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

冯孝泉

<p class="ql-block">  文凭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个人职业发展和士途,还在多个方面为个人带来实际利益。可在我们那个年代……。</p><p class="ql-block"> 1972年,国家从海军招3000人到天津塘沽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中海油前身),我是这3000人中的一员,应招在指挥部电台。</p><p class="ql-block"> 指挥部鼓励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到生产一线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p><p class="ql-block"> 生产一线主要是指到船上和到钻井平台。</p><p class="ql-block"> 我是台里第一批递交申请的: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军舰上报务员,适应船上工作生活。我要求到生产第一线,到船上工作。</p><p class="ql-block"> 台长和指导员两人同时找我谈话,但却不是为到生产一线的事。台长说台里来了一个上重庆邮电学院(后为邮电大学)的名额,按照推荐条件和要求,<span style="font-size:18px;">台里决定将这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让我去。指导员说:“你是台里最年轻的(21岁)共产党员,政治条件好,当然主要是表现,再者你还没成家,带薪去上学,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我们期待学成毕业回来,为海洋石油事业发挥更大作用。”太突然了,我有点朦,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是好。指导员接着说:“明天是星期天,星期一把表填了交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何谓推荐上大学,现代人还真不一定都知道。1966年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取消了全国高考,1970年实行从工人、农民、解放军(简称工、农、兵)当中推荐上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这期间被推荐上大学的称为“工农兵大学生”。工农兵大学生不用考试,因为文化程度层次不齐,学习期满发给毕业证书(文凭)。那时候没人讲文凭,也不评职称,提干、进班子讲家庭出生(成份),看个人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 睡在床上我辗转反侧:带薪(基本工资)上大学,毕业后再回单位。指挥部号召到生产一线去,我是写了申请的。再说自己只念了几年小学,算术没及过格,A、B、C、D还是战友们帮助突击的,大学怎么念!还是让给台里更适合的同志去吧!<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时候既没手机也没住宅电话,家人在千里之外,没处商量没有参谋,只能自作主张。</span></p><p class="ql-block"> 星期一,我向台长指导员说,现在正处在大发展的时候,指挥部号召到生产第一线去,我是共产党员,写了申请的,到生产第一线比去上学更合适,更需要。不管台长指导员怎么劝说做工作,我的态度坚定,最后我放弃上学,去了船舶处滨海203船。台长指导员对我放弃上大学坚持到生产第一线提出表扬,叫大家向我学习。</p><p class="ql-block"> 1980年调回原籍,接收函是县供销社发的,七绕八绕却绕进了邮电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全社会刮起了文凭风,提干、评职称、进班子都得要文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为了跟上时代,与时俱进,参加全国邮电干部中专自学,十二门课程,四年时间,喜滋滋地把文凭拿到手,文件来了,邮电部教育司盖印的文凭没用,得要教育部认可的学校文凭。无耐,又花了四年时间,终于把教育部认可的安徽省邮电学校中专文凭拿到了,新规又来了,得要大专以上文凭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啊!哪有前后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放着重庆邮电学院不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知识化年轻化,十年下来已白发!</span></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母亲真伟大!若不要我念了小学文化,不定还在农村做泥巴!</p><p class="ql-block"> 念书能影响甚至改变人的命运,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