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小憩漫记

子豫 相识相约

<p class="ql-block">  虽然鼎湖山是那样的著名,那样的令人神往,可去一次竟然也不是那么容易,那怕她距离一点儿也不远,那怕她同处一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  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年的一月十八日上午,终于又来到了鼎湖山。这是在冬日的岭南季节里,习习的山风,轻轻拂面,虽有几分寒凉,可随着中午的到来,温暖渐渐笼了上来。这是一次有情趣的鼎湖山小憩式的漫游。</p><p class="ql-block"> 真的要感谢好朋友夏君的盛邀。他的诚意与热情,让我们几位相识的好友得以在这美丽而又幽静的鼎湖山相遇伴游。</p> <p class="ql-block">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座落在北回归线上,位于广东省肇庆市辖区内。鼎湖山的名堂可多了:历史与佛教交汇沉淀。这里有始建于唐代的白云寺,而建于明代的庆云寺还是广东四大名寺之一,虽经<span style="font-size:18px;">朝代更替,日月轮回,千</span>年佛寺,依然矗立;生态与科研交融闻达。<span style="font-size:18px;">鼎湖山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常年有国家队科研人员在此坚守,联</span>合国教科文组织亦在此设立了“人与生物圈”定位研究站,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绿宝石”等称号著称于世;游览与康养交相辉映。作为国家级星湖风景名胜区之一的鼎湖山景区,一年四季都是游览盛季,而且因每立方米拥有超10万个空气负离子而享誉国内外,吸引着大量的游人前来康养揽胜。</p><p class="ql-block"> 鼎湖山,是生物的宝库,绿色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在这里精彩呈现,绿林、绿水、绿韵在这里汇集;鼎湖山,是神奇的故事,阅品黄帝赐鼎,聆听千载梵声,问鼎飞天去,一任妙音萦。</p> <p class="ql-block">  “六君”相伴,先是在鼎湖山“树木园”(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集中,然后在局长夏君的安排下一起乘坐景区电瓶车直达宝顶园。除了夏君与作者外,同伴中还有尹君、赵君、肖君、郭君,他们中有科技、文学工作者,有书法、美术、音乐工作者,也有企业管理者。当然,以他们的成就与修养,都是妥妥的各种“家”、甚至“大家”了。</p><p class="ql-block"> 乘电瓶车上山时正逢周六,路上遇上了广州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二三千学生,排着长队登鼎湖山。我没问详情,但总能领略校方此举的良苦用心:大致意思是毕业班学生今年高考要冲剌,周末来鼎湖山一游,既放飞心情,减少压力,迎战高考,又问山登鼎,要考出最佳成绩。学生读书真的不容易啊!</p> <p class="ql-block">  在宝鼎园,鼎湖山风景区负责人之一的小玲君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六君”变成了“七君”。</p><p class="ql-block"> 宝鼎园的位置相当独特,一边依山,一边傍水。而这“傍水”,实际上是居高临水,俯身瞰水。那水呀,是拦山涧溪流筑坝汇聚而成,虽然不大,但很深,也很绿。那绿呀,因深且清,色似靛青,亦如深蓝。这一泓碧水,平滑如镜,本无一丝褶皱,只有偶尔一抹轻风,或一叶轻舟画舫经过,才让它轻起些许涟漪。</p><p class="ql-block"> 这片水涵汲汇集的是山中那条长长的天溪,故而这片水何不就名为“天溪湖”或“天绿湖”!而那早已有名的“天湖”,又名“鼎湖”,或许是因山顶另有一大湖的缘故吧。因对水挚爱的缘故,我们只在宝鼎园转了转便离开,徒步走向那片美丽的水域。</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清澈见底的天溪水,不仅成就了“天溪湖”(或名“天绿湖”),也涵养溪水流经的溪谷及两旁的生物繁茂生长,为鼎湖山的“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这天溪长谷里生活着众多的蝴蝶,每到繁育季节,万千不同品种的蝴蝶,飞满全谷,飘飘荡荡,悠悠晃晃,十分壮观。即使在平时,这里也常常有蝴蝶飞出,就象微型无人机似的,悄悄地来,无声地去。正因为此,此谷亦称“蝴蝶谷”。</p> <p class="ql-block">  惊喜的是,鼎湖山还是著名的广东省鸟——白鹇的天然栖息地。白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洁白如雪的羽毛上,点缀着黑色的条纹和细细的斑点,犹如林间飘撒的雪花,而那头冠上的一抹鲜红,与黑白相间的羽毛映衬着,十分清雅圣洁。白鹇一旦展翅飞翔,那姿态的优美飘逸,真难以用文字描述,因此被人们誉为“林中飞仙”。</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乘着新替换的画舫,渡湖来到蝴蝶谷,一来观看迁来的28只白鹇,二来去谷中小亭子里品茶。小玲君引导我们进入“白鹇园”,走近优雅而又仙气十足的28只白鹇鸟。它们或卧或立,或昂首走动,或低头觅食,有的做出优美动作,用肢体语言向游客致意。听小玲君讲了一个有趣的事儿,那是不久前从京城来了几位客人,在观赏白鹇的时候,竟然有一只白鹇走到客人面前,抬头唧唧地唱起了“歌儿”。这让当时围观的人们大为惊奇,就连当时的管理者也说道,那可是非常罕有的事。