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行10—游走在塔克拉玛干边缘

郝向阳•和风细雨

<p class="ql-block"> 从帕米尔高原回到喀什,在此休整一晚。第二天早餐中,我们几个商定,继续按照事先所做旅行攻略,从喀什出发,沿G3012土河高速即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紧贴昆仑山北麓一直绕到若羌,然后从若羌穿越罗布泊到哈密后原路返回内蒙。全程约4000多公里,预计60个小时;其中;第一程从喀什到和田,全程500公里约6小时左右;第二程从和田到若羌,全程850公里约9小时;第三程从若羌到鄯善,全程900公里约10个小时。至此,我们的南疆行就可以完美收官。</p><p class="ql-block"> 秋天的喀什,早晚气候还是比较宜人,加之晚上都休息到位,大家的精神状态都不错。早餐过后,我们离开酒店时,特地准备了大量的水和食物以备路途之用。临行前,我有个疑虑一直在心里犯嘀咕,就是绕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会不会有风险?遇到难题如何自救?特别是单台车进入沙漠遇到危险将如何处置?带着这些问题和疑虑我们踏上回家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离开喀什,很快就上了G3012吐和高速。从上了高速的那一刻,所有的疑虑顷刻间烟消云散。吐和高速上下6车道,全封闭、全立交,道路笔直宽阔,个别路段中间隔离带就有几十米宽,丝毫不差京新高速。行驶在这样的高速上,给人以轻松的驾驭感和舒适度。路途中,我们的右侧昆仑雪山依稀可辨;左侧到处都是绿树成荫,瓜果飘香。道路两端棉花、玉米等农作物长势喜人。我都怀疑这哪里是我印象中沙尘滚滚的南疆,这明明是现实版的东北大粮仓。白杨树一排排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微风扫过,那些急着报秋的金色落叶,旋转着飘落在地。每当汽车急速驶过,它们各个精神抖擞,尾随着汽车尾流,相互追逐,互相嬉戏,总想把南疆最生动的秋景画面呈现了出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南疆的沙漠之城,莎车、叶城、皮山等在车窗外一晃而过,渐渐的离我们远去。</p> <p class="ql-block">  说起莎车,大概大部分人只知道这里是“巴旦木”的故乡。但它的历史也是与西域文化密不可分。 莎车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著名的莎车王府。清乾隆24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莎车设立了办事大臣和参赞大臣,莎车直隶州提升为莎车府。钦差大臣左宗棠到喀什后,在莎车王府原有的基础上重新翻修,才有了现在的规模。莎车王府是新疆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之一,它有着3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我在游记《游戏盘龙》中写到,塔莎古道就是以帕米尔高原塔县为起点,莎车县为终点,穿越昆仑山高山峡谷的一条古商道。唐朝玄奘法师天竺取经回朝,途经千辛万苦,翻越喀喇昆仑雪山,趟过塔什库尔干河,沿着塔莎古道至莎车并在此讲经传教。玄奘法师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就描述:东下葱岭东冈,登危岭越洞谷;溪径险阻风雪相继,行八百余里出葱岭至乌铩国。葱岭就是帕米尔,乌铩国就是今天的莎车。如今,塔莎古道成为自驾探险爱好者的“天堂”。遗憾的是,因时间有限,我们只能与它擦肩而过,希望在将来继续在书本中了解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路途中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每一位旅行者心目中美好的愿望,希望它都能在旅途中实现。但有时愿望也会与尴尬或者遗憾并行。如前所述,我们走吐和高速,车少路宽又畅顺,每一个人都希望一路如愿。然而,兴奋之余忽略了导航查询加油点提示,在离和田120多公里加油时才知道,这个加油站以及后面连续两个加油站全部关闭。我们的油表显示也就能跑130公里左右。遇到这样的尴尬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无奈中我们只能关掉空调、匀速前进。好不容易“蜗爬”进入和田收费站,油量和可行驶里程,电脑已经不显示了,海兄弟开玩笑的说,把行车电脑也“吓死”了。好在进入市区,找到第二家中石油才有95号汽油。真是有惊无险。</p> <p class="ql-block">  和田,中国有名的“玉石之乡”和“红枣之乡”。在国内,只要说起和田那可是家喻户晓。 </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和田干果批发市场,其市场规模丝毫不差内地的农批市场。这里,根据功能区又划分若干个区域。我们专程来到做红枣批发的其中的一个铺位,店主是一位三十岁出头的维族小伙,人即憨厚又实在,但普通话交流有一定的困难,是以公斤论价还是以市斤论价,越“论”越糊涂。好在市场管理服务人员服务到位,专门过来做翻译,填写快递清单,才化解了尴尬。离开的时候,他又把我们没有买的好多品种给我们各自拿点样品,如果好吃,大家可以微信联系直接邮寄。</p><p class="ql-block"> 来和田,能去一趟中国和田“玉都城”也就不虚此行。 说起和田玉,它也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和田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和田地区产出的玉石(包括山料)以及以和田“籽料”为代表的玉石。在玉石界,和田玉奠定了它高不可攀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和田玉都城?是不是也有谐音“赌”的成分?我们抱着这样的疑问,来到中国和田玉交易中心。 硕大的交易中心建设的有规模、有档次,又大气。从正门进入,它分为室外和室内交易市场。室内的大都是以品牌和专卖店形式交易,店铺装修考究,陈列的玉石,有的是和田玉籽料,有的是雕刻精细的工艺品,一看就是高端上档次,当然,价格也不菲。室外地摊式的,摊位不计其数,所到之处人头攒动,阿达西之间吆喝声、砍价声此起彼伏。我们身处“玉石堆”里,真是大开眼界。看到如此庞大的和田玉籽料交易市场,你应该坚定的相信而且也丝毫不怀疑,这是“中国最昂贵、最值钱、最不起眼的地摊”! 海兄弟在一个摊位前捏起一块和田玉说;“拿起来揣一揣,回去也能吹个牛,这可是揣过和田玉的手啊”。</p> <p class="ql-block">  说起和田玉,笼统的讲,它有和田玉山料和和田玉籽料。特别是和田玉籽料的形成是一个特别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石头在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几十万年间季节性洪水的冲击下,石头在河床里的不停翻滚,石头之间相互碰撞,摩擦,在这个过程中,硬度差的和玉化差的棱角被碰撞掉,形成鹅卵石的时候,才有可能生成玉石籽料的精华。那也是百万块石堆里选“玉”啊 ! 面对价格不菲的“玉石”,那不是每一位游客都能消费的起的。家人也开玩笑的一个劲的提醒我;冷静、一定要冷静!结果,她在“冷静”中买了一个小小的“纪念品”。就算作旅游纪念吧。</p><p class="ql-block"> 当地政府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已经禁止在城区附近的河道里挖玉。然而,对于外地游客也许不知道相关的规定,在出城的位置时常有人去捡玉。河道两边的石头多得望不到头,真让你开眼界。殊不知,我脚下的这些石头,连他自己都不知被翻了多少遍。唯有一块它可能记得,那就是我把它搬回遥远的深圳,准备做腌制泡菜用的“合田压菜石”。</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天气灰蒙蒙的,像是刮沙尘暴的前兆。即使希尔顿欢朋这样的高端酒店,也挡不住细小的沙尘从窗缝“挤”进来,赖在窗台上,难道也想住住五星级酒店?清扫卫生的阿姨说,在和田,昨天那样的好天气实属罕见,今天这样的天气才是常态。</p><p class="ql-block"> 我们吃过早点匆匆上路,毕竟还有800多公里到若羌,路程需要我们一点一点的赶。从和田到若羌,心情和路况与前一天完全不一样,西和高速道路两旁除了戈壁就是荒漠,真是人迹罕至。一起随行的昆仑山脉也慢慢的跟“丢”而看不到踪影了。两侧的流动沙丘尽管有防沙草格固沙,但遇到“沙尘暴”它也束手无策。走着走着,沙尘越来越大,随之伴随着不停的雨水,雨中带沙,沙中带泥,我活了几十年,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恶劣景象”。前挡风雨刷忙个不停,一刷刷雨、一刷刷泥,把二只瘦小的雨刷棍真是累的够呛。道路两旁一片接一片的胡杨林,对泥雨似乎见怪不怪,再说人家啥没有见过,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这点泥雨不值得一提。</p><p class="ql-block"> 随着车速的放缓,预计到达时间一再推后。为了避免无油的尴尬,我们在服务区再次加满油箱。老乡们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是这个道理。然而,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名模---沙狐,就没有那么幸运。它遇到这样的天气,手中一点余粮也没有准备,只能迈着诱人狐步,风度翩翩的走过,拦在车头前“讨口饭吃”。