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月2日 2025年</p><p class="ql-block"> 蛇年春节老挝旅游日记(3)</p><p class="ql-block"> 蛇年春节老挝旅游日记(3) (一) 1月31日(正月初三)上午,我们继续在琅勃拉邦游览。 第一站:参与街头布施活动。 早上在闹钟⏰铃声的催促中极不情愿的爬起床,在三下五除二的惯例操作下,洗漱穿着整冠仅用20分钟,随后一路小跑赶到大堂,5:40分,我们便乘车赶往一条不知名看不清的街上,参加自费的布施活动。老挝语叫布施为“塔芭”。琅勃拉邦的布施是在每天清晨,施主准备好食品,列队脱鞋坐在路边小凳上,等候僧侣沿街化缘。随后信徒分批而过,由施主把糯米饭、小包装食品等依次献(赠)给僧人。布施完了以后,施主双手合十闭目端坐,僧侣双手端化缘钵面对施主诵经。整个过程肃穆感人,是琅勃拉邦沿袭千年、最具特色的一大景观。据说这里的男孩一生必去一次寺庙为僧,少则3年,多则10年甚至更长,这就是传承和信仰吧,笔者感叹中国的男孩你们多幸福呀!</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参观老挝王宫博物馆。 王宫建在湄公河畔,于1903年建成。国王于1959年去世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1975年发生革命,老挝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西萨旺冯国王及其家人被流放到了老挝北方,从此再无消息。而这座王宫则被改建成了博物馆。 在高大的入口大厅里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王室宗教器具,还有从印度、柬埔寨和老挝收集到的稀有佛像。王宫右前角的房间里面陈列有高价值的艺术品,其中包括一座站立的金佛,这就是勃拉邦佛。国王接待厅墙壁上的壁画由法国画家于1930年绘制,描绘了老挝传统的生活景象。中国政府50年代送给老挝政府的一组塑料精雕艺术品特别引人注目,更倍感自豪。美国政府的礼品不过就是一个航空模型,现在看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狐假虎威罢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 1月31日中午,我们乘坐高铁动车,行约一个半小时,从琅勃拉邦抵达万荣县。1964至1973越战期间,美国在此修建了一个空军被称为“利马六号基地”的空军基地,供美军飞机和直升机起降,从此万荣名声大噪。万荣拥有神奇的喀斯特地形、静谧的南松河以及千奇百怪的岩洞,被人称为“老挝小桂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坦布坎溶洞与蓝色泻湖。 19世纪初,坦布坎溶洞曾是抵御云南穆斯林攻击的地堡。在主洞室里通过石灰岩壁开凿的,豁口可以欣赏到河谷绚丽的景色和远处的万荣小镇。巨大的坦普坎溶洞主洞内供有一尊青铜卧佛。在老挝人心目中,坦布坎溶洞是个神圣的地方。 蓝色泻湖由坦普坎溶洞流出的水汇聚而成。湖水因富含铜离子而呈现出迷人的蓝色,泻湖周边有跳水、滑索、竹筏游览等多个玩水项目。一群群来自天南地北的男女游客脱下正装,换上泳装,站上5米跳台一展身姿,黄、黑、白色的肌肤,凸、凹、翘滑的身段,毫无顾忌的展现在游客面前,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故这里每天吸引很多很多外来游客,泻湖啊——真乃不是天堂胜似天堂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南松河与长尾船。 南松河是湄公河的一条支流,河面宽阔,风光如画,全程漂流约13公里,游客可以选择用汽车内胎慢慢漂,也可以选择皮划艇快快漂,我们则选择乘坐长尾船悠悠飘。长尾船体型细长,状似威尼斯的贡多拉船。它悠然划过水面,宛如一幅流动的诗画!我置身于其中,心想家乡如果有一条这样的小河,我会抛尘弃志投入她的怀抱…别忘了还是要带上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