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阜阳记忆】阜阳记忆

韩克良59953222

<p class="ql-block">文/韩克良</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9953222</p><p class="ql-block">图/网络(感谢原摄影老师)</p> <p class="ql-block">  二十几年前我来过阜阳,记忆中的阜阳,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每一处景致、每一段故事,都承载着岁月的深情,编织成我心底最温暖的篇章。初到阜阳,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踏入这片土地,古颍州的独特韵味便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泉河与颍河悠悠流淌,如同两条碧绿的丝带,绕城而过,温柔地环抱着这座城市,也孕育了无数的故事与传说。老泉河桥横跨在泉河之上,它是岁月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旁边的青颍公园,是游客休闲的好去处,那里承载着老阜阳人的无数回忆。园内的一草一木,每一条蜿蜒的小径,都留存着人们漫步的足迹和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阜阳城,道路虽不宽阔,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三棚塔向南,满眼望去是绿油油、一望无际的麦田,微风拂过,麦浪轻轻翻滚,仿佛在诉说着大地的故事。三里湾是繁华的批发市场,商品琳琅满目,人流如织。</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这里码头兴旺,车船如蚁,尽显商业的繁荣。青年路两边的店铺生意火爆,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热闹非凡的市井乐章。路西端的大戏院,时常传出悠扬的戏曲声,那婉转的腔调,仿佛带着人们穿越时空,领略着传统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阜阳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蜕变重生。皖西北商贸城的建成,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生态园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二环路的贯通,两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个个崭新的小区,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新的汽车总站、客运西站、客运东站、客运北站相继建成通车,让这座城市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愈发便捷。</p><p class="ql-block"> 阜阳不仅在城市建设上日新月异,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熠熠生辉。这里是春秋政治家管仲、鲍叔牙的故里,是战国时期少年英雄甘罗的桑梓之地,是三国时名将吕蒙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唐宋时期,众多文人墨客荟萃于此,蔡齐、晏殊、欧阳修、苏轼等在此留下了无数佳话与诗篇。那一句“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道出了阜阳与杭州的媲美之意,也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阜阳的民间艺术更是丰富多彩,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东方芭蕾”的颍上花鼓灯别具风姿,潇洒奔放的舞蹈、欢快热烈的锣鼓、抒情优美的灯歌以及情趣盎然的小戏,无不让我陶醉其中。还有那民歌、戏曲、舞蹈、剪纸、陶艺、木版画、铁艺等民间艺术,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承、发展,散发着独特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阜阳的美食,也是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味道。那一个个长长的、白白的枕头馍,用刀切开,一层一层的,下面还有一层厚厚的、金黄色的馍焦,放进嘴里,脆脆的,越嚼越香。每一口都饱含着阜阳人民的质朴与热情。</p><p class="ql-block"> 退休了,我又踏上了阜阳之旅,阜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如同一条紧密相连的线,贯穿在我的生命里。阜阳,这座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着精彩的篇章。我对阜阳的记忆,也将随着时光的流转,愈发醇厚、深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