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斯洛伐克</p><p class="ql-block"> 斯洛伐克共和国,简称斯洛伐克,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东邻乌克兰,南接匈牙利,西连捷克、奥地利,北毗波兰。国土面积4.9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1992年6月5日至6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举行了大选。7月22日,在大选中获胜的捷克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举行第5轮会谈,双方在23日凌晨达成协议,同意把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成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1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通过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决定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12月31日自动解体,从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成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至此,具有74年历史的统一国家宣告解体,史称“天鹅绒分离”(velvet divorce)。</p> <p class="ql-block">1、布拉迪斯拉发</p><p class="ql-block"> 是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作为政治中心,是总统府、国会、政府所在地,也是文化中心,这里有大学,博物馆和歌剧院。该市在历史上曾经长期使用德语名称普莱斯堡(Pressburg),而且曾经受到日耳曼、捷克、匈牙利、犹太和斯洛伐克等各种民族的强烈影响。从1536年到1783年,该市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匈牙利王国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拥有许多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和德意志的历史人物,19世纪的斯洛伐克民族运动也以此为基地。</p> <p class="ql-block">布拉迪斯拉发城堡</p><p class="ql-block">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坐落在多瑙河畔的一座丘陵上,是斯洛伐克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07年,最初是古罗马人建造的一个简易要塞。在随后的岁月里,它经历了多次重建和扩建,融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等多种建筑风格。如今,城堡已经成为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展出着斯洛伐克的历史、建筑和音乐史等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城堡的建筑风格独特,呈方形,中间是个大庭院,四角有四个瞭望塔。这种设计不仅让城堡在视觉上更加壮观,也赋予了它强大的防御功能。城堡内设有历史博物馆和音乐博物馆,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斯洛伐克的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 城堡后院是新修缮的巴洛克式花园,基于历史文献和为匈牙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莎设计花园的建筑师图纸于2014年重新修建,花园里有雕像和喷泉。</p> <p class="ql-block">城堡门前的青铜雕像是斯瓦托普卢克一世(Svätopluk l),他是大摩拉维亚公国的国王,统治于9世纪末至10世纪初,被认为是斯洛伐克和摩拉维亚的民族英雄。雕像底座上的牌匾刻有Svatopluk字样和老斯洛伐克国王的称号,基座上还引用了教皇约翰八世的训令Industriae tuae的开头部分,他于880年将其发送给斯瓦托普卢克,表达对斯瓦托普卢克一世国王地位的确认。</p> <p class="ql-block">无名传教士</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大教堂皇冠塔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蓝教堂</p><p class="ql-block">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东部的圣伊丽莎白教堂,以其独特的蓝色外观而闻名,被誉为“蓝色教堂”。这座天主教教堂的外观和内部装饰大量使用了蓝色,让人一眼难忘。教堂的建设始于1907年,并于1908年完成,设计者是著名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师Ödön Lechner。每一步走进这座教堂,都能感受到浓郁的蓝色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国家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迈克尔大门,它是老城区唯一幸存的古城门,也是唯一一座保留下来的中世纪防御工事建筑。这座哥特式风格的塔楼高达51米,真的非常漂亮。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中世纪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广场在布置圣诞节了</p> <p class="ql-block">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著名的“守望者,工作中的男人”,这座雕塑是由斯洛伐克的艺术家维克托•胡里克在1997年创作的青铜雕塑。这尊雕塑他的微笑感染着每一个人,他的微笑有很多的含义,也是欧洲人独有的幽默性格,他生动的表情感染着每一个人,鼓励着每一个劳动者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往的人们都要去摸摸头盔,以示敬意。</p> <p class="ql-block">转载新民晚报文章</p><p class="ql-block">“在工作?”</p><p class="ql-block">“是,我在工作。”因为疫情,已经两年多不能四处走动了。最近脑子里老是想起那位双手团握、垫着下巴,头戴工作帽,露出小半个上身,笑眯眯看着马路风景的下水道维修工;窨井盖恰恰好地顶住他的后背,大大的蒜头鼻子早已溜光锃亮:那是被人摸的!