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记忆(一)

春绿原野

<p class="ql-block">童年趣事之舞草龙</p><p class="ql-block">蛇年初一晚上,回家过年的小女儿陪我们老俩口到沿河路观看烟花晚会,人山人海挤挤嚷嚷拥堵不堪,爱好手机柏照的人们,想找个理想的拍照位置根本无法做到,只能隨着缓缓挪动的人墙一步步地向前挤。</p><p class="ql-block">从安全考虑晚会还没结束接受女儿建议,我们就挤出人群提前回家。当晚躺在床上整理了一下手机上拍的几张烟花照片,就闭着眼睛养神。似睡非睡中遥远记忆里的童年情景,在脑海里湧出,如电影一幕幕展现,那么清晰那么真实。</p><p class="ql-block">已近年关的夜晚,贫嵴的小山村稀稀疏疏暗弱的灯光渐渐熄灭。夜还没有深,刮起了寒风,并渐渐大了起来,呼啸着吹得破旧的门窗格之格之的响个不停。下半夜后风慢慢停了下来,天上开始另另星星地飘起了雪花,越来越大越来越密,房顶、树枝和地上慢慢地铺满了厚厚的雪,白茫茫一片。</p><p class="ql-block">天亮了早起的人们在嘟嘟囔囔说好大的雪啊。醒来的孩童们听到大人说下雪了,高兴得立即起床顾不上洗脸吃早饭,就飞快地跑出去看雪玩雪。嘴里喊着“雪花飞飞、咸肉蒸蒸”,兴高采烈得手舞足蹈。当然并不是下雪了每家都有咸肉吃,只是表示下雪不能出去干农活在家里做点吃的休息而已。我们那个年代因为贫穷,大家的家庭生活条件都比较差,所以小孩子们特别盼望过年,希望过年能有件新衣服穿、有点好吃的,能自由地放松的玩几天。</p><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在中华大地各地都很盛行,舞龙灯舞魚灯舞板灯跳花灯跳马灯等等各有千秋。其中板灯是大型的龙灯,拥有百余人抬着排列运动组成各种图状,非常壮观。只有有传统的乡镇才有条件组织。其它的都是小型的,一般的村莊都有条件组织。</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们村里舞的是魚灯,有雄伟壮观的魚龙魚虎灯,有青青的青魚灯、红彤彤的鲤魚灯,白而明亮的鲫魚灯,灵巧的虾灯,还有鲶鱼灯桂鱼灯鳙鱼灯等等各种魚灯。舞起来边舞边唱着喜庆的歌曲。魚龙魚虎灯雄伟威武龙腾虎跃,象征着年景风调雨顺;温顺的青魚鲫魚灯姿态优雅可爱象征着平安顺利的美好生活。鲤魚灯的鲤魚跳龙门欢快活灵活现,期望华丽转身更上一层楼。鲶鱼灯在鱼灯群里前后中间随意穿挿,使鱼灯舞动显得不那么呆板静止,推动出波涛起伏整体动态的节奏。也体现出鲶鱼的搅局性质。舞虾灯的在最后面跳跃灵活前后左右活蹦乱跳非常滑稽可爱,逗得人们一阵阵欢笑。舞魚灯不仅使村里春节更加热闹欢乐,更是寄托着人们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家和人康、岁月美好的期盼。</p><p class="ql-block">每年过年,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会买新灯笼,挂在大门上或出门手提着照明,“手提灯笼千只眼,大鬼小鬼全躲开”。有的家庭还会给小孩买鸡兔牛马羊等等型状中的一盏小灯笼。</p><p class="ql-block">大年三十的前几天,小孩们也忙起来了,村里“孩儿王”就会组织小伙伴们用稻草编扎草龙,每人扎一个准备春节期间在村里挨家串户舞草龙的喜庆活动。每年吃过年夜饭,小伙伴们就早早出门凑在一起放鞭炮,兴高采烈地在一块戏闹。大年初一吃了晚饭,小伙伴们就会凑在一起,各自拿出了预先准备好的草龙,小一点的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小灯笼,一支舞草龙的队伍就开始在村里走家串户拜年送福了。每到一家,小伙伴们就学着大人舞魚灯的样子,用美妙的童声唱着吉祥的歌曲,幼稚而灵活的身姿舞动手中的草龙,伴随着美妙的童声唱着吉祥喜庆的歌曲,边舞边唱甚是热闹。孩子们给各家各户的老少送去了喜庆、送去了欢乐。大人们也兴高采烈为孩子们赞掦,并端出炒花生、炒豆子、米焦(冻米糖)、南瓜子、葵花子、糕点等给孩子们吃。孩子们的活动更增添了村里欢乐喜庆的年味。</p><p class="ql-block">九岁那年随家庭搬迁离开小山村七十余年了,现在村里的情况虽然生疏了,但童年时山村的遥远记忆依然在心中深存。过去小山村简朴喜庆的年节情景现在有怎样的变化不甚了解,不过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更丰富多彩。我们孩童时的春节舞草龙活动,可能已不会是现在的孩子们春节活动之选择了,但人们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还是会依然满满。</p><p class="ql-block">回忆童年、记住美好,品味孩童时的趣事,也是人生一种甜美的精神享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