</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28只饲养的白鹇,生活在星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是不久前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听取某位领导者的意见,才迁移到了鼎湖山蝴蝶谷里饲养。看来这是一个正确地选择,因为鼎湖山本来就是省鸟白鹇的自然栖息地,而蝴蝶谷又是鼎湖山中自然条件最佳的地方。事实上,这等于将28只白鹇放归鼎湖山,放归大自然饲养,让它们日夜呼吸鼎湖山的灵气,还与周围山中众多的野生白鹇一同生长,实在令人拍手称快。</p><p class="ql-block"> 可是,即便如此,这也不能就把原来叫响的“蝴蝶谷”就改成了“白鹇谷”。理由是28只白鹇在这谷里只占居了一小片的地方,故而称其为“白鹇园”尤为合适。尚如是,这“蝴蝶谷”与“白鹇园”一起叫起来,就更加响亮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蝴蝶谷”品茶,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我们选在临水的一座亭子里坐下,面对着摆好的精美茶具,啜尝着留齿的香茶,凝视着亭外的湖水,眺望着往来的画舫,欣赏着干枯的水杉与碧绿的湖面交织成的景致,那种感觉,那份受用,怎一个“好”字评说!此时,又一位文友萧君从山下上来,“七君”成了“八君”。</p><p class="ql-block"> 香茗一杯品,谈兴自然来。我们这些品茶者,相互攀谈交流,工作,生活,艺术,旅游,各种兴趣,不同认知,无话不说,诸事莫忌,其谈资范围之广,谈兴情致之高,是笔者近一个时期从来没有遇见过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品茶之余,话题自然引到侍茶姑娘身上。在我们面前的茶艺师,芳名叫琼。阿琼的茶艺功夫亦让在场的人们开了眼界。她不仅冲、泡、沏、洗等手法娴熟,其节奏快慢、火候把握也都恰到好处。况且其容貌与气质,秀美端庄,有南方姑娘的韵致,也有北方姑娘的大气,实在为我们这些品茶人增添了更浓郁的品茶趣味。</p> <p class="ql-block">  鼎湖区文联的赵君在午餐前终于赶了过来,加入到艺术家的团队中来,今日小憩鼎湖山的“八君”扩展到“九君”。</p><p class="ql-block"> 夏君本是位学术成就很高的植物研究学者,可他偏又钟情于文学,尤其喜爱读诗写诗。今天文友相聚,乐山赏水,早就激起他的诗意才情。餐桌上,他在微熏状态下,朗诵了自己即时现作的一首诗,诗名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冬登鼎山 》。</span>诗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冬日熙阳暖鼎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朱公率队踏山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喧城远隐尘嚣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翠嶂亲临意趣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林鸟翔飞添倩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春茶吐笑展娇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登高作赋情无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逸兴欢歌忘返途</span>。 </p> <p class="ql-block">  夏君的诗引起了在坐文友的共鸣,也引来赵君以京韵之声将他的诗当场唱了起来,并加唱了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名曲,赢得了一片掌声。尹君不甘落后,来了一段京剧唱词,风格一变,让人啧啧称奇。坐在对面的郭君得到大家的鼓励,也站起来唱了一段老歌,绵长低沉的曲调,拨动了人们的心弦。</p><p class="ql-block"> 在现场,子君有感于此次雅集盛会,不由得<span style="font-size:18px;">联翩浮想,勾</span>起了晋时文人雅士的会稽“兰亭雅会”,于是坐着向文友们吟诵了王羲之的名篇《兰亭集序》,向各位表达了此次“鼎湖雅会”的欣喜与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之后,“九君”与其他朋友又回到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门口,每人拿着一个“福”字,开心地照了个标准的“全家福”合照。大家接福拔营,各自返回,迎接灵蛇新年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后来一段时间,其中萧君仍未能从此次“九君”之鼎湖雅会的氛围里走出来,且有感于尹君之画作《七仙图》,诗词创作不断,现录其《九友相聚蝴蝶谷<span style="font-size:18px;">》诗一首,诗句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 琴棋书画众友翁,</p><p class="ql-block"> 蝶谷亭楼墨韵充。</p><p class="ql-block"> 宿世修来今夕聚,</p><p class="ql-block"> 图中再盼九贤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或许,多年之后,“九君”及后者有幸览其文,忆其事,“鼎湖山小憩”雅会,应能生发出一番感慨来。</p><p class="ql-block"> 注:文中照片大部分是“九君”提供,少部分网上截取。</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3日于清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