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浑源永安寺琉璃屋脊•元朝木构•壁画堪称三绝

文华胡同

<p class="ql-block">  永安寺又名永安禅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始建于金代。《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中有27处在山西,其中就包括了大同的永安寺,结合游戏画面和永安寺的独特魅力,游戏开发者受到了这座古寺的启发,提供了灵感来源。</p> <p class="ql-block">浑源永安寺,俗称大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浑源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遭火毁。元延祐二年(1315年),重建浑源永安寺。明、清之际,浑源永安寺屡有修葺。</p> <p class="ql-block">  山门采用较为罕见的五开门式,黄色琉璃瓦盖顶,东西两侧建有“二龙戏珠”琉璃八字扇面墙,这在佛教寺院里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浑源永安寺,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和传法正宗殿,两侧东西配殿有观音殿、伽蓝殿、达摩殿、雷神殿及关帝殿。2001年6月25日,浑源永安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浑源永安寺,坐北朝南,占地50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和传法正宗殿,两侧东西配殿有观音殿、伽蓝殿、达摩殿、雷神殿及关帝殿。</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背后为倒坐戏台,两侧为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三绝之一传法正宗殿‌</p><p class="ql-block"> 这是永安寺的核心建筑,始建于金代,重建于元代。殿身高大,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蓝绿镶边,堆花脊饰,顶部鸱吻相对。殿顶的琉璃构件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正面的东西外墙分别篆刻“庄”“严”大字,高达3.8米,是由月溪和尚所写‌。这两个字书写于元代,字迹苍劲雄浑,气势磅礴,为永安寺增添了庄严的气派。‌</p> <p class="ql-block">传法正宗殿建于元代,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平面长方形,前设月台、石阶,采用传统的木骨与斗栱相结合的建筑手法,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殿顶中部以黄色琉璃瓦覆盖。檐下明间、次间均安装有隔扇门,后壁开板门,下面左右两端“庄严”两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大殿的全名为传法正宗殿,匾额上的字是元代书法家雪庵和尚所题,是全国唯一的孤品。</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三绝之一屋脊琉璃装饰</p><p class="ql-block"> 元代时期民族大融合,对于宗教更开放。永安寺不再是某个宗教的场所,它既有密宗的明王像,又有孔孟儒学,甚至是屋顶中间琉璃脊刹写有玉皇大帝“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牌位,算全国孤例。</p> <p class="ql-block">大殿的屋顶采用黄琉璃瓦和青琉璃瓦相搭配,这在山西古建筑中并不常见。屋檐上的装饰瑞兽也非常丰富,不同于明清时期的样式,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华丽。</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支柱排列沿袭金代做法,减去前槽金柱,扩展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殿内明间梁架间有雕的天宫楼阁和天花藻井国内一绝。</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传法正宗殿藻井</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三绝之一元代水陆壁画‌</p><p class="ql-block"> 这些壁画绘有800多尊儒、释、道三教人物,每一尊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表情栩栩如生。这些壁画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的见证者,生动地展现了元代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传法正宗殿正殿北壁(后壁)中间设门,门两侧各绘明王五身,合为十大明王,明王皆作忿怒相,竖发,怒目獠牙,头顶侧圆光内绘其本尊像。北壁东侧西起第一身明王绿面红发,三头八臂,上双手各持一剑,胸前双手合掌,中两手拉开面皮露出本尊面容,左下手持法轮,坐骑为虎;第二身明王黑面黑发,额上顶三骷髅,三头六臂,左上手摇铃,右上手捏红色宝珠,胸前双手合十,左下手握斧钺,右下手握玉环,坐骑为白象,应为普贤菩萨变现的步第明王。