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安徽桐城当年一个姓吴的想建房,占了旁边姓张的人家三尺地,姓张的就给在京城的一个亲戚写信,让他跟当地官老爷说一下,教训教训姓吴的一家,结果这个亲戚反而给家里的人回了一封信,信上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世间不见秦始皇”,于是大家各让三尺,形成了现在的六尺巷。</p> <p class="ql-block">这个姓张的亲戚为啥那么牛,他一封信就能让两家都礼让三分?他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曾做过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宣传部部长和建设部部长,是妥妥的正国级。</p> <p class="ql-block">一个正国级家里面被人欺负了,不仅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维权,反而要求家人主动退让,这种精神才能换来“六尺巷”。</p> <p class="ql-block">总书记看六尺巷,除了希望大家邻里和睦以外,相信更希望如果公职人员跟普通群众发生纠纷,应该学张英一样能够礼让三分,而不是以权压人,“有能力作恶而不为恶者视为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督促领导干部队伍从严管好家属子女。</b></p><p class="ql-block">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至于公职人员说让我退让有什么好处,那你看张英的结局就知道了,他不仅自己当了大官,儿子比他还牛掰,他的儿子叫张廷玉,做到了宰相,成为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族官员。</p> <p class="ql-block">今天开工第一天,对于各位公职人员不能祝大家财运亨通,但是可以祝各位前程似锦,毕竟“缙绅都学六尺巷,黎庶咸崇德治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