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启新程,勇赴未来!》(自由诗)

老道

<p class="ql-block">日出东方(视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晨启新程,勇赴未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方破晓,晨曦初分,</p><p class="ql-block">金芒破雾,日光倾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出不等人,匆匆似离魂,</p><p class="ql-block">唤醒酣眠梦,催促远行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奋进正逢晨,朝气满乾坤,</p><p class="ql-block">热血涌心间,壮志破层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分每秒皆机遇,恰似繁星落凡尘,</p><p class="ql-block">转瞬即逝难再寻,把握当下梦生根。</p><p class="ql-block">莫负韶华勇立身,无畏风雨勇攀登,</p><p class="ql-block">艰难险阻皆不惧,信念如磐守初心。</p><p class="ql-block">以梦为马踏征程,乘风破浪向昆仑,</p><p class="ql-block">蛇年逐光书壮志,辉煌未来手可擒。</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诗歌宇宙的破壁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以石天河《少年石匠》为例谈自由诗</b></p><p class="ql-block"> 在诗歌的宏大星系中,《诗经》《楚辞》宛如古老而神秘的恒星,散发着古典的迷人辉光;唐诗宋词则似璀璨夺目的星团,以严谨格律构筑起华丽且规整的诗之方阵。而自由诗,恰似一颗横空出世的超新星,携着破局的磅礴气势,在诗歌的浩瀚苍穹炸响。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之力,重塑诗歌的版图,不仅在现代诗空中成为最耀眼的存在,更在诗歌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引领着诗歌走向更广阔的表达天地 。</p><p class="ql-block"><b>形式:挣脱桎梏的灵动之舞</b></p><p class="ql-block"> 自由诗最为鲜明的特征,便是其在形式上的无拘无束,这与律诗形成了天壤之别。律诗如同被精密编程的机械,每句字数、全诗句数、平仄规律、押韵规则,都有着严格且固定的设定,于规整之中彰显出秩序井然之美。</p><p class="ql-block"> 自由诗却像是自然生长的藤蔓,诗行长短全然由诗人内心的节律来决定,短的好似流星划过夜空的刹那瞬间,长的犹如山川绵延不绝的无尽脉络。节数划分也如同风中柳絮,随性而舞,诗人依据情感的潮汐涨落、表达的轻重缓急,自由地勾勒出诗歌的独特轮廓。这种自由的形式,为诗歌创作开辟出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崭新大陆,让诗歌的外在形态宛如奇幻森林,满是未知与惊喜。</p><p class="ql-block"> 以石天河先生的《少年石匠》为例,便能清晰洞悉自由诗在形式上的自由演绎。全诗洋洋千行,彻底挣脱了传统格律的重重镣铐,跟随故事的情节起伏与情感的波澜壮阔,自由地铺陈诗行与节数。描绘少年石匠对艺术的执着坚守时,诗行长短交织,短行如激昂的鼓点,敲出少年内心的坚定;长行似悠扬的弦乐,缓缓勾勒出他雕刻时的专注神情,为故事赋予了灵动的艺术生命力,生动诠释了石天河先生所说的“自由诗的形式自由,是为了更自由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它不受传统格律的限制,每一行诗的字数、每一节诗的行数,都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p><p class="ql-block"> 于我而言,阅读《少年石匠》时,这种自由形式就像一场没有剧本的先锋戏剧,永远不知道下一幕会如何精彩上演,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好奇。同时,我也深刻领悟到自由诗能打破常规思维的禁锢,为创作者撑开广阔无垠的表达穹顶。当我尝试创作时,不再被规整句式束缚,开始放飞自己的思绪,用自由诗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就像我创作的《晨启新程,勇赴未来!》,正是基于自由诗形式自由的特点,用短促有力的诗句描绘日出的磅礴气势,“东方破晓,晨曦初分,金芒破雾,日光倾盆” ,展现瞬间的震撼;用较为舒展的诗行抒发对时光、梦想与奋进的思考,像 “每分每秒皆机遇,恰似繁星落凡尘,转瞬即逝难再寻,把握当下梦生根” ,铺陈内心复杂的思绪,让情感在自由的诗行里尽情抒发 ,这与自由诗形式上的独特魅力紧密相连。</p><p class="ql-block"><b>节奏:情感与语义共谱的变奏曲</b></p><p class="ql-block"> 自由诗的节奏以其独特的方式奏响情感旋律,而它的语言,则是承载这份情感的另一关键要素。自由诗的形式赋予它独特的外在风姿,而其节奏,堪称自由诗的灵魂脉搏,与律诗的节奏大相径庭。</p><p class="ql-block"> 律诗的节奏遵循固定格律,平仄交替如同古老时钟的精准摆动,形成一种规则的韵律循环。自由诗的节奏却是情感与语义交织的生命律动,诗人如同神奇的指挥家,巧妙地安排词语的疏密、句子的长短,让诗歌生出一种内在的节奏呼吸。这种节奏宛如四季的更迭,随情感的冷暖而变化。诗人激情澎湃时,如郭沫若在《天狗》中:“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诗行节奏恰似汹涌的海啸,急促有力;当情感温柔缱绻时,像林徽因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里:“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节奏又如春日微风,舒缓悠扬。</p><p class="ql-block"> 在《少年石匠》里,石天河先生精准地把握了自由诗的节奏精髓。写到少年石匠与心爱的姑娘分别,那哀伤不舍的情节,“你别走啊!别渡过这断情绝义的离河!别走进那黑洞洞的船舱,别踏上那该死的跳板……”重复急切的表达,让诗句节奏瞬间加快,如急促的鼓点,将少年内心的痛苦与挽留的急切,敲打得淋漓尽致;描绘少年石匠在石窟中潜心雕刻,内心平静专注,诗句节奏平稳舒缓,似山间的潺潺溪流,仿佛时光都为他的艺术创作停滞,完美契合自由诗“不是靠固定的格律来形成,而是靠诗人根据情感的起伏和语言的自然节奏来创造,它更能体现诗歌的内在精神”这一节奏真谛。</p><p class="ql-block"> 阅读时,我仿佛能顺着诗歌的节奏丝线,走进少年石匠的内心迷宫,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这种强烈的代入感,正是自由诗节奏独特魅力的体现。而当我从阅读感受延伸到生活中时,我发现自由诗的节奏与生活紧密相关。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的存在,海浪的起伏、树叶的沙沙声,这些自然的节奏密码,都能成为创作自由诗时节奏的灵感源泉,就如同自由诗的节奏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与我们的情感和体验紧密相连 。</p><p class="ql-block"><b>语言:生活原乡的诗意呢喃</b></p><p class="ql-block"> 自由诗褪去华丽雕琢的盛装,穿着生活的粗布麻衣,以最本真的素颜与读者坦诚相见。