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掠影

王世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西大同市,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美誉,有“北方锁钥”之称。北魏、辽金、明清三大时期,市城、边塞、佛教三大文化均在此呈现,是一个浓缩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都,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云州,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公元前300年,趙武灵王时期,始建城池。公元398年北魏王朝从盛乐城(今内蒙呼市)迁都平城,筑城廓,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直到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作为北魏首都近百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907年,契丹人建立辽国,设云州为西京大同府,成为辽五京之一,扩建城垣,大修佛寺,为历史上佛教最兴盛的王朝之一,一度取代中原,大同成为当时东亚佛教文化的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元帝国建立后,大同成为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重镇,使大同成为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历朝建城基础上,又对大同进行了增筑,修建了高大雄伟、坚固险峻、防御齐备的城墙、城楼,使之成为“北方锁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8年,大同市实施了文化复兴和古城保护工程,修复了古城墙、民居和传统街巷,再现了“北魏帝都、明清重镇”的古风古韵。游人至此,无不称赞修旧如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幕降临,古城換上了另一番美丽景象。城墙被灯光装点的金碧辉煌,巍峨的城楼、挺拔的古塔流光溢彩,尽显古城独特的魅力,此时此刻,古城仿佛又回到了繁华的京都时期,充滿着生机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华严寺,位于平城区大寺坡街459号,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是我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寺院总占地6.6万平方米,其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为辽金建筑,余为清代重建。整体建筑古朴大气,装饰华丽富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华严寺作为大同的重要文化地标,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人们在这里感受着历史的厚重,领略着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探寻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就像一部生动的史书,每一砖瓦,每尊塑像,每幅壁画,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魏都古韵梦魂牵,城阙巍峨岁月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楼角飞檐凌浩宇,雉墙映日护山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华严梵唱千秋绕,云冈佛光万古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且看今朝新貌焕,复兴文化谱宏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