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海上月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于2025年1月18日上午去逝了,享年95岁。母亲走得很安祥,晚年一直由我照顾,临终时也是我一人陪伴她,对我而言没有遗憾。如今一别再无归期,您长眠,我常念。</p> <p class="ql-block">  所有人笑着迎接,来到这个世界;所有人哭着送别,离开这个世界。生老病死,终有一别。斯人已逝,时光匆匆,母亲您未曾真正离去,只是住进了我的心底。</p> <p class="ql-block">  母亲幼年失父,为了大家庭的生计,小学未毕业就去工作,并且还承担照顾弟妹的责任。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渡长江后进城,听母亲说解放军进城并未有激烈的战斗,前一天晚上城墙上的守卫还是国民党的兵,第二天早上已是解放军了。</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母亲参加新中国的建设,那时,为了赶超英美,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母亲披星戴月、加班加点奋战在纺织工厂。</p> <p class="ql-block">  1956年6月26日母亲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0月成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母亲的前半生奉献给了她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至1986年5月退休。</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前我与母亲第一次见面,因母亲生我是第一胎,又属高龄产妇,我出生时体弱多病,不会吃饭就会吃药。那时,父亲不在市里工作,母亲为了工作把我托给保姆(我一直喊她四婆)照顾。四婆未婚未育,也没有什么文化,三岁的我出麻疹发高烧,母亲出差,四婆未将我及时送医院,等到从外地回家休息的父亲看到再送医院,我的眼睛因高烧导致视力下降。此后,我的视力只有0.4,眼镜不仅有近视,还有散光、曲光等。记忆中母亲每天5时起床,做好早饭和午饭,6时离开家去上班。中午我放学回家,一个人吃母亲做的午饭,饭由棉被捂着,盛出来虽冒点热气,但只是微热,菜是凉的。这样的生活伴随着我的小学和初中,导致我经常胃疼。</p> <p class="ql-block">  人生海海,长路漫漫,难免会有遗憾,母亲无愧工作,唯有对我的身体留有遗憾。1986年5月母亲退休,虽然上级领导希望她继续留任,有的乡镇企业想聘请她,都被她婉拒了,因为我1986年7月参加工作,母亲希望我能吃上热饭菜。从此,母亲的后半生都奉献给了家庭。</p> <p class="ql-block">  日历是一张一页减去的,生活是一针一线完成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衣服鞋帽以自己家做为主,母亲在工作之余为家人亲戚朋友缝衣服、织毛衣、做鞋子。母亲心灵手巧,出差去上海看到新式样的衣服,回家就学做出来,有的衣服上还绣花。母亲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滋养着整个大家庭的运转。 90岁时母亲还戴着老花镜织毛衣,用缝纫机做针线活,母亲的缝纫机陪伴她五十多年。年老的母亲做这些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p> <p class="ql-block">  人生之路,岔口繁多。选择瞬间,影响一生。母亲心怀信念,与人为善。在十年动乱的时候,在以出生成份论的年代,母亲在学校做工宣队保护了一些老师,在厂里帮助了一些工人。母亲年老在家仍不断有老同志到访,话说当年母亲的好。同事亲戚朋友会忘记母亲说过的话,忘记母亲做过的事,但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带给他们的温暖感受。</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85岁时得阿尔茨海默症,父亲病情加重,母亲不愿给还在工作的我增加负担,陪着父亲在医养结合的养老院生活三年,至父亲89岁去逝后,回家独自生活。人们说:吃苦是积福,却不知,由于母亲的勤劳、善良、坚强、隐忍…… 多少的苦,都装扮成了快乐。等我长大后,等我做了母亲,我感念母亲的爱与关怀,不忘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在母亲年老时,照顾母亲,多一些陪伴与呵护,让真情不被辜负!</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85岁时扔掉了老年手机,换上智能手机。她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今天教她微信的使用,明天又忘了,反复重复的教与学,半年后,母亲已掌握微信的使用,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母亲在家里不只是看电视和放DVD看戏曲,可以微信视频和聊天,发朋友圈。母亲94岁后,看手机上的字有点吃力,就用放大镜看手机。微信,不是鸿雁,却胜似鸿雁,瞬间让母亲与远方的亲友见面。</p> <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2020年2月我退休后,每当看到90岁母亲额头上留下的一道道岁月年轮,感慨我们无法留住时光。唯一能做的就是趁母亲健在,让母亲的生活既有平淡烟火,又有远方。带90岁的母亲去上海走亲戚,去北京看孙儿。春天带母亲去看油菜花,秋天带母亲去赏桂花。带母亲去她的出生地走一走看一看。每天陪她说说话、吃吃饭,珍惜在一起的时光,让每一个日子都染上温暖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母亲用一颗温和的心看待生命中的一切,母亲53岁时患乳腺和淋巴癌症做大手术,那年我还在读书,记得做手术的前一晚,母亲回家跟我讲钱和粮油票在哪儿,要我照顾好父亲,她的坚强最终战胜死神。用母亲的话说:对待疾病战术上重视它,战略上藐视它。母亲89岁时患肺癌,听医生的建议保守治疗。新冠肺炎疫情时,母亲楼上楼下的邻居和我们都感染了病毒,母亲未打疫苗,也未感染病毒,堪称奇迹。</p> <p class="ql-block">  母亲因年轻时的超负荷工作导致腰椎不好,老年又有高血压、心脏病、肾衰竭等,每天服用十余种药,但她仍快乐的生活,乐于助人的调解邻里纠纷。泰戈尔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p> <p class="ql-block">  老舍先生说过:“一个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家中如果还有母亲在,那他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就好像插在花瓶里的鲜花,虽然有色有香,但是却失去了根。有母亲,是最幸福的一件事。”父母是我与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时,我觉得死亡离我很远,日子还很长,甚至,觉得一切都可以来日方长,母亲的离去,忽然惊醒自己已不再年轻了。 </p> <p class="ql-block">  母亲您知道吗?我比您爱我更久,您爱我的时候已30多岁,我从一出生就爱您。我们曾经拥有共同的心跳,60年的母女情深,岁月见证。</p> <p class="ql-block">  离不开的念,已离开的身,走了还是来了,一切都如梦幻。随着时间流逝,心中的那份空缺,却无法被时间填满。怀念您,不仅是在特殊的日子里,而是在每一个平凡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如果怀念有力量,它必如岁月里那执着的坚守,将时光的缝隙填满深情,在聚与散的轮回中,凝练成一句永不褪色的——“我想您,母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