</p><p class="ql-block">这是尊雕塑,铜做的,位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城的潘斯卡和鱼街(Rybarska)交叉路口:男子的大杏眼藏在瓜皮帽檐下,两块元宝状的肉挂在眼沿下,成为本就肉厚的大脸盘上隆起的高台(也被摸得锃亮);下巴的肉因被顶挤,把笑脸挤得有点儿扁,那模样宛如邻家憨厚的大叔。</p><p class="ql-block"> 于是,路过的人蹲下来,你摸摸、我摸摸……</p><p class="ql-block">一转过街角,我就看见两位棕色皮肤的小姐姐,一人按着他的左胳膊,她头微颔,笑颜早已如花儿绽放;另一位轻抚着他带檐儿的瓜皮帽,姑娘侧着脸,眼镜后面的大眼睛调皮地冲我们笑,那神情:“我摸我快乐!”而被摸的“大叔”,依然很享受地趴在那里,你摸你的,我看我的,互不打扰,他掖在帽檐下的大眼依然惬意地看着街上人来人往。</p><p class="ql-block">目睹此情此景的我,笑喷了!</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他是斯洛伐克最辛苦的男人,不分昼夜趴在窨井口,守望梦想;有人说,虽然他干着城市里最苦最累的活儿,但他却不放弃,面带微笑,热爱生活;也有人说,他是在工作间隙,趴在那儿偷看来往的美丽姑娘……这座雕塑是维克多·胡里克1997年塑的,才20多年,但已成为世界级“网红”,你看他凸起部分油亮亮的样子就知道了:太阳一照,反光,他的“灵气”就开始“汩汩”地往外冒,闪着金光,有点儿晃眼。</p><p class="ql-block">我静静地瞅着他:矮矮的个儿,宽宽的身板儿,他的工作服肯定是脏兮兮的,还带着下水道里的腐味儿,但他依然很轻松的模样,就这样一天到晚乐呵呵地看着世界;他的样子很谦逊,一年到头不吃不喝不睡地淡定趴着。我想,也许,他是探出脑袋透透气,顺带看看街上的喜怒哀乐、人间冷暖:我苦我累我快乐!</p><p class="ql-block">好一尊幽默、智慧且豁达的雕塑!</p><p class="ql-block">生活需要幽默,幽默就在街头,布拉迪斯拉发城的角角落落,有不少这样叫人会心一笑、驻足良久、议论不已的幽默雕塑。我在想:咱们也可以鼓励这样的创作,我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美好环境需要幽默因子来加持:幽默若在转角处,活力就在眉宇间。于人、于城,都一样,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二、匈牙利</p><p class="ql-block"> 匈牙利(匈牙利语:Magyarország),又称马扎尔斯坦[30],中欧内陆国。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靠奥地利,北连斯洛伐克,边界线全长2246公里。国土面积93023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1、埃斯泰尔戈姆镇</p> <p class="ql-block">埃斯泰尔戈姆大教堂,欧洲第二大教堂,世界第四大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教堂</span>庄严典雅,用巨大圆柱和高耸的中央圆顶从正面迎接从多瑙湾来的游人,后面面向多瑙河的一侧从河上和河的对岸看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埃斯泰尔戈姆大教堂附近还可以看到匈牙利部落首领阿尔巴德时代城堡的遗址。从十世纪末开始建造、一百年以后又重新加固过的大公国王官邸在1180年被拆掉,在这里修建了巨大的城堡主塔和主教官邸的厢房。从雕刻作品可以看出当时匈牙利同德国和意大利的密切关系,但从1190年起也可以看到明显的法国的影响。城堡礼拜堂的拱顶及其得体的内部装饰表明了法国早期哥德风格的影响。礼拜堂结实的侧面墙建成耳房形,里面传道者的画像是后来十四世纪中叶绘制的。</p> <p class="ql-block">在装修中</p> <p class="ql-block">横屏观看</p> <p class="ql-block">2、布达佩斯</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教堂</p><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的正式名称是圣母教堂,但是通常以国王马加什一世的名字称为马加什教堂。这座教堂有700年的历史,在许多方面成为布达佩斯(或者匈牙利)丰富且往往是悲惨的历史的标志。1867年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于布达佩斯分别加冕为匈牙利国王和王后。这座教堂不仅是几个加冕仪式的地点,例如1916年的最后一位哈布斯堡君主卡尔一世,还是马加什一世两次举行婚礼的地点(第一次迎娶Podiebrad的凯瑟琳,她去世后,又迎娶阿拉贡的比阿特丽斯)</p> <p class="ql-block"> 塔尖上那只嘴上叼着一枚戒指的乌鸦,是救马加什国王幸免于难的神鸟。</p><p class="ql-block"> 传说是马加什国王执政时,曾有人想用毒戒指暗算他,乌鸦飞来盗走了这枚毒戒指。乌鸦从此在匈牙利是吉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p><p class="ql-block"> 渔人堡始建于1899年至1905年,采用新罗马式风格,由弗里吉斯·舒莱克设计。在中世纪,这里是渔民协会保卫的城墙部分,而布达鱼市也坐落在附近,因此得名渔人堡。</p><p class="ql-block"> 渔人堡长约140米,宽8米,拥有层层叠叠的台阶和六座圆锥形塔楼。与旁边的马加什教堂相映成趣,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组合。 是一个新哥特式和新罗曼风格的观景台,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布达一侧多瑙河河畔的城堡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渔人堡近乎毁灭。1947年至1948年之间,弗里杰·舒勒克的儿子亚诺什·舒勒克负责了修复工程。从塔和观景台,可以看到多瑙河、玛格丽特岛、东面的佩斯,以及盖勒特丘陵(Gellért Hill)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第一任国王 --- 圣.斯蒂芬一世的骑马雕像。在他统治时期,马扎尔人完成了从游牧部落向封建国家的转变。他在马扎尔民族中强制推行天主教信仰。</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远眺布达佩斯全城</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国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城市全貌</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两岸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