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下午,在游览完大龙湫景区后,我们在大龙湫景区门口吃了饭,下午2:10我们离开雁荡山,赶往绍兴的鲁迅故里景区。 傍晚六点,我们到达了鲁迅故里景区。<br>绍兴鲁迅故里(Shaoxing Lu Xun Native Place),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是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修缮、保护于1953年。绍兴鲁迅故里占地面积50公顷,有绍兴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绍兴鲁迅故里保护和延续绍兴古城的传统风貌的典型,打造成生态型的“文物森林”,体现了绍兴古城保护的完整性,被誉为中国名人故居保护的范例。2012年,鲁迅故里作为“鲁迅故里·沈园景区”组成部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r>1953年1月,绍兴鲁迅纪念馆成立。2008年,绍兴鲁迅故里在景区内建立了12315消费者维权联络站。同年6月1日,绍兴鲁迅故里实行整体免费开放 。2010年,绍兴鲁迅故里在游客中心显著位置开设了消费投诉台和消费投诉调解室。2012年,绍兴鲁迅故里开始实施“世界的鲁迅”工程,已与希腊赞扎基斯博物馆、丹麦安徒生博物馆、法国雨果博物馆、俄罗斯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缔结为友好博物馆。<br>绍兴鲁迅故里有绍兴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是广大游客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情、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br>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br>主要景点<br>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br>周家老台门,建于清乾隆年间(1711年—1799年),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它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由门厅、大厅、香火堂、座楼等组成,截至2017年1月是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德寿堂”系周家接待来访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 。<br>绍兴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br>绍兴鲁迅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建筑共分三进,由台门斗、大厅、侧厢及杂屋等组成。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这里,百草园就在其中。鲁迅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踪迹 。绍百草园<br>百草园原为周家新台门族人所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鲁迅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回忆说:“我家的后面有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内的泥墙根、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等等。<br>三味书屋<br>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私塾。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约五年的时间 。<br>鲁迅笔下风情园<br>鲁迅笔下风情园环境优雅且寓古迹,为古城保存最完好的花园式台门。依次设立“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神赛会”、“男婚女嫁”四个主题陈列馆。它以鲁迅笔下的人物、风俗为载体,再现了绍兴独特的风土人情 。<br>绍兴鲁迅纪念馆<br>绍兴鲁迅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它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使其与该地区传统街巷肌理保持统一。纪念馆外部为绍兴台门建筑形式,主入口采用绍兴传统竹丝台门。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采用编年体形式,以时间为序,在全面反映鲁迅一生业绩,以及思想发展轨迹的基础上,重点反映鲁迅与故乡绍兴的渊源关系,具有鲜明的绍兴地域特色 。 乌篷船 景区门口打个卡。 鲁迅故居导览图 民族脊梁 鲁迅祖居 三味书屋 鲁迅纪念馆 仁里巷 儒林模范 鲁迅故居 咸亨酒店 百草园公寓 越国文化博物馆 领队在这里给放了一个半小时,我们游览完鲁迅故里后,由步行去了距此不远的沈园。 陆游与唐婉 沈园门额“沈氏园”三字即为郭沫若1962年所题。 沈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318号,绍兴鲁迅故里东侧,原为沈氏私家花园,为宋代园林,故有“沈氏园”之名 ,总占地38000平方米。沈园是南宋时期一位沈姓商人的私人园林,距今(2025年)已有800余年的历史,绍兴解放之时该园仅剩一隅;1987年、1993年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其原址重建 [59]。