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春节民俗 弘扬传统文化通辽二中七年二十七班社会实践活动

曦曦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我国人民庆贺丰收、祈福风调雨顺、家人团聚的日子。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更要积极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尔沁区第二中学七年二七班寒假期间在楮知白剪艺工作室展开了体验春节民风民俗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瞬间、传统文化、用镜头记录中国年!</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通过写春联、剪纸、画福字等,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营造新春佳节氛围,展示节日文化内涵,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主动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同学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的风采吧!</p> <p class="ql-block">  老师站在前面给我们讲解如何制作剪纸艺术,并向大家介绍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大家听着老师的讲解,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春节民俗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中国非遗文化——剪纸</p><p class="ql-block">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p><p class="ql-block">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距今至少已有1500年,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手持彩纸和剪刀,剪出各种精美的窗花。</p> <p class="ql-block">通过剪窗花,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剪窗花的技巧,更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家专注地握着毛笔,在红色纸上书写“福”字,每一笔都写得有模有样,仿佛要把对春节的美好祝愿都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p> <p class="ql-block">我们拿着写好的福字合影留念,那一张张充满笑容的脸庞,是对春节民俗活动的美好纪念。福字写满了对新年的祝福,也表达了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到生活,</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一步步探寻中</p><p class="ql-block">感受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领悟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与智慧</p><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意义深远</p><p class="ql-block">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文化生活</p><p class="ql-block">增加了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激励了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p><p class="ql-block">更好地体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