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湖南、江西梅氏祠堂

老茂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而祠堂作为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无数家族的记忆与荣耀。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梅氏家族文化,我们决定开展一项拍摄记录行动——用镜头记录下全国梅氏祠堂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此次拍摄,历时四十余天,行程八千公里,走过了四川、湖南、江西和重庆,无论是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镇梅屋村那矗立着功名柱、彰显科举辉煌的梅氏祠堂,还是抚州市宜黄县桃陂镇梅坊村承载着深厚历史渊源的梅氏祠堂,都被我的镜头一一收录 。它不只是一张张简单的照片,更是一本生动的家族史书。通过影像,我们能看到祠堂建筑的古朴风貌,感受木雕、石雕、壁画中蕴含的艺术魅力;能听到祭祀仪式的庄重肃穆,体悟家族传承的文化脉络。</p><p class="ql-block"> 我诚挚地邀请各位梅氏宗亲及关心家族文化的朋友们,为我们提供线索,分享您所知道的梅氏祠堂信息。让我们携手共进,完成这次意义重大的拍摄记录工作,让梅氏祠堂的故事永远流传,让梅氏家族的精神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庆大盛梅家坝</p><p class="ql-block"> 梅家坝村位于重庆渝北区大盛镇,祠堂是当地梅杰宗亲捐献出自己的宅基地修建的,只有一个大厅,正中供奉着得姓始祖梅伯的石像。门前有化钱炉一座。</p> <p class="ql-block">湖南省石门县蒙泉镇梅家河村</p><p class="ql-block"> 梅家河村的梅氏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家族祭祖大典等活动传承了家族的传统和文化,增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新修的梅氏祠堂坐北朝南,四周是低缓的田地,场地开阔。 大殿为五开间双层重檐歇山顶结构,屋顶覆灰瓦,周角飞檐上翘,门窗及外墙为朱红色,柱子横枋绘有金龙,斗拱朝外一面漆成金色。殿前台阶两边有小花圃。门楼为四柱三门二重檐,大门为铁艺镂花,红柱上绘有金龙。祠堂有红色围墙,两侧各有一排配殿,后厅供奉牌位,大殿后面院子还建有一座六角形攒尖顶功德亭,与祠堂色调相同,两边为功德墙。</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镇梅屋村</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镇梅屋村梅氏祠堂,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客家祠堂,</p><p class="ql-block"> 祠堂最有特色是梅氏祠堂前的院场上矗立着数十根功名柱,这些功名柱高度一般有20米左右,分为3至4节,每节之间有一圈花边增固,有的还有几个斗,工艺要求较高,这在其他祠堂甚为少见,梅氏祠堂前的功名柱记录了梅氏族人中的众多得功名者,如梅树德、梅映堂、梅家修等,彰显了梅氏家族在科举方面的辉煌成就,反映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宗祠前的旗杆石,更彰显着先辈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作为客家村落,保留着丰富的客家文化传统,如客家小吃、建筑风格等,是江西客家文化的重要代表。梅屋村还是三百山镇的果业大村,已突破人均2亩果,脐橙种植是重要产业,富硒土壤产出的赣南脐橙品质优良。</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龙延镇大田村</p><p class="ql-block"> 位于龙廷乡东北部,周边与斗晏村、西湖村、双村村相邻,北与留车镇雁洋村接壤,村部四面群山环抱,村中央一片开阔平川,形如盆地。处于亚热带气候区,霜冻期短,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粮、油、果、茶开发种植。</p><p class="ql-block">祠堂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 客家围屋风格:属于典型的客家围屋,如辰仰公宗祠(即大田梅氏上新屋宗祠)兴建于清代,祠堂三进,两眼天井,上下厅两侧各有巷子,巷内有住房。</p><p class="ql-block">布局巧妙:祠堂两边的横屋以及后面的房子构成半圆,与大门前的半圆形池塘形成一个圆形,将祠堂拢住,体现了客家人独特的建筑理念和审美观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红色文化:1929年10月下旬,朱德率领红四军在大田村休整,司令部就设在辰仰公宗祠。在这里发生了朱德被炊事员泼水却幽默化解的故事,展现了朱德的亲民大度,也让红军深得民心,当时大田村有众多青壮年积极响应号召参加红军。大田村有革命烈士130多人,是全县烈士最多的一个村。</p><p class="ql-block"> 上新屋祠堂(总祠)建筑风格客家特色鲜明,与当地众多客家祠堂相似,采用了传统的客家围屋风格,布局上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体现出客家人对秩序与和谐的追求。在家谱上注明的位置上看祠堂位于整体围屋中央,航拍仍然能够看出轮廓。外观古朴大气,采用砖石木结构,硬山顶,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屋脊有精美的灰塑装饰,如花鸟、瑞兽等,展现出独特的客家建筑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上新屋</p> <p class="ql-block">下新屋</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云山镇梅坊八位村</p><p class="ql-block">于2024年农历大年初四举行了上梁竣工庆典,</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 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包括太子庙等占地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空间开阔,能容纳众多族人同时进行活动。</p><p class="ql-block"> 外观精美:上下三层飞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又雄伟壮观,整体建筑采用传统的中式风格,飞檐翘角,彰显出独特的建筑魅力。</p><p class="ql-block"> 布置考究:祠堂内布置有先祖抗金英雄梅执礼的事迹介绍、与时俱进的家风家训家规、专业画师精心绘画的宋尚书梅执礼公画像,还有十多幅寓意深刻、文字优美的楹联,文化氛围浓郁。</p><p class="ql-block"> 梅坊八位村有梅姓两千多人,皆为执礼公后裔,历久千年,人丁旺盛,堪称赣东梅氏首村。</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桃陂镇梅坊村</p><p class="ql-block"> 祠堂建筑特点,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空间高大宽敞,整体布局合理,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设计独特:顶层采用玻璃瓦采光设计,阳光可洒入宗祠内部,明亮而庄重。二层为绕大厅的廊坊式建筑,风格别具一格。</p><p class="ql-block"> 建设历程,该祠堂于2017年动工兴建,总投资220余万元,依靠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终建成。捐资村民的姓名被刻在黑色石板上,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宜黄县桃陂镇桃陂村</p><p class="ql-block">桃陂镇梅氏在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由牛眠石(今梅坊)迁此建村,后逐渐发展并建立了梅氏祠堂,见证了梅氏家族数百年的繁衍与发展。建筑特色遵循传统祠堂建筑规制,中轴对称,由前厅、中厅、后厅等构成,左右配有厢房,形成封闭式院落,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粉墙黛瓦,飞檐翘角,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精巧灵秀。屋檐下有精美的木雕、砖雕,题材丰富,工艺精湛。 采用砖木结构,木柱、梁枋等选材精良,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地面铺设青砖,平整光洁,天井设计既利于采光通风,又有聚财纳福的寓意。是梅氏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每年的重要节日和祖先忌日,族人都会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缅怀先祖,传承孝道,作为家族的精神象征,梅氏祠堂承载着家族的荣誉与传统,祠堂内保存着许多与梅氏家族相关的历史文物、族谱、牌匾、楹联等,这些都是梅氏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梅氏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轨迹、文化传承等具有重要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