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蛇年正月初七,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是个郊游的好日子,驾车30公里,上午11点终登上岘首山。</p><p class="ql-block"> 以下文字是我请世界最好的人工智能:中国的DeepSeek给岘首山写的简介。</p><p class="ql-block"> 襄阳岘首山是襄阳市城南诸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属荆山余脉,古称“上岘”,是襄阳历史文化名山的核心代表之一。其海拔虽不高,却因深厚的人文积淀而闻名遐迩,素有“一座岘山,半部襄阳史”之称。 </p><p class="ql-block"> 岘首山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晋时期,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时勤政爱民,常登岘山游历赋诗,逝后百姓立“堕泪碑”以寄哀思,由此形成独特的“堕泪碑文化”,成为历代文人怀古抒怀的象征。唐宋时期,李白、孟浩然、苏轼等诗人均在此留下诗篇,《全唐诗》中“岘山”“岘首”出现逾百次,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更成为经典。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日,岘首山文化旅游景区作为襄阳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式开放,总投资1.5亿元,复原了晋太傅羊祜祠、岘首亭、堕泪碑、杜甫衣冠冢等历史建筑,并新增抗日名将冯安邦之墓。其中,岘首亭高56.8米,融合亭、阁、塔三重形制,登顶可俯瞰汉江与襄阳城景,欧阳修的《岘山亭记》石刻亦陈列于此。 </p><p class="ql-block"> 景区依托岘山群峰的自然风貌,层峦叠翠,汉江穿城而过,形成“山、水、城、林”交融的独特景观。羊祜的德政精神与历代文人的诗赋题刻,赋予岘首山“德政之山”“诗歌之山”的双重文化标签,成为襄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p><p class="ql-block"> 岘首山以千年文脉为魂,以山水城林为形,既是追溯历史的窗口,亦是感受诗画襄阳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与诸子登岘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孟浩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