</p> <p class="ql-block">十大明王中最独特的就是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人物撕了画皮露出慈悲的面容,这是寺庙唯一一尊能看到佛本来面目化身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第三身明王赤面黑发,额上顶佛头,三目,三头六臂,左上手持葡萄,右上手持剑,左中手握锤,右中手举胸前,左下手持经卷,坐骑为神兽;第四身蓝面赤发,三目,三头六臂,左上手握短棍,右上手持莲花,左中手似持蓝色花,右中手持剑,左下手握红色飘带,右下手扶龙尾,坐骑为龙;第五身赤面黑发,额上顶三骷髅,上双手持黄色花,胸前左手握右手腕,另二左手持白色飘带,二右手分别持宝瓶、杵,坐骑为神兽。</p> <p class="ql-block">这些壁画位于永安寺的主殿传法正宗殿内,壁画面积巨大,共有170平方米,描绘了各种人物882个,其中包括十大明王等形象。这些壁画被认为是元代作品,虽然有一些复笔痕迹,但整体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元代壁画的作者是忽必烈时期的八思巴国师。‌</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原是一座水陆寺庙。追溯其历史得上溯到金、元时期,当时皇家贵族倍加崇奉佛教,认为佛教既可以超度因战争而牺牲的将士和无辜百姓的亡灵,也可以为国家太平祈福。</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壁画,已经数字化复制在两厢配殿展厅中展出。</p> <p class="ql-block">元代浑源县李峪村人高定,因治军严格,带兵有方,作战勇猛,行军作战身先士卒,屡战屡胜,连续攻下多座城池,深受皇帝器重,不断升迁,直至二品官云中招讨史、都元帅、永安节度使。元统一中国以后,天下太平。身经百战的高定终于结束了戎马生涯,高定父子捐资建造寺院,而且高定又以“永安居士”自居,遂命名为永安寺。其名称意喻国家永远平安,子民永远安康,传递着一个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元延二年(1315年),高定的孙子高璞又出资,聘请当时颇有名气的月溪觉亮大师主持修建了永安寺里规模最大的“传法正宗之殿”。</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四壁遍布丹青,在后壁绘十大明王,东西两壁与殿门两侧为“佛道合一”的“人神行进图”,895个人物形象,189.09平方米的彩绘色彩绚丽明快,人物刻画细腻,表情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这样,寺庙中的“十大明王像”、“人神行进图”,再加上梁架上的诸天像和大殿中原塑的佛、菩萨、声闻像共为一堂,构成了完整的释道儒“全堂水陆道场”,体现出“三教合一”的美好祈盼。</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由南向北共三重大殿,方方正正,再加上殿顶清一色的黄琉璃瓦点缀,酷似皇宫的格局,俨然一派王家之气。到元朝泰定初年(1325年),永安寺的整体工程全部完成,成为北国名噪一时的著名佛刹。</p> <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岁月变迁,由于朝代更替战乱纷争,明、清时期寺庙偶有破坏,又几经修葺。在永安寺辉煌时期,曾香客如云,住持长老常以香茶招待善男信女,所以浑源民间有“到大寺喝茶”的闲情趣话。</p> <p class="ql-block">传法正宗殿这些壁画人物刻画细致,表情栩栩如生,包含了释门礼拜的佛、菩萨等,道教崇信的仙官星君和帝岳诸神,以及儒家礼教中忠孝节义的典型人物,堪称“中国古代宗教人物的图像大全”,充分反映了古代北方的建筑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中国古代建筑宝库和绘画艺术中的一份珍贵遗产。</p> <p class="ql-block">边塞之地的永安寺,以其珍贵的价值和独特的风格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沧桑的永安寺,历久弥珍。作为浑源县城内规模最大的古建筑和重要人文景观,已经成为浑源古城一处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的建筑和大面积的壁画,为研究民间对儒、释、道神信仰提供了重要史料,它反映了金元时期皇家佛教文化的特点,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永安禅寺的壁画不仅是中华一绝,更是历史的见证。每一幅壁画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壁画和明王像都画得栩栩如生,真是古代匠人高超技艺的完美体现。</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的西南面是浑源县的圆觉寺中,是金代的古建筑遗址。圆觉寺塔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塔高九层,密檐飞拱,通体砖砌,平面呈八角形,全仿木结构建筑。塔基座四周是砖刻浮雕,总计有舞乐人像40个。第五批国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本集2023.02.05(乙巳年正月初八)摄于雁北高原浑源县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