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游记 ( 唐代木构建筑专篇)

港湾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又是一个万家灯火、鞭炮声声的春节,身处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接的芮城的我们,借假日期间,再次踏上周边旅游的行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先是再次观赏了河南省三门峡景区翩翩起舞的成群结队的、每年冬季都要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蒙古国等地飞来的天鹅,又去灵宝市感受了曾经是刀光剑影、万马奔腾的“函谷关”,最后,把旅行的重点放在去探寻留存至今的只剩下“三间半“的均位于山西省境内的唐朝木构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国仅存的完整的三座唐朝木构建筑分别是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大殿及位于山西省芮城县的广仁王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位于家门口的芮城广仁王庙在鸟语花香的春天来过一次,参观的人并不多,当时,院内只有我们一家人,也不售票。虽然是慕名前往的人不多,然而,它还是值得再次参观的古建筑 ,先说一下,庙宇新建的辅助区域部分:斗拱庭及运城临汾两地的古建筑走廊,详细介绍了唐朝建筑的特点,对了解唐朝建筑是很有必要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广仁王庙建于唐大和五年(831年),是唐代木构中唯一的道教建筑。广仁王庙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结构简洁。尽管历经重修和环境整治,其古朴之美依然不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虽然是春节,参观的人还是寥寥可数,大概都去县城的著名的永乐宫了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初六,天气降温,去五台县的热情却没有减弱,仍然是起了个大早,准备好行囊,欣然前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首先去了南禅寺,此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然而,却因远离纷扰,保存完整,美中不足的是,听说,90年代有三尊雕像被盗,至今下落不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此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南禅寺虽然规模不大,但大殿屋顶平缓,单檐歇山顶如鸟翼般轻盈,面阔进深三间,显得大气磅礴。殿内十七尊唐代彩塑更是历史的见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历经千年的“南禅寺”就是一座,如今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仍有百十余座,砖石建筑在其中占绝大多数。</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参观完南禅寺已到中午 ,简单吃饭后,继续前行,来到了佛光寺。佛光寺是这三个寺庙中最大的一座寺,也是最有故事和有特点的一座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它并不位于五台山上,而是隐藏在五台县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这座寺庙始建于北魏,唐代(857年)进行了重建。现存的大殿是唐代建筑,而文殊殿则是金代的杰作,其余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踩在由石头平铺的路面上,可以感受到远古的厚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整个寺 院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 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文殊殿七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从文殊殿出来,拾级而上,到了最高处的唐代建筑、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大殿内的每一尊彩塑的面部表情都刻画得细致入微,佛的慈悲、菩萨的温婉、金刚的勇猛,皆通过那灵动的眼神、微妙的嘴角弧度以及细腻的肌肤纹理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服饰线条流畅自然,衣袂飘飘,仿佛能够随风舞动,让人不禁联想到唐代绘画中那灵动飞扬的笔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大殿内唐宋壁画引人注目,虽然历经岁月洗礼,但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关于佛光寺的建造年代,梁思成先生在《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一文中有着精彩的描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 我们在大殿工作的第三天,我的妻子觉察到在一根梁底上有非常模糊的毛笔字迹象。这个发现使我们大家极为兴奋,没有比将建筑的年代实际写在其梁下或刻在旁边的石头上,更令我们高兴的。这里是我们第一次发现的极好的唐代建筑,但是我将如何报告其年代呢?唐朝从公元618年延续到906年。现在这块带有模糊字迹的木材,不久将给我极为渴望的答案。为了清洗木梁和研究近在手边的题词,当我们正忙于在有价值的塑像之间搭脚手架时,我的妻子直接投入了工作。她仰起头,努力从梁下不同的角度,用热切的目光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这种紧张的努力以后,她已经能够读出许多带有冗长唐代官衔的、不清楚的人名。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大梁最右边的部分清晰的文字,即“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佛殿是由一位妇女捐献的!而我们这个年轻建筑师,一位妇女,却是第一个发现这座中国最难得古庙的佛殿捐献者也曾是一位妇女,这似乎未必是巧合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以上是关于寺庙里的近期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言归正传,民国时期,因为当时有日本学者断言说中国已经没有唐代建筑了,要看唐代建筑就要去日本的奈良与京都。当时林徽因与梁思成从一幅敦煌壁画中发现了一座唐代的大佛光寺就处于山西的五台县,于是他们来到山西五台山,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佛光寺,惊奇的发现佛光寺内的一座砖塔与敦煌壁画上的一模一样,又在大殿木梁上找到唐代墨迹,与殿外的唐代石经幢相互印证,终于证实佛光寺东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佛光寺东大殿称为中国第一国宝。东大殿的木结构是第一绝,展现了唐代建筑的高超技艺,被誉为建筑史上的瑰宝。第二绝是绘画艺术,包括建筑彩画和壁画,每一幅画都由设计师精心规划,充满了艺术美感。第三绝是彩塑艺术,佛坛上有35尊佛像,明代罗汉像现存297尊,共计332尊,每一尊都存留着历史的信息。第四绝是墨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漫步在佛光寺,脚下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曾经僧人们的脚步穿梭;眼前的祖师塔,古朴而宁静,作为北魏遗物,它是这座古刹最初的见证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不仅是参观了一座座艺术的殿堂。更是在它们的怀抱里,时间仿佛凝固,感受着来自历史深处的宁静与力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