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前言:</p><p class="ql-block"> 栗贝尔(真名李燕乔)是我在清华附中的一个同学,比我低两个年级年轻两岁。因为WG时同为《井岡山纵队》的战友,1968年底同往山西太谷西吾村插队,1984年秋又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友,分别在中文系和统计系念研究生,故彼此成为胜似姐弟的好同学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虽然彼此已有二十年未曾相见,但一直保持伊妹儿或微信联系。酷爱旅游的栗贝尔常发来随手拍下的照片,颇具文彩的他又总能给照片附以漂亮的文字。以致,我仿佛跟随他的脚步,足不出户便抵达旅游了许多风景胜地。今天,栗贝尔发来他年前游览摩洛哥蓝城的数张照片,并附有一段文字说明,遂萌生藉此制作美篇的心愿,于是就有了这个特别的美篇。</p> <p class="ql-block">栗贝尔游览摩洛哥蓝城简要说明:</p><p class="ql-block">摩洛哥蓝城</p><p class="ql-block"> 到摩洛哥观光的游客,一般都不会错过“蓝城”。它虽然只是山脚下的一个小镇,但魅力不亚于摩洛哥的名城菲斯和马拉喀什,甚至浩瀚的撒哈拉沙漠。</p><p class="ql-block"> 蓝城的原文为 Chefchaouen, 阿拉伯语为“看两山之间”。 为抗击葡萄牙人的入侵, 当地部落酋长于15世纪后期在这个位于峻岭之间的要冲建造了一座小型古堡,而后发展成具有战略意义的山城。17世纪初,来自西班牙的最后一批摩尔人在此定居,带来了格拉纳达的文化传统和安达卢西亚建筑风格。于是,军事要塞渐渐变成了一座繁荣的新城市,安达卢西亚-格拉纳达文化与戈马拉文化在这里融合。不过,直到17世纪苏丹下令建立犹太人聚居区,一种特殊的浅蓝色才开始在老城区普遍使用,使得小城成为独一无二的“蓝城”。</p><p class="ql-block"> 除了让人震撼的蓝色之外, 小城并不缺乏典型的摩洛哥风情,足以吸引那些希望真实体验当地民风的旅游者。</p><p class="ql-block"> 虽然是旅游热点,夜色和晨曦中的蓝城仍然是一个安闲的休憩之所--尤其是信步于寂静的蓝色街巷里。</p><p class="ql-block"> 喧嚣的摩洛哥竟有这样一个小角落,蓝城也算是世外桃源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