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钵疗愈在康复中的运用及影响

颂美康疗瑜伽

<p class="ql-block">  颂钵疗愈本质上属于振动疗法,利用颂钵的振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的身体,使人体局部或全身发生变化,从而对疾病产生一定治疗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研究证实,采用谐振频率的振动疗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人体肌肉的兴奋性, 使振动刺激与肌肉的固有频率达到谐振状态, 提升肌肉收缩效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颂钵疗愈作为物理振动疗法,由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目前在康复领域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用机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研究表明,振动是改善神经肌肉性能的重要机制,振动可以致使局部肌肉温度的升高、血液循环流速的增加、激素分泌量的增加、肌肉细胞体积的改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神经因素是导致肌肉力量增加的原因, 其对力量的调节主要体现在冲动频率、神经协调、抑制水平和反射的调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颂钵疗愈中颂钵的振动可引起肌肉长度的快速变化, 通过振动刺激肌梭、腱梭等感受器, 诱发受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的牵张反射以增强其神经肌肉的功能, 并通过激活拮抗肌的抑制神经元, 使拮抗肌的兴奋受到抑制, 从而增强肢体活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复治疗中的应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肢体功能康复</p><p class="ql-block">A.颂钵疗愈的个案中,将振动频率为150 Hz的颂钵用于作用于乳腺癌术后上肢后遗症患者的胸小肌和肱二头肌, 这一疗法对乳房切除术后改善上肢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将频率为80 Hz的颂钵用于改善卒中后上肢痉挛及功能障碍, 进行20次(1 h/次, 每周5次, 持续4周) , 结果显示可以持续减少上肢痉挛状态, 提高上肢运动功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应用频率为130 Hz的颂钵,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进行疗愈。由上臂至前臂、腕关节及手, 再沿反方向重复敲钵振动, 重复4次, 约20 min (5次/周, 共3周) , 结果表明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减轻手的肿胀、疼痛症状, 促进手及腕部功能恢复, 还可以扩大肱骨外展及外旋活动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个案均采用局部颂钵疗法治疗上肢功能障碍, 并表明颂钵疗愈可以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缓解痉挛、增强肌肉力量。在个案操作中, 100 Hz以下的颂钵疗效更为显著。</p> <p class="ql-block">2、心肺功能康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振动频率80Hz以下的颂钵,全身作用于疲劳运动后的健康人体, 用心电图观察心脏反应, 结果显示全身颂钵疗愈在剧烈运动后早期恢复期间可以降低心率,这说明颂钵的振动可能降低心血管高风险人群剧烈运动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颂钵疗愈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康复手段, 可提高心肺功能不全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p> <p class="ql-block">3、骨质系统康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颂钵疗愈针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增加可以起到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颂钵疗愈运用在老年骨质疏松个案身上时,发现应用振动频率70~100Hz的颂钵、全身振动并有效结合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能够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绝经后女性采用频率80Hz的全身治疗 (60min/次、3次/周, 共8周) , 结果发现可显著提高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改善骨痛、增加肌力、改善平衡能力、以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65~85岁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频率70~100 Hz, (60 min/次, 1次/d, 4次/周, 连续治疗2个月) , 结果发现全身振动疗法可提高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 并可缓解疼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个案疗愈涉及不同频率的颂钵、振动方式、疗愈时间、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性别的案主,结果说明颂钵疗愈在增加个案骨密度的同时可缓解骨痛, 增加肌肉力量, 降低骨折的发生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影响因素</b></p><p class="ql-block">颂钵的振动作用于人体时, 颂钵频率参数的选择存在一定的范围。对于人体来说, 每个部位都有其固有频率, 人体肌肉软组织的固有频率根据激活程度的不同也有所差异。</p><p class="ql-block">通常肌肉组织完全激活时的固有频率远高于完全放松的状态。</p><p class="ql-block">在身患疾病的状态下, 相同或不同病种的康复应用频率也不同, 大量的疗愈个案证实了低频颂钵的振动能够对偏瘫上肢及手部的运动控制起作用;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后患者的最佳振动频率为60~120Hz。</p><p class="ql-block">因此, 应用颂钵疗愈作用于治疗部位时应参考每个部位的固有频率以及疾病状态的差异, 从而确定疗愈时所需的最佳频率的颂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于谐振</b></p><p class="ql-block">谐振属于一类特殊的振动形式, 是共振现象在人体上的一种良性表现形式, 是指在应用颂钵的振动作用于治疗部位时的最佳振动频率, 被定义为能够最大程度激活肌肉活动的振动频率, 它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对神经肌肉性能产生最大的影响 。</p><p class="ql-block">谐振反映了人体神经肌肉系统与外在刺激之间的和谐性。谐振也是自然界必然存在的现象, 谐振状态下的运动是能量应用效率最高的运动状态。</p><p class="ql-block">根据生物谐振规律, 适宜的外部机械振动作用于人体能够最大程度地激活神经肌肉系统, 使病理状态下的神经肌肉恢复至正常状态。</p><p class="ql-block">谐振目前多应用于运动康复的研究, 通过对健康采用了不同部位、不同频率的振动治疗, 发现不同条件下, 小腿局部振动刺激均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 其中引起小腿肌群放电量最大的振动频率集中在30~50 Hz, 说明这个范围可能是激活正常人体神经肌肉最佳的频率范围, 即谐振刺激频率范围。</p><p class="ql-block">在一项早期全身振动治疗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神经肌肉功能和姿势控制的影响的临床研究中, 对振动频率30、35、40、45、50 Hz, 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35 Hz是最佳振动频率, 对术后1个月患者进行早期干预, 能够促进膝关节屈肌肌力的恢复, 其可能是由于最佳振动频率能够最大程度地刺激牵张反射途径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p><p class="ql-block">在生物谐振影响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生理研究中应用20、30、40、50、60 Hz的振动频率研究脊髓运动神经元存在的谐振频率, 发现该频率在30 Hz左右, 并将该频率应用于脊髓损伤及脑卒中患者, 结果显示利用谐振频率, 能提高正常人体或肌力低下患者的下肢训练效果, 促进肌力的提高。</p><p class="ql-block">有效利用生物谐振规律, 根据身体固有谐振制定出颂钵疗愈方案,可最大程度激活肌肉, 改善和提高人体运动功能障碍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疗愈师的职责</b></p><p class="ql-block">颂钵疗愈应用于康复治疗时, 所选用的颂钵均不相同, 这与个案的疾病、年龄、性别以及选用的疗愈方式、疗愈部位等因素有关,即使疾病和作用部位相同, 选用的颂钵依然不同。</p><p class="ql-block">作为颂钵疗愈师,我们需要非常注意颂钵的挑选,利用生物谐振规律, 根据不同个案的身体固有谐振,制定出不同的颂钵疗愈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个案激活肌肉,改善和提高个案的运动功能障碍,并认真严肃地收集资料加以总结,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愈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