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山西之邂逅乔家大院

晴水盈盈

<p class="ql-block">漫游山西的第二站是乔家大院。还未到大院门口,远远就看见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当“乔家大院”四个字映入眼帘时,感觉有些恍惚因为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头攒动。数不清的游人在门厅牌匾下拍照、合影,来来往往、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穿过一段长长的路,终于来到大院的院门口。一进院门,同行的小姑娘就说乔家貌似比曹家有钱。这话好像没错,因为乔家大院和曹家大院虽然都是晋商大院但看起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当然乔家大院的门票差不多是曹家大院的两倍,贵自然有贵的道理。</p><p class="ql-block">曹家大院给人的感觉是古朴、久远、厚重,而乔家大院给人的感觉则是雄伟、壮观、富丽。乔家大院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相比之下,曹家大院就显得冷清许多。站在几乎无立锥之地的乔家大院想起曹家大院,隐约生出一种怜惜。</p><p class="ql-block">作为景点,太热闹或太冷清似乎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事。人流量大,自然各种配套设施得跟上久而久之便失了它从前的样子。游人少收入少,如果后期各种维护跟不上的话慢慢也就破落了。世间万物,好像都是有得必有失的。乔家大院鲜艳的大红灯笼,在灰色的高墙、精致木雕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艳丽。</p> <p class="ql-block">最初知道乔家大院这个地方,是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高悬的大红灯笼,仿佛每一盏都写着悲欢离合的故事。大红灯笼见证着大院的繁荣昌盛,也记录着大院的恩怨情仇。</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建筑面积4175㎡,共6个大院有20个小院 ,加起来一共有313间房屋。</p><p class="ql-block">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四周是封闭的砖墙,墙高大约有10米多。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看起来气势宏伟,威严高大。</p><p class="ql-block">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p> <p class="ql-block">乔家的院落不仅设计精巧,而且变化多姿多彩。院子的形式多样性,有四合院、穿心院、偏正套院、过庭院。屋顶的造型也各不相同,有悬山、硬山、歇山、卷棚及平顶房。门与窗的结构也多种多样,形式不同。集中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也吸取了西洋式建筑特点,可谓是中西结合。</p><p class="ql-block">大院的青砖、木雕、石雕中,雕刻最多的就是葡萄百籽。随处可见葡萄百籽图,似乎在向后人传达着乔家先人对于生命的膜拜和对于子嗣的重视。除此之外还有一青二白、岁寒三友、渔樵耕读、五子登科、出将入相、马上封侯等等雕刻,看起来都是精美绝伦、惟妙惟肖。这些既是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积淀,又是乔家主人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除了雕刻之外,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绘。这些彩绘让大院有种看起来流光溢彩的感觉,古朴中带着奢华。彩绘有人物故事,如“燕山教子”“麻姑献寿”“满床笏”“渔樵耕读”等。还有花草虫鸟,甚至是铁道、火车、车站、钟表等。工艺十分细致,虽然历经风雨依然色泽鲜艳。</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各个院落门口的匾额几乎都是金色大字,绿色底漆。各房各堂各厅的名字也很讲究。比如“碧琳”‌,意为美丽玉石,象征家人优秀可以光耀门庭,兄弟和睦可以振兴家业。“退思”‌:取自《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意为在退休或闲暇时反思自己的过错和不足。“毋不敬”‌:出自朱子《礼记》,意为天地之间有神灵,对其不可取不敬的态度。“宜静宜”,有意思的是“宜”字丢失的一点加在了“静”字上,表示乔家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更安静一点,这里的安静不仅是指大家闺秀的安静不爱说话,更多的是体现了乔家对女儿修养教育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走在乔家大院,不自觉的就会想起影视剧中关于它的那些画面。