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小记

绾绾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过年了,想起了小时候的年。记忆里生产队每年都要杀年猪分猪肉。杀年猪场面太过血腥,家里人不让我们女娃去看,我和妹妹总是趁大人们不留神偷跑了去,可惜去时只看到猪己躺在开水锅里被刮的通体雪白四爪朝天,猪尿泡被队长儿子挑在竿上,惹火着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们抢着闹着,我和妹妹不敢近前,只是远远的瞧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大年初一是请家堂祭祖,邻里之间相互拜家堂给长辈们磕头。初二家里就开始来亲戚了,在我们家女娃是不允许上桌的,但哥哥可以上主桌陪客。母亲通常都在厨房做菜,爹陪着奶奶和客人喝茶叙旧唠家常。等母亲做好一桌候客的菜,客人落座开席了,我们女娃才搬个小板凳,跟着母亲去厨房小饭桌吃饭。一样也吃得香香的。酒足饭饱,体己话说完了,客人起身辞别,送客至大门口,临了亲戚总会对我们这些孩子们说:“走,我领你们去我家玩”我总是当真的点头,巴不得就跟了去。每到这刻母亲总是及时搂住我们笑着回应亲戚:“过几天去,过几天看婶子时就领她们去〞!在我们家女娃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存在,更别说是串门子走亲戚了。每次年过完了亲戚走完了也不见得领我们谁去过一次。所以每次我们总是好大的失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个看奶奶的亲戚,既幽默又和善,给我们讲了很多没听过的故事,缠着他讲了一个又一个,临走这个大叔比别的亲戚又多说了几遍领我们去他家玩之类的话,我便拉着他的衣角再也不想松开了,娘和爹尴笑着好孩歹孩的哄也没把我拦下,最终奶奶发了话说去吧,过两天回门看亲戚时再把我领回来。终是遂了我的愿。坐在亲戚的大鿄自行车前面就去了。亲戚家在农村,但家风纯朴和睦,主家婶婶更是厚道开明,婶婶家的女娃和男娃可以一个桌吃饭,女娃和男娃可以一起撒Y子狂奔放炮仗,我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兴奋的跑着跳着闹着开心的睡觉都笑出了声。以至于三天后爹来接我时更是没了以往的乖顺,撒泼打赖的不肯走,婶婶家的娃儿们也哭的稀里哗啦。时至今日在亲戚家小住的这几天仍是我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亲戚家的叔叔婶婶最可亲,小姐姐最可爱,小哥哥最调皮,放的炮仗也响,婶婶做的饭最好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如今,当年的小丫头己是鬓角泛白的中年妇,也如母亲般操持着一家人的年。都说年味淡了,小城的年味却是安逸而又浓郁的。路上车水马龙,道路的两侧都挂上了喜庆的大红灯笼。街道上添了好多外地牌照的车,大抵是在外的游子们归家过年的。市中心公园里的亭台楼阁均用彩灯点缀的宛如天上宫阙。一路之隔市政大楼肃穆而又庄严。相隔的公园路是小城最美的街道,也是逛公园必经之路,今年更是被重装的流光溢彩。一色儿新挂的花灯,两旁的法桐树上挂满五颜六色的电子灯带明灭闪闪,亮如繁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政府墙内是民政,墙外是民生,节日期间政府人性化管理,允许商贩们在政府楼前占道经营。市政楼外的广场上各色大型花灯秀熠熠生辉,各色美味小吃摊以及大小孩游玩的各种把戏。迎来送往的小商小贩,热气腾腾的排档,各色应季的小吃,呼隆隆的轨道小火车拉着娃儿们依依呀呀的欢唱着动听的儿歌,远处跳着广场舞的队伍依旧庞大。。。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抵如此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年在继续,生活也在继续。与幼时贫脊的年不同,现在的年富足而又安逸。当看到电视上前方战士们为安度春节而坚守哨岗,才有了后方百姓的安居乐业。爱祖国的强盛!爱小城的繁荣,爱生活的安逸。相比战乱国家残垣断壁,流离失所,是多么幸运生在中国!我爱我的祖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