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尤葵通临天柱山《东堪石室铭》及云峰山之《观海童诗》。六尺整四张。乙巳新正立春之日也。

心远居士 林尤葵

<p class="ql-block">此刻石位于天柱山主峰东端天然石室的北壁上,高150 厘米,宽120 厘米,正书10 行,凡115 字。是郑道昭主持刊造于天柱山上的另一重要刻石。因地势险要,人迹罕至,故保存完好,一字未损。</p><p class="ql-block">‍《东堪石室铭》是郑道昭所作四言诗。此刻石得天真烂漫之境界,章法布局出乎天然,如祥云在空,随意卷舒。用笔清癯瘦硬,婉转流畅,方圆并用,遒丽多姿。结字大小错落,疏密随形,相互揖让,浑然一体。笔者以为,就艺术水平而言,云峰刻石中此刻当推为最好第一。</p><p class="ql-block">‍郑道昭《东堪石室铭》释文:天柱山上东堪石室铭魏秘书监司州大中正平东将军光州刺史荥阳郑道昭作其辞曰:孤峰秀峙,高冠霄星。实曰天柱,镇带莱城。悬崖万仞,峻极霞亭。接日开月,丽景流精。朝晖岩室,夕曜松清。九仙仪彩,余用栖形。龙游凤集,斯处斯宁。渊绵言想,照烛空溟。道畅时乘,业光幽明。云门烟石,登之长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小字临</p> <p class="ql-block">大字临,约18面米见方。</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观海童诗</p> <p class="ql-block">《观海童诗》是五言古体诗一首,为郑道昭率僚属悠游于山林之间纪游之作。观海童诗刻石呈不规则的三角状,高2.2、宽3.5、厚1.8米。石刻面经过加工,字高12厘米,计13行,每行8字,共104字。此刻无纪年,清陆增祥据郑道昭云峰山诸刻石题纪断为北魏永平四年。刻石首行镌为标题十四字,略比正文字小。</p> <p class="ql-block">山游悦遥赏,观沧眺白沙。洪波汎仙鹄,灵童飞玉车。金轩接日綵,紫盖通月华。腾龙蔼星水,翻凤暎烟家。往来风云道,出入朱明霞。雾帐芳宵起,蓬台(插)汉邪。流精丽旻部,低翠曜天葩。此瞩宁独好,斯见理如麻。秦皇非徒驾,汉武岂空嗟。</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观海童诗》</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云峰山九仙题名及小品</p> <p class="ql-block">林尤葵 琼台师范学院教授、书法系学科带头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政协委員、文史委员。</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水利书协副主席、中央开明画院常务理事、海南民进开明书画院院长、海南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p><p class="ql-block">书法作品入展首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八届“群星奖”优秀奖、中国书法名家工程千人千作展、首届全国“翁同和书法奖”提名奖等。获首届“南海文艺奖”书法最高奖、获《书法》杂志首届“中国青年书坛百强”称号、“全国百名书法名家展”。作品被 “杜甫草堂”等多处名胜古迹所刻石、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论文十多篇在《中国书法》、《书法导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所著巜祝嘉传》7万多字连载于巜书法报.书画天地》、所著巜学书札記》3万多字连载于巜中國书画报》。</p><p class="ql-block">著有《寄身于翰墨 见意于篇籍—从海南走出的现代书法大师祝嘉》20万字、《林尤葵书法作品集》、《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的艺术家——林尤葵》。2012年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追寻汉晋—林尤葵书法艺术展”、2019年在海口楚云轩举办“与古为徒一一林尤葵书法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