那一串串红彤彤的灯笼不仅照亮大院的每一个角落,更成为了权力、欲望与悲剧的象征。每当夜幕降临灯笼亮起,便预示着新一轮的权力争夺和情感纠葛即将上演。今日的红灯笼亮起时是否能照进过去的那些时光里呢?大院静默不语,只有数不清的游人在角角落落寻找着故事。</p><p class="ql-block">据说乔家大院是山西三大院之一,拥有四大国宝。既然走进乔家大院,那必然迫不及待的要去看看那些宝贝了:</p><p class="ql-block">九龙屏风为清代花梨木,镶嵌九条岫玉祥龙,此外还雕有72条小龙盘旋其间或盘曲回绕搏云戏珠,或昂首奋身吞云吐雾,或蓦然回首游搏祥云。八十一条龙形体各异,密疏相间,相互呼应,雕龙活灵活现,气势磅礴。工艺精湛,雍容大气,充满生机。</p><p class="ql-block">犀牛望月镜,被乔家大院尊奉为生财镇宅之宝。由三部分组成的,上面呈圆形代表月亮,中间祥云,底座是一只犀牛。“犀牛望月”是民间口承故事,相传犀牛是一名天将,因犯天规被逐下凡,变为犀牛。在凡间饱受艰辛,因而常常思念天宫生活,于是一到夜间便仰望月宫,希冀再回天界。民间取“犀”之谐音“喜”,有喜从天降。</p><p class="ql-block">九龙灯,据说是昔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与太后以解燃眉之急。后慈禧太后为感谢其忠诚而赏赐了两盏九龙灯。</p><p class="ql-block">乔家有一块价值很高的匾“丹枫阁”。丹枫阁为清初山西祁县戴廷栻建造的一座楼阁,此匾为我国明末清初的书法家、诗人、画家、医学家、思想家,被称为清初“六大宗师”之一的傅山为其题写。丹枫阁曾是反清复明志士的活动场所。丹:朱红色;枫:红叶,又戴廷栻字“枫仲”。明朝皇姓“朱”也有红色的意思,取“丹枫”之名,寄托反清复明之意。</p><p class="ql-block">最有意思是当属万人球了,那是一个挂在天花板上的水银玻璃球。据说是乔家从美国进购来,屋中人的影像会按一定比例反射到球面上。好似现在的监视探头,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在房间转一圈,真的都可在球面上得以看见。真可谓是360°无死角,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走进乔家大院,不得不念的一个人便是乔致庸了。因当年追剧《乔家大院》,对“亮”便有了些许了解。乔致庸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不巧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主持“在中堂”家业。乔致庸可以说是命最硬的人,六房夫人及众多子女先后离他而去。</p><p class="ql-block">在乔致庸手中,乔家的事业比起乃祖乃父时候有了极大拓展。之后乔致庸急流勇退将商务权委任长孙乔映霞自己则休闲家居闭门课子。乔致庸出巨资助赈,因赈灾义举,受到朝廷“举悌弟加五级”,并赏戴花翎的嘉奖。乔致庸为实现自己青年时“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之宏愿,以“维护信誉,不弄虚伪”的儒术为商业经营主导思想。</p><p class="ql-block">乔家的祖业包头商号获利倍增,于“复盛公”之外又增设“复盛全”、“复盛西”等多处,左右着包头整个市场。在北方数省大商埠和南方水陆码头开设“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复”字号商业金融集团成为了资力最雄厚,连号最多声势最大的一个商业组织渗透在各行各业里,经营范围十分广泛。</p><p class="ql-block">乔家还有六条非常严格的家规:不准吸毒、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酗酒。这些家规不仅适用于乔家的子孙,也适用于家里的仆人。可以说,乔家在治家方面非常严格,这也是他们能够长久兴盛的原因之一。古人言“富不过三代”,而乔家则昌盛九代。</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一座沉睡在时光里的古老院落。它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故事。有过辉煌也有过落寞,承载着乔家数不尽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领略到晋商文化的辉煌与和晋商的智慧。</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用一砖一瓦一木默默地讲述着一个家族的传奇故事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岁月流转,大院依旧。古韵悠悠,通往过去的时光里也通往百年风雨路上。</p><p class="ql-block">走出大院,夕阳西下大院渐行渐远。忽然想起乔家大院的一句台词:“若身在泥潭,心也在泥潭,则满眼望去均是泥潭;若身在泥潭,而心系鲲鹏,则能见九万里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