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帅哥去旅行‍‍——日本篇·(一)京都

长缨手

<p class="ql-block">  到日本旅游,从未进入我的计划。这次是帅哥第三次去,这么吸引他的地方,我想必有值得之处,蹭游一次不是很好的嘛😉</p><p class="ql-block"> 元月20日,自由行旅程开启,京都,尾道(属于广岛县),广岛一路慢慢游去……</p> <p class="ql-block">  寿司、清酒就是大和民族的饮食主题。</p><p class="ql-block"> 刚到京都的宾馆住下,我们就在附近“试吃”了一顿,确有独到之处,寿司样样新鲜、精致,都非常可口,清酒度数不高,口感和崇明的米酒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  黄昏时分,我们来到京都鸭川附近的老街,古建筑、古色古香的物件多起来,且保护得极好,他们特有的“神社”也不少,昏黄的灯光里更显神秘。</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仿唐建筑保护得真好,我抓拍了几张实况照片,速成一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赶往京都市近郊的内东山区清水寺,这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庙,大殿供奉着千手观音。</p> <p class="ql-block">  要拍的东西太多,遗憾的是殿内的佛像是不能拍照的……</p><p class="ql-block"> 小视频看过来</p> <p class="ql-block">  清泉在寺内穿过,流水清洌,终年不绝,被列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清水寺的寺名也因此而来。也有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  清水寺出来,就来到了高台寺。这里供奉着大型观音菩萨的坐像,慈悲而庄严。</p> <p class="ql-block">  寺里还供奉着药师菩萨,我只记得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p> <p class="ql-block">  在菩萨面前,我们也自觉打坐起来……</p> <p class="ql-block">  “日日是好日”,多美好的寓意。——摄于髙台寺对面小店,店主人是位胖妞,热情、善良,心态极好!</p> <p class="ql-block">  法观寺塔(八坂塔),据记载这是“日本最初之宝塔”。这塔的造型在日本处处可见,早已成了他们的“国标”。</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了三十三间堂,殿堂高大宏伟,<span style="font-size:18px;">外观是一个整体,里面是</span>一间又一间的联排建筑,供奉着一千零一尊千手观音。从这些峰峦林立的佛像,可见大和民族对观音菩萨的尊崇。令我疑惑的是:这样的民族,他们怎么曾对我们发动残酷的战争,害了我们,也害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殿内不能拍照,我们脱了鞋子,在整个大殿内缓步转了两圈,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来到了京都火车站,华灯初上,京都塔彩灯尽放,耀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  日本的拉面,据说是明朝末年传过去的,现已开枝散叶,在大街小巷星散开了,成了他们的日常饮食,其花色品种繁多,应该是早就超越我们了。“拉面小路”是京都火车站大商场里专门布局的一条小街,门面一家挨着一家排开,全是城里著名的拉面店分号。</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早上,我们又起了个早,趁着游客高峰之前来到了金阁寺。这里实际上是鹿苑寺,只因舍利殿“金阁”的上两层覆盖着金箔,所以名气大了,寺名也被人改了,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和日本的传统园林艺术,主楼前的镜湖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涟漪,倒映着金阁,光彩夺目,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时,游人尚可,太阳光忽有忽无,这给拍摄带来了极好的光线,太荣幸了。我抓紧多拍了几张,还拍了一段视频,只是在真正的美景面前,我词穷了。</p> <p class="ql-block">  “波光云影金阁寺,疑是瑶池王母殿……”</p> <p class="ql-block">  又是傍晚时分,比前天稍早一点,应我的强烈要求,我们又到了鸭川河畔,来体验盛唐文化……</p><p class="ql-block"> ——意外之喜来了,我们在河边亲见了“人鸟共存”的和谐一幕,我不顾帅哥的阻止,小心翼翼地拍了一段视频,好在没有一丝“妨碍”好景象……</p> <p class="ql-block">  “和谐共存,人鸟共生。”</p> <p class="ql-block">  来到“老街”,灯光刚有一些零星亮起,更增添了几分回到盛唐的感觉……<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今天来的正是时候。