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作为福建参与申报项目的名单之一,助力申遗成功!<br> 马尾、马祖同处闽江和东海交接口,相隔不到一百海里,同根同源,同宗同祖,一样乡音,一样习俗,一样情怀。两地居民自古以来便有春节、元宵期间送花灯、闹花灯的节俗活动。让我们追随那远去的镜头,回味“马尾•马祖元宵节俗”别样的精彩瞬间画面。</b><br> <b>2003年马尾和马祖达成了由马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和马祖经贸文化交流联谊会联合举行“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的共识。农历癸未年正月十五,在“中国塔”—罗星塔下首次合作举办“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2008年6月7日,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首例由海峡两岸共同申报的项目。</b> <b>每年元宵节之夜,马尾和马祖万众欢腾。大红的灯笼喜盈盈的乡亲,在共同的祝福声中分别于马尾和马祖举行“两马”闹元宵盛会。第一至第七届马尾的主灯区选择在“中国塔”—罗星塔下的罗星塔公园举办。</b> <b>第八届至第十届马尾的"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改设在马尾城市中心广场。同时,分设马江渡广场、青洲环岛、马江剧院等副灯区。灯会一如既往地着眼两岸民俗,融入“形、色、声、光、动”的表现手法而更加迷人。</b> <b> 第十一届"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改变了历届封闭式花灯展区形式,首次以开放式花灯一条街的方式,在罗星西路配以街道两旁的满天星、流星灯、传统小灯笼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灯展风格。</b> <b>第十二届至第十七届马尾的"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主灯区,移师全长8.7公里,风景优美的东江滨公园。结合大型LED花灯等现代新材料的制作方式,布置了千米灯廊;大型灯组、大型彩门、彩灯和精美的生肖灯、卡通灯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年味十足的立体画卷,展示马尾、马祖共有的民俗风情及交流发展,突出两岸和谐喜乐的氛围,娓娓述说不尽的血脉亲情。</b> <b>第十八届至第二十届马尾的"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根据“疫情”防控部署,灯会采用散点布局,在东江滨公园、船政文化城造船厂片区、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和罗星塔公园等处布置灯组。</b> <b>第二十一届至第二十二届马尾的"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从甲辰龙年元宵节开始转至琅岐岛举办。</b> <b>2006年2月13日,“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从第四届开始,增加举办以灯为媒,“两马”同庆,扩大交流,增强乡情,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由海峡两岸摄影爱好者参加的“两马”同春闹元宵现场摄影比赛活动摄影比赛。2020年此活动扩展为 “两马同春闹元宵”现场摄影暨海峡两岸元宵节俗摄影比赛</b> <b> 2004年2月5日19时,时任福建省台办主任张广敏,通过手机与马祖主会场联系,宣布“两马”同时点灯。活动过程中他说:“两马”闹元宵“闹”的是中华民族的亲情与乡情“闹”的是闽台两地人民加强交流与合作的信心与热情,“闹”的是在新的一年“两马”继续快马加鞭朝前奔的合力。这样的“闹”元宵活动,一定会“闹”出“大手笔”、“闹”出“大市场”、“闹”出“大流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