诗人运用日常的词汇、简洁的语句,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直白倾诉。这种自然的语言风格,让自由诗如同山间清泉,清澈见底,毫无晦涩的杂质。它拉近了诗歌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能轻松走进诗人的内心花园,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p><p class="ql-block"> 于坚主张:“我主张诗歌回到朴素的汉语,回到我们的母语,回到那种能在生活中脱口而出、非常朴素却极具生命力的语言。”《少年石匠》的语言便是如此,描写少年石匠生活场景,“矮塌塌的茅屋”“长满青苔的水凼” ,用简单质朴的语言素描生活的本真模样;刻画人物对话,“要飞的大雁是留不住的呀!别拦住我吧,亲爱的石匠……我一定要找来金果的种子,撒遍穷山,叫它开出一片灿烂的金光。”如同生活中人们真实的交流,亲切自然,却饱含深情,更贴近人们的心灵,能够更直接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尽显自由诗的语言魅力。</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我常能感受到,自由诗这种质朴的语言犹如挚友的轻声呢喃,没有距离感,能轻易触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和日常话语,都是诗歌创作的富矿,无需刻意堆砌辞藻,真实的情感和质朴的表达就能引发广泛的心灵共鸣。回顾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由诗以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风格,迅速在大众中传播开来,成为思想启蒙与文化革新的有力工具。胡适的《蝴蝶》等自由诗作品,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新思想、新观念,打破了传统诗词语言的隔阂,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诗歌创作与欣赏中来,这也充分体现了自由诗语言风格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自由诗语言贴近生活、引发共鸣的特点紧密相关 。</p><p class="ql-block"><b>主题:多元宇宙的无尽探索</b></p><p class="ql-block">自由诗凭借质朴的语言,将生活百态与内心情感毫无保留地袒露,而其主题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无尽思想宇宙的任意门。</p><p class="ql-block"> 自由诗在主题表达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它的主题犹如浩瀚宇宙,广袤无垠。它可以是对爱情的热烈礼赞,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凝视;也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对人性奥秘的不断叩问。</p><p class="ql-block"> 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从对平凡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延伸到对理想生活状态的炽热向往,简单的语句包裹着复杂深沉的情感内核。《少年石匠》的主题同样丰富多元,既包含少年石匠对爱情的执着坚守与无奈叹息,又有对艺术梦想的不懈追逐,还通过对天国与人间的奇幻描绘,隐晦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中少年石匠不为天庭的诱惑所动,坚守对家乡、对艺术的热爱,展现出人性中对真善美的执着守护,这正体现自由诗主题“不受任何限制,诗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这使得自由诗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自由诗的解读没有标准答案,每个读者都能依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从诗中读出独特的感悟。它就像一面神奇的魔镜,映照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想。例如,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首自由诗,有人可能从自身经历出发,看到了奋斗的力量;有人则可能因当下心境,体会到了孤独的情绪。我阅读《少年石匠》时,也会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对少年石匠的选择和故事有独特理解,这种与诗歌的深度互动是自由诗主题开放性带来的独特体验。它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选择时,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尊重多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b>优势:自由绽放的诗歌力量</b></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自由诗在形式上挣脱格律束缚,节奏随情感语义灵动变化,语言质朴贴近生活,主题多元开放。基于这些独特之处,自由诗在诗歌领域展现出诸多显著优势。</p><p class="ql-block"> 它为情感的抒发搭建广阔舞台,让诗人能够毫无保留地倾诉内心的喜怒哀乐。无论是激情的火山喷发,还是细腻情感的涓涓细流,都能在自由诗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在创作上,自由诗激发了诗人无限的创造力。没有了格律的枷锁,诗人的想象力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创作的草原自由驰骋,能够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诗歌作品。它贴近大众生活的特点,使更多人能够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扩大了诗歌的受众群体。自由诗的出现,为诗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着诗歌不断创新和进步。</p><p class="ql-block"> 石天河先生的《少年石匠》便是自由诗这些优势的有力见证,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让人们在奇幻的故事中感受自由诗的艺术力量,启发一代又一代读者对自由诗的热爱与探索。</p><p class="ql-block"> 自由诗以其独特的特点和显著的优势,在诗歌的舞台上独树一帜,成为现代诗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未来,自由诗有望在不断的发展中,持续拓展诗歌的边界,以更加自由、多元的姿态,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表达需求,让每一个热爱诗歌的人都能在这片自由的天空中,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才华,创造出更多璀璨的诗歌篇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