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厂甸庙会 品京味文化

肖福林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六,是“南动”在京同学每年春节聚会的日子。今年聚会地址选在北京西来顺饭庄。 西来顺饭庄位于和平门北新华街与西交民巷交叉口,创建于1930年,是北京市餐饮老字号品牌。</p><p class="ql-block"> 中午11时许,大家陆续到达饭庄。学长詹原正已79岁,精神矍铄,风采仍旧。智勇会长侃侃而谈,容光焕发。席间,大家欢声笑语,频频举杯。聚会结束,大家挥手告别,互道珍重,相约明年聚会一个不能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家在西来顺饭庄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同学聚会结束,时间尚早,且和平门到硫璃厂只有一站之遥,我和老伴决定前往厂甸庙会逛逛。</p><p class="ql-block"> 说起逛厂甸庙会,那还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一米长的糖葫芦举在手上颤颤悠悠,小风车迎风转动哗啦啦作响,各种各样的脸谱、五颜六色会折叠的手提小灯笼,总要带回几个分发给弟弟妹妹们,而这一切都是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买的…… 如今,这一切都成了抹不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说话间,远远望见连接东西两侧的硫璃厂过街天桥。此桥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又能挡风,又能遮雨,还有电梯,这在北京过街天桥中可以说独一无二,也是尊重历史和现代设计的典范吧!</p> <p class="ql-block">‌ 北京厂甸庙会‌与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庙会并称为中国四大庙会。厂甸庙会始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摊位绵延数里之长。</p><p class="ql-block"> 厂甸庙会以书画古玩、金石玉器、文房四宝等著称,同时也有特色小吃、传统工艺品等,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硫璃厂西街,一进街口,便是宏宝堂画店。</p><p class="ql-block"> 宏宝堂画店成立于1999年6月,是在原孔膳堂画店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该店经营文房四宝、名家字画等。庙会期间,“中轴新韵”宏宝堂第二十七届书画迎春展正在这里举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蛇献瑞”四字不知出自哪位名人之手,在这里拍下逛西街的第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观看书画展的游客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宏宝堂门前说快板书的民间艺人。右边这位游客也情不自禁地打起板来,看来也是快板书的业余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  石狮子、红灯笼和风车,构成了一幅红红火火的年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风车是用自然风吹动的,不是用嘴来吹的。</p> <p class="ql-block">  “我爱北京”、“当中轴遇见春节”成了游客热门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广告牌,诉说着厂甸庙会的今昔,勾起了老北京人对往事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顺着琉璃厂西街往里走,偶一抬头,赫赫有名的“荣宝斋”三字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 荣宝斋是一家驰名中外的经营文房四宝的老字号店铺,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一座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高大仿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荣宝斋”的大字匾额,由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所题写。</p> <p class="ql-block">  孙悟空、猪八戒不陪师父去西天取经,却在厂甸庙会卖起了棉花糖,还用上了“二维码”。兄弟二人默契配合,生意做的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  街内人头攒动,一个个面带微笑,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参观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p><p class="ql-block"> 荣宝斋推出国家级非遗“木版水印”技艺展示,让游客有机会亲手印制“福”字或小蛇卷轴,领略传统技艺的精湛与独特。</p> <p class="ql-block">  福寿双全。</p> <p class="ql-block">  木版水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印刷技术,用这种方法印制出来的中国画酷似原作,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这是当今任何印刷方法都无可与之相比的。</p><p class="ql-block"> 齐白石的《祖国万岁》(上图)</p><p class="ql-block"> 售价:4000元。</p><p class="ql-block"> 徐悲鸿的《草原奔马》(下图)</p><p class="ql-block"> 售价:4100元。</p><p class="ql-block"> 如果两幅画是真迹,那就价值连城了。</p> <p class="ql-block">  东北的特色小吃也搬到了厂甸庙会上。</p> <p class="ql-block">  街上的特色小吃热气腾腾,令人垂涎欲滴。屋内的各种小吃、手工艺品也让人爱不释手。</p> <p class="ql-block">  逛完西街逛东街,只需翻过天桥即可,也可能为安全起见,天桥暂时封闭了,需往南走上几十米,穿过马路。</p> <p class="ql-block">  准备参加庙会巡游的小伙子们正在休息。</p> <p class="ql-block"> 店铺有老有新,名称大多是“斋”、“堂”、“阁”之类。</p> <p class="ql-block">  位于琉璃厂东街街首的古玩珍品名店汲古阁,是休息、会友、交流、交易的场所,建店于20世纪50年代,其字号沿用明代常熟文人毛晋创办的汲古阁。</p><p class="ql-block"> 汲古阁牌匾由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也是第一任院长吴仲超题写。</p> <p class="ql-block">  这堵墙装饰的很好看,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 硫璃厂,辽时为“海王村”。元明时曾设琉璃窑厂,故称“硫璃厂”并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 作为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硫璃厂壁画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北京“一得阁”以生产墨汁而闻名与耳,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p> <p class="ql-block">  谢崧岱(1849~1898) 湘乡人 ,曾获任国子监典籍。治学之余,悉心研究古人论墨之书,经数年研制,创造出即用墨汁,谢崧岱亲自书写对联赞美墨汁:“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 店名“一得阁”,就取自这一对联的首字。