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宁波的第一站——天一阁博物馆,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之一,也是亚洲最古老的图书馆。天一阁由明代官员范钦于1561年创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范钦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他收集了大量珍贵典籍,并建造了天一阁来保存这书籍。</p> <p class="ql-block">从西大门开始游览,先进入东明草堂。右侧墙上有一幅画,名字是獬豸。獬豸(xiè zhì),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拥有牛尾、马足和圆蹄,以及一根独特的角,又称为独角兽。体型大者如牛,小者如羊。</p> <p class="ql-block">东明草堂是范钦在建造天一阁之前用于藏书和读书的地方。范钦号“东明”,因此这里被称为“东明草堂”。</p> <p class="ql-block">范钦晚年,将家产分为书籍和百万财产分给两个儿子,大儿子要的书籍,二儿子要的财产,从此开启了范家十三代人、四百多年的藏书历史,也为世人留下了天一阁。</p> <p class="ql-block">北水库是天一阁藏书楼的一部分,主要收藏珍贵的古典文献。</p> <p class="ql-block">尊经阁碑林前的香橼树此时已硕果累累,金黄一片,非常吸睛。</p> <p class="ql-block">尊经阁特别注重收藏和保护珍本、孤本和善本,许多书籍是独一无二的版本。</p> <p class="ql-block">石雕百鹅亭,这座明代万历年间的石亭,原来位于宁波南郊的祖关山,是明代墓前的一座祭拜亭,1959年迁移到这里。之所以叫做“百鹅亭”,并非亭子上镌刻了100只鹅,而是因为宁波富家大户祭拜先人的一种排场和阔气。他们清明做羹饭的时候,要杀100只鹅孝敬祖先,因此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高达3米的大花轿,据称是由十个工人用了三年时间花了一万个工时打造的,所以又被称为“万工轿”,花轿周身雕花漆工,是朱金漆木雕的代表作,是天一阁的镇馆之宝之一。这座花轿有两百多斤重,没有轿门,新娘坐进去之前,需要专门的轿夫拆开才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麻将起源馆内的石头麻将。</p> <p class="ql-block">三缺一,来这里搂个宝儿,过把瘾。</p> <p class="ql-block">转了好几圈也没看到二层楼的地标建筑——天一阁,最后按照导览图图片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的找,终于来到了天一阁,原来已经在其后经过且完美绕过。</p> <p class="ql-block">范钦根据郑玄所著《易经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语,将新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并在建筑格局中采纳“天一地六”的格局。 建筑主体为两层,上层为一大通间(象征“天一”),下层分为六间(象征“地六”),整体布局简洁而富有深意。楼前还修有“天一池”,引水入池以防火,左右还设有防火墙,此处只有东西防火墙开有两个小门,属实不太好找,只能踏踏实实按照园区内的标识才能找到。</p> <p class="ql-block">池畔的“福、禄、寿”三座假山,巧妙地融入了江南庭院式园林的特色,仿佛是大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而那由山石堆成的“九狮一象”,更是寓意着吉祥与和谐,让人不禁驻足,细细品味这背后的深意。</p> <p class="ql-block">当我走出天一阁,回望这座古老的建筑,心中充满了敬意与感慨。天一阁不仅是一座藏书楼,更是一座文化的丰碑,它见证了宁波乃至整个浙东地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天一阁,这座历经沧桑却依旧屹立的文化圣地,将永远铐刻在我的记忆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