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徐渭与绍兴师爷

海草青

<p class="ql-block">从青藤书屋到徐渭艺术馆,从绍兴师爷馆到徐渭墓园,绍兴慢游期间对明代奇才、怪才徐渭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p> <p class="ql-block">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绍兴府山阴县人。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国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号称“500年来一徐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徐渭的一生充满坎坷与传奇:</b></p><p class="ql-block">早年经历:自幼聪慧,才华出众,但科举不顺,屡试不第。</p><p class="ql-block"> 艺术成就:他在文学、书画、戏曲等领域均有建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独特;书画方面,擅长草书和写意画,尤以花卉画闻名;戏曲创作上,代表作有《四声猿》等。</p><p class="ql-block">坎坷人生:徐渭性格狂放,曾因精神失常误杀妻子,入狱多年。晚年生活贫困,靠卖字画为生。</p><p class="ql-block">晚年与影响:尽管生活困苦,他仍坚持创作,作品对后世文人画和戏曲发展有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徐渭一生充满悲剧色彩,但其艺术成就卓越,被誉为“明代奇才”。</p> <p class="ql-block">徐渭出生地和成长地,青藤画派的诞生地。</p><p class="ql-block">徐渭的父亲徐鏓曾是四川夔州府同知(同知为<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知府的副职,正五品</b>,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退休后回到绍兴老家。徐鏓的继室苗宜人不能生育,于是纳苗宜人的婢女为妾,这个婢女就是徐渭的生母。更悲催的是,徐渭生下来刚满100天,晚年得子的父亲就亡故了。</p> <p class="ql-block">苗宜人无嗣而视徐渭为己出,几乎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徐渭身上。苗宜人积劳成疾,59岁因病去世,这一年徐渭14岁(10岁时生母被卖逐出家门)。</p> <p class="ql-block">徐渭20岁时,二哥徐潞病死了;徐渭25岁时,大哥徐淮因痴迷炼丹,误食丹药,也去世了,徐淮对徐渭并不好,令他发出过“骨肉煎逼,箕豆相燃”的悲叹。</p> <p class="ql-block"> 徐渭二十岁时,入赘阳江主簿潘克敬家,其女年方十五(二十因肺病早逝)。徐渭既得美妇,又能得到温饱……</p> <p class="ql-block">“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实堪嗟叹!” 这是王长安先生概括徐渭的人生经历时所作的一首十字歌。</p> <p class="ql-block">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p><p class="ql-block">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p><p class="ql-block">50多岁时,徐渭曾在净众寺借宿,方丈仰慕他的才华,拿出祖师遗作《墨葡萄图》,恳请他为之题诗增色。</p><p class="ql-block">徐渭看到画中葡萄串串,如同明珠累累,但它们和自己一样“无处卖”,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绝句。</p> 徐渭墓园在越国王陵附近,步行十分钟左右: 青藤书屋和徐渭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进行保护: 墓园一进门就看到“明徐文长先生墓”,该墓碑立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月。 徐渭两位兄长(徐淮、徐潞)及嫂嫂、徐渭两个儿子(徐枚、徐杜)的合葬墓。<div>徐淮、徐潞系徐渭同父异母的二位兄长,徐渭与他们年龄相差二十岁以上。<br></div><div>处士(指未做过官的人)徐枚、徐杜系徐渭的二个儿子。<br></div> 徐渭父母墓:碑身正面刻凿“题徐大夫墓”碑文。<div>该墓碑两侧各设一块石栏板和两根布望柱,基前设一<br>石质祭桌。墓顶覆圆形封土及草皮。是徐渭家族墓园中体<br>量最大的一座墓葬:</div> 墓园里的“徐渭纪念室”: 纪念室内徐渭的字画及生平介绍: 绍兴师爷馆位于徐渭故里,距青藤书屋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