</p><p class="ql-block"> 谢崧岱亲自书写匾额“一得阁”。这块匾额至今保存完好,仍挂在北京琉璃厂东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雕像。</p> <p class="ql-block">  一得阁墨汁和印泥中的主要用料达20余种。</p> <p class="ql-block">  “一得阁”四代非遗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  “一得阁”二楼窗户外挂的红灯、贴的窗花。</p> <p class="ql-block">  橱柜内的展品和墙上的图片展。</p> <p class="ql-block">  一进大门左角售卖墨汁的掌柜,这身打扮,仿佛“一得阁”当年鼎盛时期的情景再现。</p> <p class="ql-block">  逛厂甸庙会,不仅仅是看热闹、享年味儿,它还让我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氛围,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增长了科普知识。就像“一得阁”墨汁,用了多少年,我还不知道它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家里保存多年的“一得阁”墨汁。</p> <p class="ql-block">  大家熟悉的护国寺小吃也来到了厂甸庙会上。</p><p class="ql-block"> 摊位上的各种小吃,你能认出几个?</p> <p class="ql-block">  这家店的老北京兔儿爷都是手工制作的,每个兔儿爷都有特殊的寓意。</p><p class="ql-block"> 据说,兔儿爷的诞生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有一年京城瘟疫肆虐,嫦娥派在广寒宫捣药的玉兔下凡为百姓治病,玉兔不辞辛劳,走访千家万户为其医治,直至驱走北京城这场瘟疫,这让玉兔的形象深入了百姓心中,从此,人们创造了兔儿爷,每逢中秋节人们便会祭拜,为家人祈盼平安健康。因此,兔儿爷不仅是健康平安的象征,还代表着人丁兴旺,深受中国人民和国外游客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琉璃厂东街勑建火神庙始建于明朝,供奉的是火德真君‌,俗称“火神”,是了解古代人们对火的敬畏和祈求平安心理的重要场所。 </p><p class="ql-block"> 勑建火神庙清代多次重修,现在的寺内建筑是2009年-2010年重新改建的,2009年被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西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敕建”是指皇帝下令建造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庙内各种小吃、热饮摊位前围满了游客。</p> <p class="ql-block">  火神庙正殿临时改作娱乐场地,这是游客正兴致勃勃体验传统套圈游戏。</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春晚机器人扭秧歌的节目,不仅让国人眼前一亮,也震惊了世界。硫璃厂东街的机器人写毛笔字、倒咖啡可谓小菜一碟,相信不久的将来,逛庙会的游人中也会出现机器人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在厂甸庙会上穿古装的人是西城文保剧社“宣南往士”表演团队的成员‌。他们身着传统服饰,在庙会现场灵活穿梭,开展沉浸式快闪演出,为市民游客带来独特的节日体验‌。</p> <p class="ql-block">  这是硫璃厂东街一条叫做东太平巷的胡同,也是我在北京走过的最窄的一条胡同,与其叫巷不如叫夹道。</p><p class="ql-block"> 据说北京现有胡同约4000条,作为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和文化象征,胡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如南锣鼓巷、烟袋斜街、硫璃厂……已成为外地游客和国外游客来京的网红打卡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北京最窄的胡同叫钱市胡同,最窄处仅40厘米。</p> <p class="ql-block">  “集贤阁”建店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经营古董瓷器、文房四宝、名人字画、旅游纪念品、文物鉴定、茶苑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店内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印章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得学生时代,我也有一枚木制印章,只是用于汇款单取钱而已,此后再也没有刻过、用过,看来无印一身轻啊!</p> <p class="ql-block">  鱼灯,寓意年年有余。</p>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楠脂沉香”店内展示的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东街和西街一样,人们比肩接踵,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尽管寒风凛冽,人们游兴不减。</p> <p class="ql-block">  2025年厂甸庙会以“遇见翰墨奇缘· 潮玩琉璃市集”为主题,突出文市庙会特点,继续打造北京春节庙会文化名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庙会开幕式所用的小舞台上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为保证游人安全,庙会安检措施十分到位,进入街区的游客都要通过安检,重点岗位都有公安、武警值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逛完庙会,在硫璃厂东街西口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不管走到哪里,到处都挂满了红灯笼。</p><p class="ql-block"> 红灯笼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幸福。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喜庆、吉祥的代表色,挂红灯笼能够为家庭带来好运和幸福,象征着新的一年将会红红火火、幸福美满‌。</p> <p class="ql-block">  2025厂甸庙会,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从硫璃厂西街到东街,我一路寻找着,努力地寻找着,寻找儿时逛厂甸庙会的足迹,寻找一路经过的大大小小门脸。足迹,有的清晰,有的已经模糊。门脸,有的熟悉,有的已经陌生。</p><p class="ql-block"> 逛庙会的人不少,年货也不少,但我总感觉缺了几样东西,细一琢磨,缺少的是一种天真,缺少的是一种童趣,缺少的是一种兴奋心情和挂满一脸的笑容。如果岁月停止脚步,时钟停止摆动,我能再回到六十年前该有多好啊!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吧。 </p><p class="ql-block"> 人老了总喜欢怀旧,怀旧,是老年人的一种情感寄托,是对曾经的美好时光的珍视,但不要总是沉溺于过去,开口闭口就是“想当年……”。时代在变迁,过年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几十年来,人们从当初的追求温饱,到追求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上的富足和心灵上的富有,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此,摆正好心态,调整好情绪,随遇而安,且行且珍惜,才是老年人正确的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肖福林</p><p class="ql-block"> 2025.2.4于天通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