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农历正月初七,蛇年立春第二天。残冬的脚步正渐行渐远,春天真的来了。午后的阳光无比灿烂,暖暖地普照着整个大地。天空也格外的湛蓝,万里无云。在春寒料峭的春光里,我迎着微寒的风,骑行在平坦的河堤上,心里期待着“春面不寒杨柳风”的早日出现。</p><p class="ql-block">河堤的两侧是一望无垠的麦田。经过寒冬的催残,绿色的麦苗泛着谈谈的黄,蔫儿吧唧的,无精打彩。在麦田的的远处,有几位勤劳的农民大叔,正在忙碌着,在田间浇水、施肥。不远处有几处坟茔,在平坦的田地里十分显眼。干枯的野草早已爬满每一个坟头,虽然是在阳光下,却依然显得那么荒凉。河堤与麦田的交汇处,有一群羊悠闲地漫步在树丛、草丛与麦地间,寻觅着可食的枯草与野菜。河里的水清澈而碧绿,水面平静的像一面镜子。河面上零星地飘浮着一层薄薄的冰,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偶尔一阵风吹过,吹皱了“一江春水”,水面变的波光粼粼、浮光跃金。细长的河道,宛如一条翠绿的带子,蜿蜒绵亘,延伸至遥远的天际。此时此刻,在天地之间,好像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我便是这画中的主人,顿感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又是如此的伟大。我又好像是一名奔赴沙场的古代勇士,骑着一匹“日行千里”的战马,挥舞扬鞭,在风中疾驰,并高喊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北中国的残冬和早春几乎是一样的,从二十四节气上可以轻而易举地分辨出来,但从实际的气温、自然景观上是很难分辨的,也没人刻意去分辨,只有大自然自己最清楚。残冬里有春光,早春里也处处有残冬的影子。我在残冬里寻觅着春光,在春光里享受着那份内心的宁静,远离尘世的喧嚣,远离人间的纷扰。</p><p class="ql-block">我有点冷,就加速骑行热身。我骑行加速后,就感到更冷了。不是“高处不胜寒”吗?其实“高速”也“不胜寒”,在残冬里骑行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感觉。在持续的高速行驶中,“呼呼呼”的风声在我耳边响个不停。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我才感到身体慢慢热起来,而两只手与脸部却十分冰凉。</p><p class="ql-block">我骑累了,减速停下来,推着自行车慢慢地向前走着,浑身暖和和的,十分舒服。农村有句老话叫“冻的是闲人”,这朴素的话语,却蕴含着生活的真谛。只要你行动起来,心中就会拥有“春光”,只要你的行动不间断地持续下去,就会拥有温暖的“太阳”。心中有“春光”,就不怕“路阻且长”,一步一步走下去,就一定会迎来山花烂熳的春天。</p><p class="ql-block">我迎着风,朝着前方,或快或慢地继续骑行。骑向那河堤的尽头,骑向那遥远的天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02.06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