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小流感也可夺人性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科学防治才能保护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李东良</p><p class="ql-block"> 近日,知名艺人徐熙媛(大 S)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离世,这一消息使人倍感震惊,痛心不已。她的不幸离世,也为我们大家敲响了应重视流感防治的警钟。看似平常的流感,诊治不及时,处理不当却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流感,科学地防控流感,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p><p class="ql-block"> 几乎所有地球人都曾有过感冒的体验,甚至有人每年不止患一次感冒,那么对于这种人人都可以罹患的常见疾病,您真的了解它了吗?其实,大家未必真正了解。就拿大S来讲,如果她或与她同行的伙伴,有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和防范意识,早点发现,正确治疗,我想也许不至于严重到丢掉身家性命。下面我带领大家一起认识一下这类疾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概念</b><span style="font-size:20px;">:感冒、上感、流感</span></p><p class="ql-block">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大家经常提到的与“流感”相关的三个概念。(1)感冒:大家俗称的“感冒”其实是一个中医的病名,又称“伤风”,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清水样鼻涕,也可有咳嗽、咽痛等咽喉症状和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临床根据不同的证候又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2)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急性咽扁桃体炎。(3)流感: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特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类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感染。由于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容易发生爆发流行。另外,流感病毒较易发生变异,难以形成持久感染或疫苗接接种后免疫。因此,每过几年就会有一次全球或部分地区大流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特点</b><span style="font-size:20px;">:病毒、机制,风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流感病毒为RNA病毒,流感病毒结构自外而内可分为包膜、基质蛋白以及核心三部分,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virus)是最常见的流感病毒类型,其亚型众多,如H1N1、H2N2、H3N2、 H5N1、H7N9等亚型,曾多次引起全球性的疫情暴发。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virus)的亚型相对较少,但其变异仍然可能导致疫情的发生。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virus)较少引起严重的疾病,通常症状较轻。近年来把新发现的流感病毒归为丁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Dvirus)对人类的影响较小,目前了解的相对也较少。 </p><p class="ql-block"> 致病机制流感病毒感染后侵入人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借助神经氨酸酶的作用从细胞释放,侵入其他呼吸道粘膜柱状细胞引起变性和脱落。致死机制:流感病毒通过攻击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破坏人体免疫屏障,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脑炎等致命并发症可致患者死亡。据WHO统计,全球每年因流感死亡人数高达29万~65万。 高危人群:孕妇、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展为重症。部分高危人群感染后可能会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近年研究发现,部分流感重症患者的死亡与“细胞因子风暴”有关——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导致多器官衰竭。这一机制在流感重症患者中被广泛研究,甚至被认为是部分青壮年患者快速死亡的核心原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处置</b><span style="font-size:20px;">:诊断、治疗、预防</span></p><p class="ql-block"> 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有很大不同,主要差别是除了具有明显的流行特点外,流感患者畏寒、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较重,而鼻塞、喷嚏、流涕等呼吸道局部症状较轻,临床确诊需要行病毒核酸或/和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因此,出现“感冒”,症状后,尤其是有全身症状比较重的表现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抓住流感自救的“黄金48小时”,使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会获得较好的疗效,不仅能够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还能减少肺炎,“白肺”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有哪些有效的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呢?目前国内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阿比多尔、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等。从临床来看,疗效比较可靠的一类是奥司他韦,成人剂量为75毫克,每12小时口服一次,一般根据病情变化使用3-5天,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播散,以起到治疗流感的作用。第二个特效药是玛巴洛沙韦,适用于≥5 岁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适用于 5~12 岁儿童,均为单剂次口服。剂量为:体重≥80kg 者 80mg,20kg≤体重<80kg 者 40mg,体重<20kg 者按2mg/kg 给药。该药为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基因转录所需特异性酶的活性,从根源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抗流感病毒作用,再加上只需要服一次药,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比较方便。因此,玛巴洛沙韦成为近年来倍受欢迎的流感药。 </p><p class="ql-block"> 流感的预防在于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去医就诊时,科学佩戴口罩。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高峰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p><p class="ql-block"> 大S的离世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我们无法预测疾病何时会降临,但我们可以用科学的防护措施来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以大S的离世为警示,重视对流感的科学防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健康。</p><p class="ql-block">(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