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丽江有一句老话,不到木府,等于没到丽江。木府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街道,全称木氏土司府衙署。木府历经元明清三朝470多年,其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都令人叹为观止。既具有典型的明代中原建筑风格,又保留着唐宋中原建筑的古朴,民间有“北有故宫、南有木府”之说。可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战火、1996年大地震等。通过世行贷款得以重建,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经过三年时间,木府如凤凰涅槃般再现于世。这座官邸不仅见证了丽江的历史变迁,更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1997年12月包含木府在内的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踏入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一个古老而辉煌的王朝。</p> <p class="ql-block">相传纳西族人原本没有姓氏,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渡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元璋将自己的姓去一撇一横,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父子连名制改成汉姓名字。获赐姓后,木家老爷为了区别纳西贵族与平民,就在木上加一撇, 表示戴上草帽,旁边再加一“口”,表示背着篮筐,便成了“和”姓。据说这是“官姓木、民姓和”的历史典故。这是进入木府第一道门“官门口”,过去是达官贵人与穷人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 在通往木府的青石板路上,第二道门是一座木牌坊,上书“天雨流芳”四个大字,乃一语双意,用汉语解是“皇恩浩荡, 天降甘露,润泽百姓”。用纳西语解是“读书去吧”。 体现了古代纳西人推崇知识的灵心惠性,云南土司中木氏素以“知诗书好礼守仪”著称。 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的象征。 </p> <p class="ql-block"> 忠义牌坊是进木府的第三道门,采用金沙江边的汉白玉建成,宽9米,高18米,4根石柱撑着牌坊上的碑、椽、檐、坊盖。匾额上镌刻明神宗钦赐的“忠义” 二字。忠义牌坊是木府的标志性建筑,国内石建筑的精品,有着“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来到丽江时,感慨木府的建筑气势宏伟,富丽堂皇。感叹木府:“官室之丽,拟于王者”。现写在忠义牌坊对面的照壁上。 </p><p class="ql-block"> 古代的木府殿堂巍峨,金碧辉煌,布局严谨,中轴线有369米长,建筑群坐西向东“迎旭日而得大气”。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石牌坊、议门、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戏台、三清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木府大门巍峨壮观,“木府”两字苍劲有力,青灰色的瓦片覆盖着屋顶,门楼上每一处雕刻都透露着历史的厚重,仿佛在这里静静地诉说看岁月的故事。一副对联让人凝神驻足:“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表达了木氏土司对明王朝的忠心和感恩。 站在大门前我不禁感叹木府的雄伟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门,迎面而立的照壁上是江泽民在1999年参观木府时书写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p> <p class="ql-block"> 走进木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大殿“议事厅”。这座大殿坐落在雕有精美图案的汉白玉基座上,上层高高翘起的飞檐下悬挂着“议事厅”三个金色大字,议事厅是木氏土司的议政之殿,为权力的实施中心。殿前是个巨大的广场,铺满彩花石板,过去这里是出征前阅兵点将的地方,也是木氏接收百姓朝贺之地。</p> <p class="ql-block">议事厅檐下悬着三块“诚心报国”的匾额, 这些匾额分别是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永乐皇帝朱棣、嘉庆皇帝朱厚熜执政时御笔亲书所赐,彰显了木氏土司与明朝皇帝之间的深厚渊源。体现了木氏土司家族世代的忠诚与报国情怀。在木府来自明历代皇帝钦赐匾有11块之多,这是任何一方边陲的土司家族都没有获得过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 议事厅内部金碧辉煌,几根红漆大柱非常抢眼,厅堂宽阔。木府土司的虎皮座椅,后面的四个大字“励精图治”显得十分威严。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中间顶棚上盘着的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它双目园睁,注视着下方给人一种威严之感。龙代表天子,为了避嫌这里的龙只有四个爪子而非皇宫的五爪龙。土司之所以把座椅铺上虎皮,是暗示自己无心从政,只想做个占山为王的土司而已,而上方的金龙则意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在皇上的眼皮底下进行,自己不想也不可能犯上作乱,既显示了土司木氏权威,又避免了与皇宫的冲突,可以说木氏“开门是诸侯、关门是天子”。</p> <p class="ql-block"> 万卷楼取“读书破万卷”之意, 万卷楼是木氏土司读书,藏书,写书的专用之处。 走进万卷楼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墨香,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在此埋头苦读的情景。书架上摆满了古籍经典,墙上挂着名人之画,让人不禁感叹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万卷楼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萃,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其中木公的《雪山诗选》被收入《四库全书》。体现了木氏土司对文化知识的重视与渊博。</p> <p class="ql-block"> 万卷楼前有一匾,书写“行化边徼”四个字,“行”既指德行,也指政治举措,“化”是指影响,使受益等。“边徼”就是边疆。明代皇帝是这样评价木氏土司的,木氏的“德行”很好,政治上的举措得当,使边疆受益,使民风纯朴。万卷楼正门楹联“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p> <p class="ql-block"> 正中供着孔子的牌位,后壁上是鹿鸣古树图。有说鹿与禄同音,古树与古书同音,意为“书中自有黄金屋”。</p> <p class="ql-block"> 玻璃罩里的藏文贝叶经,已有400年历史,用竹尖蘸真金白银书写的藏经,已经成为活着的文化瑰宝——镇府之宝。我感到神秘和历史文化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二楼,藏书万卷,书香满屋。</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藏书阁。