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见闻】"九零后"生活启示录

上善施炜

<p class="ql-block">昵称 上善施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28688237。</p> <p class="ql-block">乙巳年春节的鞭炮尚未消停,硝烟仍在弥漫之际,正月初六立春日如期而至。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风拂面,脚步轻盈。今年我偕老伴第一次随好友吕侠夫妇来巽寮湾跨年旅居,春节期间偶遇了一位年逾九旬依然心灵手巧的耄耋老妪,于是联想起我在《江城驿站》里虽未谋面却神交已久的另几位童心未泯的老大姐,她们那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所带来的强大气场,同样给了我极大的心灵震撼。为此,我想借助美篇的交流平台,"记录美好,分享感动",说说这几位老大姐给予我的人生启迪。</p> <p class="ql-block">首先要说的李大姐在《江城驿站》里是最年长的美友,网名昵称"梦荷"。她生于1931年6月,今年已经94岁了。她在19岁时参军,20岁时响应祖国的征召,赴朝参战,成了魏巍笔下所称颂的"最可爱的人"!1964年转业后,被安置到江苏省扬州市工作,直至退休。现在入住扬州市曜阳老年公寓,喜欢唱歌跳舞拍视频做美篇,自称"老玩童"。在纪念朝鲜战争70周年时,她荣获了国家颁发的一枚纪念章,其回忆录《我的突围经历》同时获奖。</p> <p class="ql-block">这是李大姐今年元旦发的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在扬州市曜阳老年公寓举办的元旦联欢会上,放声高歌。</p> <p class="ql-block">我与李大姐有微信可私聊,每逢佳节,都会彼此互致问候。</p> <p class="ql-block">抬脚压腿,身姿矫健,浑然不知老之已至呀!</p> <p class="ql-block">去年夏天,93岁的李大姐在扬州市的公园晨练,边唱边跳《梨花颂》,自娱自乐,十分阳光!</p> <p class="ql-block">今年慕名追随吕侠来巽寮湾当候鸟过春节的老年朋友多达130余人,其中年纪最大的是吕侠的母亲,她生于1932年,今年93岁。娘家姓王,结婚后养育了5个子女,个个成才,堪称贤妻良母,于是驴友们就异口同声地尊称她为"吕妈妈"。</p> <p class="ql-block">"吕妈妈"从武汉无线电厂退休后,儿女早已分立门户,各自组建了小家庭,亲情虽在,聚少离多。尤其是老伴辞世以后,二女儿吕侠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侍奉老母的重大责任,尽人子之孝,解除了老人家的后顾之忧。看这"九零后"的母亲倚偎在"古稀之年"的女儿身边,笑得是多么开心!</p> <p class="ql-block">老人家退休后,一刻也没有让自己闲着,而是到老年大学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唱歌,打太极,抖空竹,玩游戏,做视频,买股票……哎呀!简直是忙得不亦乐乎,连我听着都有些晕了,真是亏了她的。</p> <p class="ql-block">她告诉我,数年间,因学习电脑操作,光平板小笔记本电脑就换了四五台,后来又与手机联网,不断掌握新鲜的知识,与时俱进,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请看,这就是她为自己制作的小视频,美吗?</p> <p class="ql-block">从"大寒"到"立春",周而复始,四季轮回。"吕妈妈"从壬申年走到了乙巳年,一路精彩纷呈,堪称"人瑞"!</p> <p class="ql-block">傅大姐比吕侠的母亲小一岁,从出生到求学,从参加工作到提干,一辈子都在武汉市洪山区摸爬滚打,直至55岁退休。</p> <p class="ql-block">退休没几年,就被诊断出得了直肠癌。豁达的傅大姐敢于直面病情,相信科学,尊重医生,配合治疗,从而使手术大获成功,加之愈后注重营养,劳逸结合,身体很快得以康复。此后,她便将养生的重点从"动"转向了"静",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在抖音上学习丝网花技术,并且一发而不可收。请看她制作的牡丹国花,尽显雍容华贵,十分养眼。</p> <p class="ql-block">插瓶的红梅花置于案头,能给居室平添许多喜气。</p> <p class="ql-block">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否极泰来,花开不败!</p> <p class="ql-block">熊大姐在《江城驿站》里则是格外受人尊重和爱戴的老知识分子,她生于1934年,今年91岁,也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小时候在汉口懿训女中读了6年中学,后来考上了医学院,1958年毕业后一直在郑州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成为了上帝派到人间来的白衣天使,直至2021年退休。说来也巧,我在1965年从部队复员回到地方时,正好也被安置到了武汉市21中工作,这所学校的前身就是汉口懿训女中。为此,我俩在《江城驿站》相识后,彼此就自然多了一些亲近感。这是她去年在收到邮寄来的《江城驿站》成立一周年纪念品时,高兴地在郑州的家中留影。</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熊医生过上了闲适安逸的生活,但也难免有些不习惯,太寂寞。</p> <p class="ql-block">闲来无事,她偶尔也会下得楼来,到附近的街头去走走看看。</p> <p class="ql-block">2023年,已经89岁的母亲要参加同窗70周年的大学同学聚会,63岁的女儿全程陪伴,照料起居,两代人的脸上都难掩幸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去年,60岁的小儿子刚退休,回家就搂着90岁的老母亲,仍像小时候那样,亲昵无比。两代白衣天使,母子情深。</p> <p class="ql-block">上述4位女士均出生在上世纪的30年代,十分有趣的是她们竟然是这般地秩序井然,不疾不徐,一年一个,鱼贯而出,降临到人世间。在人生的第一轮花甲期,每个人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和社会的制约,成年后(或主动或被动地)都会选择一项职业,充当社会角色,藉以谋生糊口。退休后,进入了人生的第二轮花甲期,这时生活的意义就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诗经》有云:"今者不乐,逝者其耄!……今者不乐,逝者其亡!"意思是说,现在如再不及时行乐,转眼就会老了,死了!所以,人在步入老年之后,就要学会从"谋生"变成"找乐",为自己培养一项或几项兴趣爱好,就像我所认识的这4位"九零后"大姐一样,健步而自信地迈向期颐、茶寿、双花甲……活出人生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