</span></p> <p class="ql-block">  穿越了,穿越了,</p><p class="ql-block"> 梦回大唐,</p><p class="ql-block"> 一梦穿越千百年……</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段《京都街市看过来》的小视频,居然被“微博同城”作为优质微博推荐了,这是我发博以来的第一次,非常高兴,有点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元月23日,京都游第四天,我想独自活动一天,看看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能不能“生存”,<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分头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 出门时,我拍了一张宾馆门口的照片,又向鸭川河畔游去……</p> <p class="ql-block">  据说,京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唐朝的长安和洛阳,尤其是洛阳,几乎完全照搬了当时的建筑风格‌,这种布局使得京都充满了浓厚的唐代风情,而最最重要的是,京都自建城以后一直到近代,都是日本的都城,延续了千年,也没有过兵祸,况且他们又注重保护,所以才有了历史的浓郁感、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游老街,估计是大白天的原因,光线太强,人烟稀少,我拍了好多段视频,一样的地方,一样的镜像,可是前两天的那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越感,怎么也出不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后来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缺少了朦胧感和场景感……梦没有了。</span></p> <p class="ql-block">  转角,我又来到鸭川边上。</p><p class="ql-block"> 忽然想起,盛唐时期建在东都洛阳城的“上阳宫”(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曾有:“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的诗句,而这里流淌的鸭川河就是穿城而过,看来当时他们就是刻意仿建,正是:“京都花木艳千秋,鸭川穿城潺潺流。”</p><p class="ql-block"> 可惜,古人这么美好的寓意,我是怎么拍也拍不出来😭😭</p> <p class="ql-block">  鸭川河上,流水潺潺,鸟儿翱翔,我用手机随意拍了几段,算是来过了……</p><p class="ql-block"> 小视频来了。</p> <p class="ql-block">  认路的“信鸽”顺利回宾馆,拍一张,告知一下帅哥🤵,顺便标记一下,以后再来还住这里。</p><p class="ql-block"> 今天一路出去、回来,路上对行人和车流增加了关注,我发现:车辆🛻行驶普遍缓慢,大多数人开得小心翼翼,看见行人,不管怎么样总是先停下来,等人先通过。他们的车🚙大都很小,而且都是国产车,几乎没有进口的。我一开始以为车小是因为京都城老马路小,后来到了尾道、广岛等地,发现车辆的情况是一样样的,而且很少见到所谓的“豪车”。</p><p class="ql-block"> 行人则都很客气,我出酒店时碰到一小孩,他就给了我一句:“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弄得我不好意思起来,赶紧跟他扬扬手,给他一个友好的表达。一路上跟行人照面时,他们大多会颔首表示让行,甚至还会向我微微鞠躬。</p><p class="ql-block"> 还碰到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在经过鸭川边一个很小的儿童乐园时,看到一个小男孩的鞋子脱落了还在走路,我上前帮着捡,被后面推着童车的女生抢先捡起,但她因要照顾车内的小孩,鞋子送不上去,我示意让我拿过去,她连声说:“ありがとう、ありがとう”(谢谢、谢谢),当我把鞋子送到男孩处时,边上的两位幼教模样女生也同时向我说:“ありがとう……”,并鞠起躬来。捡一只小鞋子 ,仨人向我表示感谢,弄得我很不好意思😅。</p> <p class="ql-block">  元月24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东寺。这里有一座五重塔,我在拍摄时,拍了好多张,总觉得自己没有对准镜头,因为每一张照片都是斜的,后来发现倒影也是斜的,只能作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五重塔屡经火灾毁坏,前后五度重修,现存的是为1644年由德川家光重建,保持了创建初期的位置和规模,呈现出该时代特有的浑厚拙朴的风格,整体上宏伟壮观,极富稳重感。塔高57米,是日本最高的五重塔,也是京都的象征性建筑之一,已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家级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重修的五重塔历经近380多年,依然如故的屹立是有道理的。但现在应该是有点斜了,这里姑且立贴为证。</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时,寺内有位工作人员特意给我们指向中间下方的玻璃窗,说:里面可以看到塔的第五根柱子,是抗震用的。我们的理解是“定海神针”,他连连点头。</p><p class="ql-block"> 大和民族经常遭受地震灾害,也真是够呛的,每一处建筑对抗震都煞费苦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东寺五重塔小视频看过来</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本愿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京都最大的木造建筑,也是世界最大的木建筑之一,</span>大殿外观气宇恢宏,殿内立柱硕大,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法师们都是赤足,我们当然也必须赤足进入。我们游览的日本的寺庙基本都是赤足进去的。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正在看美篇的朋友,以后如果去的话,袜子要穿厚一点。</p> <p class="ql-block">  朝拜者都很虔诚,我在想:他们是真正信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