</p> <p class="ql-block">三楼,读书写书之处。</p> <p class="ql-block"> 殿堂的大门精工细雕。</p> <p class="ql-block"> 万卷楼后门挂有“乔木世家”的匾额,是明朝嘉靖皇帝御赐,乔木指贵族、高官之意。</p> <p class="ql-block"> 护法殿是木氏土司议家事之殿,旁边有长凳,棍棒,这是动家法、管教子女用的。 回头看看木府统治丽江,从元朝开始到清朝被雍正“改土归流”,洋洋洒洒四百多年。也许是木氏严谨的家法,才是木家辉煌的根本。</p><p class="ql-block">木府中的匾额大部分为皇帝御赐,但护法殿的匾额“为国干城”却是明代第一大才子杨慎于嘉靖年间所题。“为国干城”,高度评价了木氏土司在维护边疆的安定团结所起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殿中央有供奉牌“天地君亲师”。</p> <p class="ql-block">《 木氏家训》更是为这里增添了一份文化韵味,那端庄秀美的字体仿佛诉说着家族传承与教诲。</p> <p class="ql-block"> 木府园林风光也令人流连忘返。木府内水道纵横,呈活水长流布局,曲桥蜿蜒,小桥流水,扁舟悠然,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奇花异草,好一派江南格调。 仿佛一幅绚丽的图画!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木府的宁静和祥和,也领略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沿着长廊前行,看着廊顶上精美的壁画与书法作品,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我驻足欣赏这些漂亮的作品,犹如与古代的艺术家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中轴线两侧房屋罗列,楼台亭阁数不胜数,花园回廊风格别致,有配楼、阁楼、家院、过街楼、官驿、长廊等160多间屋舍,这些建筑沿中轴线依地势排列,气势恢宏,议事厅右侧是木府家园。 总体建筑风格为“仿紫禁城而建”。</p> <p class="ql-block"> “家院”是木氏家族居住之所,走进家园,我看到了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精致的园林,感受到木氏家族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木府过街楼,是木氏土司为方便百姓交通建造的“人行天桥”,各行其道,既不影响百姓生活,也不影响土司衙署的办公。</p> <p class="ql-block">过街楼后是玉音楼,接圣旨和歌舞宴乐的地方。 玉音,“御音”之谐音,为明嘉靖皇帝所赐。玉音楼造型十分独特,那飞檐翘角的设计是工匠们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的智慧与匠心。有二十个翘起的屋檐,每个角度都能看到五个错落有致翘起的屋檐就像飞舞的凤凰,因此它又被称为“五凤楼”。</p> <p class="ql-block"> 玉音楼后的匾额上书“天威咫尺”,这是木氏土司告诫族人、后代不要过分放纵自己,忘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否则灭顶之灾随时降临,要自我约束,意味深长的警示。</p> <p class="ql-block"> 在木府富丽堂皇的楼前,一对穿着古服装的情侣正在拍照,摄影师专注的捕捉着这美好的瞬间。那红色建筑见证着这对情侣的爱情。在这里我感受到木府的浪漫与温馨,也领略到了木府独有的建筑之美。</p> <p class="ql-block"> 光碧楼是木氏土司建筑中的经典之作,三重檐攒尖顶,台楼环廊,碧瓦红楹,宏伟轩昂,斗拱繁密,穷尽奢丽。站在光碧楼下,我被其精湛的工艺和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因其建筑精美,被誉为“称甲滇西”。</p> <p class="ql-block"> 玉音楼后戏台,想当年,吹拉弹唱,歌舞升平。</p> <p class="ql-block"> 廊檐上的装饰雕刻非常精致,不同寻常的凤居于龙之上,这显示了纳西族女子在族中的地位,这种地位在雕刻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玉花园有两棵古树引人注目,一棵紫薇瘦骨嶙峋,枝干突兀,树龄已有400多年,枝繁叶茂。它见证了木府的辉煌和衰落。</p> <p class="ql-block">另一棵山玉兰,主杆敦实,树叶翠绿,显示着生命的苍劲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是中轴线上最后一座殿堂,建在山上,这是通往三清殿的长廊,向上爬升。</p> <p class="ql-block"> 建在后山腰的“含和亭”乖巧而含蓄。</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是木府的重要建筑之一,三重檐屋角飞翚,四角飞檐层叠,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好一座建筑艺术辉煌的锦苑。 三清殿是一座道教道观,里面供奉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充满了神秘而庄严的气息。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古人的祈祷声,感受到那份对天地的敬畏之心。</p><p class="ql-block">登上木府最高建筑三清殿,丽江古城尽收眼底,远处的青山绿水,近处的古街古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也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伟大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站在木府最高的三清殿上极目远眺,锦绣丽江,群山怀抱,民居瓦房栉次鳞比,呈现出一片与天地混融的丹青色,苍苍茫茫,宛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画。整个木府坐东朝西,朝向着太阳和东方,东方属木。古城周围不筑城墙,据说是因为木府居于城中,一筑城墙就等于木字加个框成了一个困字,无异于把“木”困住。木氏祖先不被传统思想束缚,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委派流官任知府,他们自动放权,避免战争,真有大智慧。</p> <p class="ql-block"> 自第一代土司受封到雍正元年“改土归流”为止,木氏一族在丽江统治历时22世470年之久,在这期间丽江安定和平,百姓安居乐业,还大力引入中原文明促进西南边陲的民族融合,积极引进中原汉族地区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教育。 他们以智慧和勇气,守护着这片土地,使其繁荣昌盛。</p><p class="ql-block"> 木府,丽江的紫禁城, 它建筑之宏伟、宫殿之辉煌、雕刻之精致、构件之玲珑、绘画之璀璨,真可谓美奂美轮、无可伦比。还包括园林景观,人物故事都让我深深着迷,在这里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木府曾经的辉煌与荣耀,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也为木府崇文尚学、诗礼传家之风所陶醉。它不仅是丽江古城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7日拍摄</p><p class="ql-block">部分内容参考景区简介和网络资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谢谢关注和浏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