该园主要由古迹区、东苑和南苑(陆游纪念馆和连理园)三大部分组成,有孤鹤轩、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亭、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特色景观,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等十景 。1963年3月13日,沈园被浙江省文化局核定并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沈园与绍兴鲁迅故里共同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22年7月,沈园获得浙江省“2022年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称号 ;2022年12月,沈园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br>南宋时期,沈园原为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占地约46666平方米,又称“沈氏园”。<br>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陆游与唐琬在此重逢,并作《钗头凤》。<br>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陆游重游沈园赋诗一首,在诗题中写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于石,读之怅然”。沈园由此而载入典籍 。<br>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陆游再游沈园,作《春游》一绝 。<br>沈园后更许氏园,在宋淳熙、庆元年间还存在。后因沧桑数易,园林荒芜。<br>1949年5月,绍兴解放之时,占地面积只有约3066.67平方米 。<br>20世纪50年代初,沈氏后人将沈园平面图捐赠给政府 。<br>1962年,郭沫若游历沈园时,沈园仍是荒凉不堪 ,曾作《钗头凤》描写园中的景象。沈园门额“沈氏园”三字即为郭沫若1962年所题 。<br>1985年,沈园古迹区经考古勘探,发现了六朝、唐、五代、宋、明、清的亭阁、砖井、池塘和假山等多处建筑遗址 。<br>1987年,有关部门依史料记载在遗物基础上对沈园进行恢复并重建。<br>1993年,沈园扩建并增加南苑的陆游纪念馆 。<br>1994年,沈园经过两次扩建,全园占地扩建到12333.33平方米。园内新建了石碑坊、冷翠亭、六朝井亭、八咏楼、孤鹤轩、双桂堂、闲云亭、半壁亭、放翁桥等仿宋建筑,堆置了假山,栽植桃、梅、柳、竹,重修题词壁断垣,重镌陆游《钗头凤》词,使故园展现了原貌 。<br>2001年5月,沈园增添新景,主要有陆游纪念馆、连理园、情侣园等三大部分 。<br>2005年4月20日,陆游纪念馆新馆建成开放。<br>沈园的布局基本上是江南园林传统的自然式布局。在园林空间内部,根据园林气氛和功能内容的要求,又将全园分为三个“园中之园” ——南苑、东苑和北苑。北苑为古迹区,保存了较多的古代遗迹,为主体苑区;南苑为纪念区,二者仅一墙之隔;东苑以陆、唐的爱情故事为主题,与南苑、和北苑之间为洋河弄,仅有一弄之隔。<br>在院落布局上,沈园内部三个“园中之园”各自的景观组合均以水为景观主体,采用规则的中轴对称布局外,沈园的三个院落是自然式园林院落布局。在自由式布局的基础之上,各个院落的景物呈向内“聚合”态势的布置,即所有建筑都朝向水面。景物的安排也从高度上来看有一个从外向内跌落的趋势,这是江南园林中以水体为中心的园林造园时常用的“内向性”布局特点 。<br>这里有大型演出“沈园之夜”,“沈园之夜”古典夜游是绍兴夜间旅游品牌,有“码头恭迎、市井夜市、开园仪式、诗境游园、乡饮酒礼 礼饼献瑞、开戏鸣锣 ”等具体活动情景。提供家丁恭候、宋币换购、管家迎客、侍女讲解、品饼饮酒、民乐伴奏、堂会表演七项服务。游客可以在参与了宋代大户人家的开园仪式后,在侍女陪同下游园,欣赏风情大戏,醉在花前月下、灯影酒香之中,感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可欣赏堂会表演《沈园情》,感受浓郁的绍兴地方文化。我们到时恰好停演半月,没能看到。<br>现今的沈园古朴素雅,保留了原有的曲池假山、门窗墙垣,是绍兴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南宋诗人陆游和唐婉的一场凄美爱情,以及一曲千古绝唱的《钗头凤》,更是使历代文人反复吟唱、无法忘怀,这使沈园具有不同于一般古典园林的更为丰富的人文魅力。并且沈园历经历史长河的积淀,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即意境美、人文美和爱情美。<br>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20岁的陆游与其表妹唐琬结为连理,二人志趣相投,感情甚笃。但婆婆对唐琬不满,最终迫使二人分开。之后,陆游再娶蜀郡女子王氏为妻,唐琬也改嫁赵士程。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陆游与唐琬邂逅于沈园。陆游感慨怅然,题《钗头凤》词于园壁间,极言“离索”之痛。唐琬见而和答之,情意凄绝,不久抑郁而逝,成为千古绝唱。陆游为此抱憾终身,数次造访,赋诗十余首,沈园也因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载入典籍 。<br>钗头凤(陆游)<br>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br>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br>钗头凤(唐婉)<br>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br>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大门 温两碗酒,来一碟茴香豆。 妻在这里买了一袋茴香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