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酒馆</p><p class="ql-block">文/李秀珍(四川)</p><p class="ql-block">没有明确的地点,也没有醒目招牌</p><p class="ql-block">当一个人寂寞时候,会擦亮那双眼</p><p class="ql-block">高脚杯的碰撞,没有回声</p><p class="ql-block">杯中的红色映不出身影</p><p class="ql-block">比血液淡,漫随流水</p><p class="ql-block">光影下的你,不甘辞旧的转身</p><p class="ql-block">尘埃安顿好的夜,什么都在看</p><p class="ql-block">我所忌惮的佛门</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破了戒,仿佛所有的主角</p><p class="ql-block">都不能完美</p><p class="ql-block">刻意展现诗魂的灵美</p><p class="ql-block">——著名诗人李秀珍新诗《小酒馆》赏析</p><p class="ql-block">文/孙继平(辽宁)</p><p class="ql-block"> 诗之言物,感知所悟,寓意情出,刻意灵现,益于情往。这是著名诗人李秀珍老师笔下所呈现实意化艺术展现生活的一幅画卷。粉墨里不仅蕴含着生活的底色,调和的色泽几多美感,还能以虚实的艺术刻意,将生活纯真的感悟笔墨成了灵动与灵美相融合的“不甘辞旧的转身”。使诗的质朴透着淳朴,实意纷呈诗艺的多彩,抒发真挚而潜移意化追美的诗魄所在。</p><p class="ql-block"> 那么,是否这样?就让我们一同探看个究“境”。我们之所以主张写诗要建立在生活实意化上加以艺术展现,就是秉承现代诗歌的基本要领和发展走向的。摒弃一味诗言陌生化,将原本现代歌以叙事与抒发相见并进的意象表达一种具有的哲理、引发人们的思考,从中受教,情落笔出的形体与韵味产生的层面鲜活有趣味有见地有方向有时代感应的诗。而不是靠神奇色彩,“打谜语”的字文游戏面见读者。在这方面,诗人李秀珍老师的诗恰恰避“玄弄”变“实艺”,将历经生活感受至深的一些事物,通过文字艺术整合,蜕变成情感迸发新的诗的语境,让文字构筑诗的风骨,再用生活元素丰满诗骨长满的血和肉,采用隐喻手法,将通透的诗魂一跃纸上。</p><p class="ql-block"> 其表现有三。一是过滤大众语言,力求语境要新。有句行话,叫做创作来自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毋容置疑,一首诗的创建只有建立在生活基础上,写出的诗才能充满生活气息,才会笔润见调色,且耐人咀嚼。在这方面,诗人李秀珍老师做到了。诗中“没有明确的地点/没有醒目的招牌”,却把人们不曾感知的“小酒馆”,蓄意成了人生的过往。如此的历经,引人遐想,识意有佳。这种入题又不点破的诗言起到了夺人眼目的感染之力,让诗言立马产生了探寻诗意里潜在的诗志情怀。二是虚实结合,力求意味要浓。这是这首诗“质”在一个鲜明的特点,也是平淡见“奇”的一个最大的亮点。即“高脚杯的碰撞/没有回声”,也无法见到“杯中的红色里”那个让人焦虑的身影。可见,诗情显现的“一波三折”,足以令人引思忧切,心被诗意牵移,情被诗意沦陷。不能不说诗的伏笔为诗的可读性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大提升了诗艺展现的水准。三是以点代面以小见大,力求意要鲜明情要浓郁。诗中的“我所忌惮的佛门/在这里破了戒/仿佛所有的主角/都不能完美” 。仅这一节,让诗的思想情绪化随着无法左右的事物,道出了无论过去或现在所面对的困惑,只有敢于面对,就会走到人生最后的完美。这种看似无耐却在“不完美”中孕育一种正是潜在自信力量在蓄势待发。可见诗人笔下采用卑微笔墨在暗示人们追求完美往往都因缺少完美。我想,这正是诗意表达引发人们产生共鸣的地方。凸显了“四两拨千斤”的诗笔效果。</p><p class="ql-block"> 当然,诗如果在理寓之情上加大意域上的浓笔重彩,就更加完美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孙继平,50后。现已在《神州文学》《作家新视野》《速读》等国家省市地纯文学刊物、党报和网络平台上发表诗歌1000多首。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辽宁阜新诗歌学会会员。诗观:用诗心燃亮生活。</p> <p class="ql-block">18.时光的书签</p><p class="ql-block">文/西楼望月(黑龙江)</p><p class="ql-block">树根深埋红土,落叶搬开</p><p class="ql-block">自己身上的露水朝天空抬了下头</p><p class="ql-block">一处黄昏,两块火烧云</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还坐在亭里,迟迟未走</p><p class="ql-block">夜幕推开生活的窄门,窥探</p><p class="ql-block">看不见了的花园,他知道</p><p class="ql-block">晴空与暗从不匹配,一个走,</p><p class="ql-block">一个跑</p><p class="ql-block">他已不再是那个摘星少年</p><p class="ql-block">北斗悬垂,点亮七盏油灯,像人们</p><p class="ql-block">悄悄述说美好事物</p><p class="ql-block">像草籽轻微爆裂,像他偷偷打量</p><p class="ql-block">体内蒙尘的盒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带刺的玫瑰浅析】</p><p class="ql-block">小诗以树根作为切入点,你看/树根深埋红土/落叶搬开身上的露水/两块火烧云”三句话就让诗歌呈现出了感染力,在场景和人物的描写上手法独特,但个别文字有点晦涩,读起来别口,整体来看不错,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12.时光的书签</p><p class="ql-block">文/孟义Murry(安徽)</p><p class="ql-block">时光的风不停地翻阅</p><p class="ql-block">万物寰宇这本书</p><p class="ql-block">不知多少年的宇宙夹在书页</p><p class="ql-block">星星写下潦草的诗行</p><p class="ql-block">标注月亮和太阳</p><p class="ql-block">我站在地球上翘首遥望</p><p class="ql-block">晦涩难懂的苍穹</p><p class="ql-block">偶尔一颗流星划过</p><p class="ql-block">提示我时光飞逝</p><p class="ql-block">书签又向后挪了一页</p><p class="ql-block">只有掉下几声鸟鸣</p><p class="ql-block">哀叹光阴似箭</p><p class="ql-block">【带刺的玫瑰浅析】</p><p class="ql-block">小诗利用书签作为参照物和时光对视,让读者在浅墨意识中体会到了时间的飞快流失,有画面感,似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感美中不足,语言不够精练,有些片段可以深层次的延深,提升空间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