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风华——读曹燮散文集《天山月明》

上官周美术馆 曹燮

<p class="ql-block">布衣风华</p><p class="ql-block">——读曹燮《天山月明》</p><p class="ql-block">詹鄞森</p><p class="ql-block"> 一次偶然的机缘,曹燮结缘了《上官周山水画集》。从此,他就与汀州文人、书画、诗词,较上了劲,把半生献给了收藏、鉴赏、研究的艺术之路,献给了他的“上官周美术馆”,献给了中华文化浩瀚的星空。他说,这一切,只为研究、推介、展示闽西明清时期最为璀璨的文化艺术骄子。</p><p class="ql-block"> 1999年的一天,在漳平一位老者家,曹燮邂逅了2幅上官周的山水画,他便顺藤摸瓜找到了背后的藏家,看到了用鎏金木匣珍藏着的这套上官周山水画原作。忽见“竹庄”二字,如电破长夜,他一下子如醉如痴,如获至宝,夜不能寐,志在必得。</p><p class="ql-block"> 上官周(1665—1752),原本汀州一布衣,号竹庄,福建长汀南山人。他善画山水,尤精于人物。山水画“烟岚弥漫,墨晕可观”,是公认的“闽派”画风创始人。1696年,他随汀州卸任知府鄢翼明游历江浙,一生游走。他寓居岭南40余年,交游甚广,其绘画艺术对岭南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扬州八怪革新画坛时,闽西山水的氤氲墨气正滋养着另一脉清奇骨相。他晚年凭借读史,创作完成120位历史人物绣像,所画名人,功夫老到,各具神态,收入《晚笑堂竹庄画传》,成为传世经典范本,对后世人物画产生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其时,曹燮从连城小县城辞职后,来到福州谋生,在《客家大文化》杂志社当编辑,接触了诸多省城文艺界的名人,获悉收藏家鲁迅对上官周的线描人物《晚笑堂竹庄画传》十分珍爱,是伴随了鲁迅一生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曹燮说:鲁迅、郑振铎、黄宾虹、丰子恺、徐悲鸿、傅抱石等文艺大家,十分推崇上官周。郑振铎在《古代木刻画史略》中称其“刻工严谨精细、具活泼生动之概”。鲁迅先生曾购买《画传》寄赠俄国木刻家亚力舍夫,推动中国木刻版画的发展。鲁迅在研究和编写《北平笺谱》时,多次提及、购买、临习和赠送该画谱。</p><p class="ql-block"> 几经周折,历时多年,曹燮终于收藏到26幅上官周画作,并争取到福建美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出版了《上官周山水画谱》。从此,曹燮继续寻觅上官周作品,并开启了与他同一时代的黄慎、华嵒“汀州三杰”的研究、鉴赏之路,注册成立“上官周美术馆”,长期公益展出其收藏的上官周60余件山水人物画小品,在福州、泉州、龙岩等地进行10余场作品巡回展。</p><p class="ql-block"> 从此,他广交文人学子,收藏文物,研究上官周与苏东坡,研究鲁迅与上官周、研究汀州“三杰”,并诉诸文字;他寻访华喦故里、拜谒宁化黄慎墓,走访纸寿千年的宣纸故乡;他走访作家北村、画家邵坦中,观陆游碑并记、读培田“四绝”碑,听梅花山的“蝉鸣”、石门湖的“涛声”;他为《林维花鸟画集》作序,也为《邵坦中花鸟画集》《郭睿花鸟画集》作序,坚信书画艺术作品活色生香、万古留春……</p><p class="ql-block">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他一路行吟,一路思考,一路交友,一路写作。对于曹燮来说,翰墨千秋,只为鉴藏。每日在书画与文学之间徜徉,每日被书香墨香熏陶。卿本布衣,却为雅士。他把这些篇章结集出版,于是就有了这部散文随笔集《天山月明》。</p><p class="ql-block"> 曹燮说,多年来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心中的文学女神,也许是内心浮躁,难以安心写作。但我自知技不如人,却偏生对文学爱之弥深。写作,是半夜醒来的梦,是半醒半睡之间的灵感,是精神的寄托。他痴迷于鉴赏古画时的晨昏颠倒、寻访名人故里时的风雨兼程。作为上官周美术馆负责人,他结交了许多书画艺术界的文友。于是,曹燮把他们请到连城,为连城代言。他组织了几次的著名画家连城采风、写生、展览活动。也许是连城天造地设的优美风景,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吸引了画家们,他们热切地用纯真的感情,饱满的激情,创作了一批批有分量的美术作品,曹燮为他们举办了一场场高品质的艺术盛宴。终于,在曹燮的努力下,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丹青绘连城》美术作品集。</p><p class="ql-block"> 曹燮是作家,在《东南快报》当记者时,采访了闽东福安县有争议的人物余祖亮,他收养了600个孤儿,作为记者的道义与担当,曹燮深入采访,力排众议,最后出版了《六百孤儿的父亲》一书。北村、余杰、摩罗、傅翔等文艺名家为其作序、写书评,引起一定反响。</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上官周诞辰360周年之际,他与康群辑注的《上官周诗画集》也出版了,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本书共收录上官周397首诗作,涉及闽粤赣浙苏皖诸省的众多风景名胜,涉及人物百人之众。这些诗作,留下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密码,是研究上官周游历、交友、艺术创作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他诗画人生和艺术追求的重要文本,为我们深入研究这位闽籍画坛先贤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p><p class="ql-block"> 上官周诗作颇丰,但多已散失。曹燮四处搜寻,获得100余张原版《诗集》图片后,开始辑注、增补工作,一些诗作来源于上官周的题画诗和原创诗稿,实属不易。挖掘、整理、宣传这位闽籍画坛先贤、客家精英文化人物,成为曹燮一辈子孜孜不倦的追求。 </p><p class="ql-block"> 曹燮通过收藏《上官周山水画集》、辑注诗画、策展著书,以散文集《天山月明》完成精神上与艺术大师们对话,将个体生命与地域文化史交织,构建起“一人守护一脉文心”的宏大叙事,升华为对中华文脉的接续。</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