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潮州市,简称“潮”别称凤城,广东省地级市,是潮汕四市之一,著名的华侨之乡,粤东门户城市,位于广东省最东部,下辖3个区县:湘桥、潮安和饶平。土地面积3160平方千米。潮州在古代一直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隋朝人由此经略台湾,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之称,被专家称为“中原古典文化橱窗”,自1991年汕头市一分三市以来,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在落后的水平。潮州又称“凤城”,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古城以其独特的潮汕文化、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精美的古建筑群而著称,面积约3平方千米,格局完整,有着720多条走向讲究、纵横有序的街巷和大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府之治所,是全球“潮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潮州古城采用潮州古城的“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空间格局。古城始建于东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体现了古代潮州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p> <p class="ql-block">潮州广济桥,又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安县潮州镇东,横跨韩江。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经过多次增筑和修缮,最终在开禧二年(1206年)完成。广济桥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具有独特的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是中国四大古桥之首,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每天到这里的游人络绎不绝,观看著名的“合桥,拆桥”,成语“过河拆桥”来源于此吧。</p> <p class="ql-block">每天下午4点,开始拆桥。由两艘机动船泊把横卧在韓江中的18艘连接在一起木船浮桥拆掉。三条船并连在一起,缓缓拖离江心。过往船舶就可顺利通过。每天早上10点钟,又开始把这十八条小船拖到江心,重新停泊在广济桥东西两端,连接成一条浮桥,称为合桥。天长日久,就形成了现在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的观景胜地“过河拆桥”了。</p> <p class="ql-block">每天晚上,广济桥上灯光熣灿夺目,中华文明的四大古桥之一,韩江上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沁园春·广济桥</p><p class="ql-block">韩水汤汤,广济横波,古韵悠扬。看潮州胜景,桥身如画;亭台错落,飞阁流芳。十八梭船,七百石墩,锁住江流岁月长。凭栏处,望云帆点点,烟霭茫茫。</p><p class="ql-block">桥头往事堪伤,忆往昔烽烟起八方。叹兵燹频仍,桥身屡毁;匠心独运,屡建煌煌。风雨同舟,潮人共济,华夏文明耀四方。今朝看,喜山河无恙,国运隆昌!</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是潮州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牌坊街位于潮州古城中心,始建于唐宋时期,最初为木结构,后在明朝改为石砌,清末引入南洋风格的骑楼,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牌坊街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曾有91座牌坊,被誉为“牌坊城”。这些牌坊不仅是建筑上的奇观,更是潮州文化的象征。牌坊的名称如“三世尚书”、“状元坊”、“理学儒宗”等,反映了潮州人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牌坊街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博物馆,展示了潮州人的精神风貌和历史传承。</p><p class="ql-block">此外,牌坊街的建筑风格独特,中西合璧的骑楼与明清石牌坊相映成趣,形成了潮州独有的侨乡风貌。街道两旁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特色美食如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等,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潮州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潮州老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成为了解潮州古城前世今生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潮州西湖公园。潮州西湖是全国三十六大西湖之一,是潮州八景“西湖渔筏”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潮州西湖昔时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城壕池”。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西移,这里已成为古城区与新城区绿色的分水岭,也是名城腾辉一脉相承的纽带。潮州西湖是古城区一片碧绿的园林肺叶,堪称新世纪环保城市的绿色明珠西湖古昔是韩江的支流,也是崩堤冲成的瘦大湖。</p><p class="ql-block">潮州西湖泛舟行,碧水青山入画屏。</p><p class="ql-block">波光粼粼摇翠影,柳丝袅袅拂轻风。</p><p class="ql-block">亭台倒映云烟里,鸥鹭翔集画卷中。</p><p class="ql-block">且把闲愁抛九外,一舟载梦任西东。</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甘露坊,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一。</p><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内建筑有四进,分别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中轴为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成庞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1031平方米。该寺地方宽敞、圣像庄严、文物众多,是“粤东第一古刹”和岭东佛学院所在地,也是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古寺之一,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临近春节了,到开元寺祈福的游客,排着长队祈求一张现场印制的“福”字。寺院的僧人用油印机上刻好的腊版,塗沫上特制的印油,经过两次不同似印刷,一张大红纸上便印上了一幅精美的“福”字了,国泰民安,人间幸福。真是温韾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广东潮州开元寺泰佛殿,位于韩江大桥东侧,即东山路慧如公园对面山麓,泰佛殿门额书“开元寺泰佛殿”。是我国汉地佛教第一座独具热带风情,规模宏广、建筑优美的园林泰国式佛殿。它既是中泰两国文化的折射,又是泰国潮人支持家乡建设的见证。泰国的寺庙有泰国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在名城潮州建成的这座仿泰国云石寺的建筑物,极富泰国特色,重檐多面式屋顶装鱼鳞瓦、封檐板装向上的黄色图形,柱头翘角是龙凤呈祥之意,山墙的装饰、门窗的顶尖形集中了泰国古代的造型艺术,充分体现了雄奇、精巧的异国情调。对于潮州人,足不出国就能领略异国风采;对于侨居泰国的潮人更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p><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祠前甬道尽端处之五十一级笔直石蹬道,祠体正面墙壁近90厘米高工整的石裙板上砌筑平整、坚实的淡绿色砍磨砖墙面(与广州陈家祠、越秀山上五羊楼砍磨砖壁面甚为一致),砖墙至坡屋面与桁桷衔接处,皆沿各自曲面仔细凿挖,使砖、木之间如同其下之砍磨砖缝一样紧密吻接。淡绿色壁面,衬托着当中凹肚门上方“韩文公之祠”蓝色隶书匾额之清淡文雅与沉静端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