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贵州深山里的乡村一路走来,忝列城市的芸芸众生之中。人群熙攘,名利相扰,焦灼躁动,何处安心?有很多忧愁,亦有很多怀想,某些时候,一个人走在那条山路上的岁月历历在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十一岁开始,我就独自去小河完小读完小学五年级和初中,离家有十余里,高中是在区(今已改为镇)里的蜂岩中学读的,离家三十里左右。在读初中高中期间每个周末都得步行回家,特别在读高中得时候,走路回家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其间要涉水过一条河,翻过好几座山。偏远山区的这条小路,是季节性的,荒芜的时候多,轮到春上草木疯长,有的路段很难辨认,有时要用刀砍掉杂草和树枝才能行走,因此“砍路”也是好心人做的善事,并成为本地的善良风俗。由于山高坡陡,乡间的这条山路有的地段要经过悬崖边沿,经过时还得小心翼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每次周末放学回家,总是急切地赶路。一个少年在大山中穿行,多数时候没有人可以说上一两句,只得自己和自己对话,或者想到父母此刻在干什么,或者想到一个远房的亲戚,或者想到老师那身总是笔挺的涤卡中山装。鸟叫虫鸣只倍增了空山的寂静,天色渐暗又徒添了内心的焦急,前不见一个背影,后不见一个来者,经常翻腾着莫名的恐惧,在下雨、下雪、起雾的时候,能见度低,心中更是七上八下的,怕遇到野兽,怕撞见坏人,怕摔跟头,特别在下雪时节,走山路很危险,经常早早地从路边的草垛上弄点稻草,搓成绳子捆在鞋上防滑,有了这装备才一步一步进山。 这条路最偏僻的一段,树丛中有石头堆砌的一座无主的古坟,看到孤坟总是会想到野鬼,由于绕不开这段,每次到这里都十分害怕,经常佯装镇静,大声念几句课文或乱哼几句,但心头的惧怕老驱之不散。最恐怖的一回,我正经过古坟的坎下,本来就有些胡思乱想,那人是自然死亡?还是上吊?还是?正在竭力遏制这些增添恐惧的联想,谁知一条黑色的野狗从坟堆中窜出,擦着灌木发出很大的声响,我顿时感到毛骨耸然,背脊发凉,好几分钟后才镇静过来。每次走过这段,大赦一般地如释重负。 </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山路,走了六年。心灵与肉体的折磨,难以言说。在孱弱、贫困的少年心中,其实也没有什么志存高远,但有些东西是大体明白的:这是一条回家的路,也是一条通向远方的路。一切的犹豫,一切的害怕,都没有能让我停止在这条路上来回行走的脚步,最后我也是从这条路上走出了大山,并在远方落脚、安家。 </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道路四通八达,比起“一个人的山路”来,简直处处是金光大道,但就是走在这些金光大道中,我也常感到逼仄、拥挤,还会迷路,有时还真没有走在“一个人的山路”时拥有的那份胸中有数。在那些沮丧、迷茫的日子,在那些小人得志般欢喜的时刻,只要想起那条“一个人的山路”,总是能慢慢趋于平和。 </p><p class="ql-block"> 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之中,自己能坚守某些东西,能有一份自持,能时不时流露一点单纯的言行,在日子趋于沉寂之后还尚存些微的向往,对人世还怀有热忱,仔细想来,这应该和曾经走过“一个人的山路”有关。 “一个人的山路”,是这个世界赠予我的礼物,是我生命中永不忘怀的一段时光。</p><p class="ql-block">注:所引两张图片来自网络,与我当年独自赶路的情景相似,以此增加大家的感受,由于下载图片的时间较早,无法找到作者信息,谢谢图片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