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竹泉村》文:候兴峰,诵读:望玉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候兴峰(安徽)‖2025·中国竹泉村凤凰文化节暨民间艺术节首届“凤凰杯”全国征文大赛作品选登(三)</p><p class="ql-block"> 2025年01月23日 </p><p class="ql-block">◎凤鸣竹泉村 </p><p class="ql-block">文/侯兴锋</p><p class="ql-block"> 那年春天,我与同事小戴踏上了前往临沂的旅途,只为奔赴那闻名已久的竹泉村,去探寻隐匿在时光深处的宁静与美好。当竹泉村的轮廓逐渐在眼前清晰,我才惊觉,这一方天地,远比想象中更为迷人。</p><p class="ql-block"> 竹泉村,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佳人,被大自然精心呵护着。它背倚玉皇山,似有靠山稳稳托举;中有石龙山,仿佛巨龙蛰伏守护;左傍凤凰岭,右依香山河,前临千顷良田,山水环绕,沃野平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而村子得名,源于那一眼清泉与环绕的翠竹。泉,自山间汩汩涌出,灵动而清澈;竹,因泉的滋养愈发葱郁挺拔,二者相依相偎,共同勾勒出竹泉村独有的神韵。</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竹泉村的小径上,仿佛能触摸到四百多年的历史脉络。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竹叶,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高姓与赵姓是村里的大姓,追溯往昔,明末兵部右侍郎高名衡、明末青州衡王府仪宾高炯都曾在此修建别墅,享受那份远离尘嚣的天趣。虽别墅屋基仅存,但透过那斑驳的石基,不难想象当年的雅致与悠然。</p> <p class="ql-block">  泉依山出,竹因泉生,这八个字是竹泉村最生动的写照。村民们傍泉而居,用石头砌成房屋,质朴而坚固。竹林间,茅舍错落有致,若隐若现,仿佛是大自然随意洒落的珍珠。家家门前,清流潺潺而过,水中游鱼嬉戏,清晰可见。田园里,瓜果飘香,那浓郁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垂涎欲滴。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岁月悠然流淌,每一位居民都怡然自乐,健康长寿,宛如生活在人间仙境,不愧是中国北方难得一见的桃花源式村落。</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竹泉村,已华丽转身成为风景区,而凤凰迎宾区则是这场视觉盛宴的开篇。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有着美好的传说。相传凤凰曾在前边的梧桐树上栖息,皇姑也曾由此进村,给这片区域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文雅的色彩。“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这古老史籍中的记载,在此刻仿佛有了鲜活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登上凤凰阁,宛如站在了天地的瞭望台。极目远眺,沂蒙山的层峦叠嶂尽收眼底。连绵起伏的山峦,像是大地的脊梁,在云雾的笼罩下,如梦如幻,充满了诗意。俯首俯瞰,村落隐匿在茂密的竹林之中,茅舍错落,炊烟袅袅,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下心来,耳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那是清泉在石间跳跃的欢歌;还有鸣禽的唱和声,此起彼伏,宛如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三级瀑布自凤凰阁飞流跌落,水花飞溅,仿佛凤凰在欢快地舞动,三点头笑迎四方宾客。</p><p class="ql-block"> 凤凰阁上的那副对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正是晋代大隐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在这里显得相得益彰。登阁望远,那种尽收眼底的美景带来的震撼,四望游目骋怀的愉悦,以及摆脱红尘羁绊后的洒脱自在,无法用言语精准形容,只能深深烙印在心底。</p> <p class="ql-block">  竹泉村的四季,各有各的风姿。春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池塘里,嫩绿的荷叶刚刚探出水面,蜻蜓轻盈地立在上头,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满池的荷花肆意绽放,与碧绿的荷叶相互映衬,阳光洒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宛如天边的云霞落入人间。秋日,“风送秋荷满鼻香,竹声敲玉近虚廊”,秋风拂过,带着荷花的清香扑鼻而来,竹林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是玉石相互敲击的清脆声音,在虚廊间回荡。冬日,虽“秋去香消孤蕊瘁,冬来叶败半枝红”,但此时的竹泉村却别有一番静谧之美,残荷败叶,在寒风中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竹林依旧挺拔,为这银装素裹的世界增添一抹生机。</p><p class="ql-block"> 牌坊,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在竹泉村也有着独特的意义。其历史源远流长,原始雏形名为“衡门”,简单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走过牌坊,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正式踏入了竹泉村的梦幻世界。千百年来,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止,《桃花源记》《枕中记》《镜花缘》等作品中描绘的理想化乐园,正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竹泉村,宛如现实中的“世外桃源”,满足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所有想象。</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现实与理想似乎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现实生活的琐碎与压力无法避免,但当踏入竹泉村的那一刻,心境便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变化。儒家倡导的担当,让我们在社会中肩负起应有的责任;道家追求的超越,让我们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里找到心灵的慰藉。“大静是闹中取静,真闲为忙里偷闲”,竹泉村就是这样一个能让人在忙碌生活中寻得片刻宁静,在喧嚣尘世中觅得心灵净土的地方。它朴素、自然、真淳,没有过多的雕琢与修饰,一切都保持着最本真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梦里说梦,笔端几度桃源梦;天内寻天,泉上一壶竹洞天。”“竹泉坊”的坊联生动地描绘了竹泉村的独特魅力。这里,就是人们苦苦追寻的桃花源,是真正的福地洞天。曾经,竹泉村只是一个偏僻、贫穷、交通不便的小村落,鲜为人知。而如今,它已华丽蝶变为4A级风景区,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探寻。当地的居民每天生活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仿佛置身于画中,令人心生羡慕。</p><p class="ql-block"> 站在凤凰阁上,聆听着流水潺潺与鸣禽唱和,我不禁遐想,这美妙的声音里,是否真的有凤凰的鸣叫?如今的竹泉村,以其独特的魅力,声名远扬,恰似凤凰鸣啼,引得天下皆知。它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体悟到了心灵的宁静与满足。竹泉村之行,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也让我将这美好的记忆深深镌刻在心底,成为永恒的珍藏。</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侯兴锋,安徽省蒙城县西转盘关帝新村人。</p><p class="ql-block">诵读简介:王玉,笔名:望玉,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从事建筑类设计三十余年,喜欢诵读,热爱生活,临沂作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