一代名模,咋混成这样了?扔给一块馕饼,沙狐嗅一嗅,哦,熟悉的味道,叼着馕饼头也不回,扬长而去,消失在泥雨的暮色中。</p> <p class="ql-block">  沙尘继续,雨渐渐停歇。强劲的沙尘暴将流沙直接吹上高速,堆积在道路中央,增加了行车的危险,公路养护工人开着铲沙车到堆积点开始作业。后面我们担心和预料中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流沙翻越高速情况越来越严重,交警强行交通管制,车辆全部下高速,走315国道。好在高速驶离点距离若羌只有100公里,我们只能以限速60公里/小时爬行。后来,我慢慢琢磨,为什么315国道没有被流沙占道?是因为国道的路面没有阻拦物,风直接把砂砾带出。而高速公路本身路基高,风又大,加之隔离带、护栏等阻拦物形成天然的避风点,导致大量流沙在翻越高速公路时遇到这些避风点失去动力而滞留堆积。我这是瞎分析,不知道对否?</p><p class="ql-block"> 晚上9点多进入若羌县,给我第一感觉就是气派。宽阔的迎宾大道足有上下八车道,道路二侧华灯璀璨,灯火通明,把长达20多公里的迎宾大道装扮的富丽堂皇。进入县城,第二感觉就在宽展。街路宽展、民居宽展,在若羌最不缺的就是地皮。全县20多万平方公里,二个浙江省大,是全国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它隶属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人口只有8万,又是人口密度最低的县。听宾馆服务员讲,冬天县城常住的人更少,这里物价高,相应生活成本也高,因为所有生活必须品基本全靠外地输入。我们也私下打听了一下,居民的工资收入也不低,凡是本地学生在外地上大学,毕业愿意回来若羌,都可以找到一份心爱的工作。在这样偏远的沙漠县城,人才的本地化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若羌虽然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南边缘,北接塔里木盆地,南邻阿尔金山、昆仑山,地理位置偏远,但其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称作“婼羌”。作为古“丝绸之路”第二通道,其境内楼兰古城遗址、米兰古城遗址在中国考古挖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提供了大量的佐证。</p><p class="ql-block"> 若羌楼兰博物馆与若羌国宾馆仅有一街之隔,来若羌,参观楼兰博物馆对了解若羌历史,以及楼兰古城、米兰古城、罗布泊南古城遗址、小河墓地等提供一手的资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是楼兰女尸等8具干尸,他们经过千年等待,重见天日,皮肤尚在,所着锦缎、皮靴依然完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反映了古楼兰、米兰在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过程中,依托“丝绸之路”,成为盛极一时的理想国。</p><p class="ql-block"> 南疆行,将要告一段落了。我们此后将从若羌穿过塔里木盆地至鄯善,再从鄯善出新疆入甘肃进内蒙,终点小城东胜。</p><p class="ql-block"> 回想二十多天一万多公里的行程,走过的、看到的、想到的、摸到的,就是一次知识的“温故而知新”。在写旅游日志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成为游记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从几千张所拍照片中,筛选出南疆最美的景色,这些照片在我沉下心来的时候,帮助我复盘南疆行每一天精彩的瞬间,给我提供了写作的信息源。</p><p class="ql-block"> 总之,南疆行又让我多了一次再学习的机会,真是受益匪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再学习和再体会的过程。我们通过书本读到西域壮丽的江山和醇厚善良的人文。但文化的深层次的内涵,又常常散落在重峦叠嶂的大地上,你只有双脚站在这片土地上,波澜壮阔的气势才能涌入你的胸怀。</p><p class="ql-block"> 今后,只要有时间,我还是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人生世界的风景,不是只停留在柴米油盐的厨房里,其实,人生世界的风景,更多的在路上。这通往风景的路灯,如果没有人为你点亮,你也要想着法子自己去点亮。(完) </p><p class="ql-block"> 2024.9 于新疆若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