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初稿2025年2月7日于河南周口尚尊精品酒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插图 林雪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 林丽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吴宝玉,男,汉族,1961年12月12日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中共党员,政工师职称。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自考班毕业,做过十年专职记者。现为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大庆油田作协理事,大庆市大同区作家协会顾问。1977年8月参加工作,上山下乡。1980年2月招工到大庆油田工作。1983年4月开始从事写作,1994年发表文学作品,1997年出版个人新闻随笔集《美丽的黑夜》,1998年加入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作家报》《新闻汇报》《中外企业报》《中国石油报》《科技日报.石油石化特刊》《大庆日报》《大庆油田报》《科学生活报》《石油经理人》《北方人》等,现已退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