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学读诗词

史宏远

<p class="ql-block">家乡的老君山,相传老子归隐处。</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9日,是农历乙已年的正月初一,即俗称的春节。今年春打“五九”头,民间有“春打五九冻死老牛”之说,是较往年春节相对寒冷地一个春节。同时,也是我国春节申遗后的第一个春节。进入腊月,从腊月十五开始,家乡的年集市场自由开放。与往年的春节相比春节的“年”味更浓,域内党委、政府坚持“全域旅游”的理念,重塑“向上、向善、旅居栾川”宏伟远大兰图,经不竭努力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成果。家乡政府依托丰富的人文、地理资源,建设了一大批旅游景点,如道教圣地老君山、森林洋吧龙峪湾、北国第一洞府鸡寇洞、孝道经典传承地养子沟、红色教育基地抱犊寨、秦岭余脉杨树底滑雪场、長江西流地天河大峡谷沟、汉武帝重度之地重度沟、王府沟等等众多旅游景点。是栾川县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地䂊西深山区小县,在国内外有了全国旅游示范县的名份。同时也带了服务业的发展,如交通、宾馆、农副特产、传统美食、居家度假、养老、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p> <p class="ql-block">  “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绿化先进县”、“世界最美乡村”、“全国宜居城市”等荣誉接重而来。政府审时度势设立文旅集团整合旅游资源,装扮县城,塑造“民国初期天津城市风格”的工程成了网红打卡地。增添具有地域特色、人文、历史的伊河水系工程又为栾川县旅游业锦上添花,使有着洛阳后花园的栾川县以羞涩地处女姿态展示在国人面前,栾川县又是一个仅对中国人开放的旅游大县。故回到家乡过春节,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心中无比喜悦,可能是情感地偏移,我赞美家乡的山、水、洞、峪,可谓“秀夺五岳,美胜西湖”。还许有读者会说“没有你讲的那么好吧?”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据权威机构评定结论仅老君山景区春节假期期间的接待量位居全国前列。这里还有朴实、厚道、热情、善良的老百姓可以作证。我也为作为栾川人而感到自豪,我愿为家乡的旅游行业代言,欢迎您随时来栾川县看看!</p> <p class="ql-block">  因出于对家乡的爱恋,话题扯远了。其实回家乡过春节是遵道贵德的一个习俗。一是祭祀先人;二是探望长辈。还有一个原因是接待慕名而来旧亲故友。初一至初五在家中接来送往,心情喜悦,春节前后的两场暴雪也着实给力,让自已不能远去,只能窝居家中。同时沉浸在瑞雪兆丰年的启盼之中,由此又联想到已故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陝北艰苦的环境下,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撰写地《沁园春、雪》一词中,“北国风光、干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词句,注视着窗外那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窒内则洋益着温欣甜静和安祥。儿女们购买办置的各种美食、食材在条案上陈列着,精选的各地水果、坚果摆放在客厅的茶机上,美酒、香烟则处于显眼的地方,鱼缸里的锦鲤在游动、飘逸着,绿植花卉则喧闹着释放着纷芳。这让人心旷神怡古老的传统民俗春节走亲访友又在重复演义看祥和的气息。中午挚亲好友在一起聚餐话一些家常琐事,品尝一下美食,点评一下厨艺,憾叹一下人事的兴衰更替,能饮地喝上一杯二盅清香薄酒,飘飘然忘乎所以,快乐如云神仙,彰显了人生劳逸,忧乐、苦棘酸甜,这就是让人魄牵梦挠的春节。</p> <p class="ql-block">  春节假期按照家乡的习俗五天年下午不走亲访友。午休后,书房中找来一本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曹操集》一书,书中诗集部分《气出唱》中有一首写老君山的诗,“遊君山,甚为真。磪䃬砟硌,尔自为神。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东西厢,客满堂。主人当觞,坐者长寿遽何央。长乐甫始宜孙子,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颂读后,泡上一杯红茶,坐在躺椅上悠哉悠哉,闲目细思,当年曹操可曾登上老君山玉皇顶?欣赏东西两厢的亮宝台?可曾从哲学的角度考量过事物的变化?如《德》与《道》二书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所椅,福兮祸所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总之,老君山老子隐居于此,是后世的栾川县的老百姓从中各取所需,受益菲浅。</p> <p class="ql-block">  春节假期间曾阅读了鿄静文编著的《这样学唐诗宋词》,后面摘抄一段作者在菲页中写的一段话,“思緒仿佛外溢循着书径穿越千年,徜徉在诗的时空与作者邂逅。请看,晒脱不拘的李白,沉郁悲壮的杜甫,浑然天成的陈子昂,清朗雄建的王之涣,恬淡闲静的孟浩然,鬼斧神工的李贺,质朴亲切的白居易,清新淡雅的李清照,淒婉缠绵的李煜,浓墨重彩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凝重流畅的陆游……</p><p class="ql-block"> 这些活泼生动的形象,带着他们特有的风光,或豪迈,或婉你,或凝重,或闲适,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古诗中,治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那铿锵有力的吟唱,那心忧天下的胸襟,那用眸一笑的妩媚,怎能不让我们被吸引,被折服呢?”</p> <p class="ql-block">  春节假期学读诗词,使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同样是阅读诗词,然而因学识、人生阅历、视角、价值取向不同,读后每个人的收获就不一样。我在想读诗词要静下心来,既要了解作者创作意图,又要认真领会诗词、典故的含义与思想。同时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家庭出身、个人经历等等。这些也许是我春节假期里最大的收获。就象有的学者告诫读者学写汉字那样,要选好字帖,并坚持使用一种字帖练习,那样就可能收到更好地效果。</p> <p class="ql-block">  今生有人说是一种修行,即人的思想境界重塑或者说是人格的界定。俗话说“年好过,月难熬”,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想做到不著色相,不留声影。方为品德高尚的人生历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