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9日了,时间真快,临近春节。争取在人潮到来之前,迅速完胜22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游览。几乎是专 车,泉州市公交,非常方便,四通八达,只需一元,车次也很多,还不拥挤。今天继续奔赴世遗景点-六胜塔。</p> <p class="ql-block">六胜塔,又称万寿塔,俗称“石湖塔”,位于福建省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的景点,体积为塔高36.06米,底围47米,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元代建筑物, 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胜塔,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六胜塔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林銮渡,在蚶江镇石湖村。林銮渡是唐代航海家林銮为通勃泥(北婆罗州)而建的码头。宋元间重修。该码头建于二座天然岩石间,全长113.5米,末端向东,呈曲尺状。现存引堤为宋代修建,全长70米,宽2.2米,高2.41米,为长石纵横筑砌而成,上横石板,现保存完好,是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历史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真武庙,俗称上帝宫,位于泉州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石头街。祀真武大帝(北极玄天上帝),始建于南宋,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现存真武庙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依山拾级而上,两旁扶栏石柱皆雕石狮,十分古朴。中轴线上有山门、拜亭、大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庙前有露庭,古榕蔽荫,微风习习,原为泉州一大胜境。</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真武庙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临近春节迎新春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了。</p> <p class="ql-block">牡蛎🦪墙</p> <p class="ql-block">南武当山</p> <p class="ql-block">吞海</p> <p class="ql-block">吞长江</p> <p class="ql-block">我800岁了</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城市,泉州欢迎您</p> <p class="ql-block">文兴宫是泉郡北石帝君行宫、泉郡文兴三王府、文兴古码头及宋船遗址的统称。其中,文兴古码头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郡北石帝君行宫、泉郡文兴三王府为泉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兴宫是民间信仰文化重要传承传播地,闽台王爷信仰文化最重要的起源和传播庙宇之一,也是泉州海上交通史迹之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称泉州为“世界第一大港”,描述了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地位。他提到泉州的港口繁忙,船舶往来如织,货物堆积如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泉州的经济繁荣不仅体现在商业交易上,还表现在其丰富的商品和市场的繁华。现代泉州仍然是一个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游历的中国港口是泉州。在13世纪,马可波罗奉命护送科克清公主到伊儿汗国,途径中国时,对泉州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他称泉州为“世界第一大港口”,并提到该港口有船舶百余,规模之大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p> <p class="ql-block">宋代古船遗址</p> <p class="ql-block">位于泉州古城东南的晋江北岸,是泉州这一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与真武庙同为泉州重要内港法石港的珍贵遗存,是城郊连接古城的水路码头,也是连接泉州港出海口的重要转运码头,反映了内港码头的功能构成和使用方式,其古船遗址佐证了宋元泉州的造船技术。</p> <p class="ql-block">江口码头</p> <p class="ql-block">内捍州城,外扼海道—江口码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泉州元妙观,泉州市东街新府口,俗称“天公观”,是道教传入泉州后建立的第一座道观,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元妙观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p> <p class="ql-block">草庵寺摩尼光佛作为此次申遗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p><p class="ql-block">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伦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其教于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p> <p class="ql-block">继续了解一下泉州的世遗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磁灶窑址是泉州城郊规模最大的一组古窑址。磁灶窑址不仅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也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它反映了当时泉州以外贸手工业为显著特点的产业结构,展现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磁灶窑址集中、系统地反映了古代陶瓷生产——外销的完整过程,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科学展示和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p> <p class="ql-block">西湖公园。依山傍水 ,湖光山色 ,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泉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馆内设有《闽台缘》主题展、《乡土闽台》专题展两个基本陈列。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大军事广播喇叭。</p> <p class="ql-block">张灯结彩迎新春</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很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泉州市政府大楼</p> <p class="ql-block">又见西街。新年暴富。</p> <p class="ql-block">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宋风市集,半城烟火,半城仙。</p> <p class="ql-block">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南武当山</p> <p class="ql-block">舞狮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地处东海和南海交界处,位于崇武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东临台湾,南隔泉州湾与晋江、石狮相呼应,北隔海与小岞对峙,西面与港墘村紧邻,再往西则和本镇的崇武城区和五峰村相连。由东西两山峰夹一小海湾称簸箕湾组成,总面积近3平方公里。西岞山主峰高113米,东岞山主峰高93.8米。山西南麓有大岞、港乾、西堡、田北诸村,是闻名的“惠东女”集中居住的一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p> <p class="ql-block">惠安女的由来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迁徙到福建,与当地的古百越人融合形成了闽越族。随后,中原战士和汉人迁徙至此,进一步与闽越人融合,形成了现代的闽南文化。</p><p class="ql-block">惠安女的历史故事充满了勤劳、坚韧和牺牲。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惠安女有一个“不落夫家”的习俗,即结婚后仍需住在娘家,直到生育后才正式搬到夫家。这种习俗导致了惠安女在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和辛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陋习逐渐得到改善。</p><p class="ql-block">惠安女的服饰也极具特色,传统的惠安女服饰由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和大筒裤组成,这种服饰不仅体现了她们的勤劳,也反映了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多重角色。惠安女的服饰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此外,惠安女在历史上还以她们的坚韧和奉献精神著称。1958年,惠安女参与建设乌潭水库,展现了她们的勇气和毅力,这座水库也因此被命名为“惠女水库”,以表彰她们的贡献。这种精神被称为“惠女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