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中国年 佳节方寸间——邮票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二

曲明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其中传统节日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记忆。目前,我国的七个传统节日中,春节、端午节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霄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录》。为纪念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邮政先后发行多套反映传统节日的邮票,通过方寸形式见证中华传统佳节,传承华夏文明美德。</p> <p class="ql-block"> 春节</p><p class="ql-block">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祖活动,也就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又称阴历年,俗称“过年”。在春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比如贴春联、吃饺子、走亲访友、放鞭炮等。春节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日子,也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时刻。因此,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p><p class="ql-block"> 2000年1月29日发行《春节》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1枚,2015年至2019年,连续五年在每年的1月10日,发行《拜年》邮票各1枚,以独特的卡通风格、民俗特色、民族元素等,展示了我国各民族春节拜年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春节》(2000—2)</p><p class="ql-block">2000年1月29日发行,全套共3枚,小型张1枚。</p> <p class="ql-block">3—1迎新春</p> <p class="ql-block">3—2辞旧岁</p> <p class="ql-block">3—3闹社火</p> <p class="ql-block">小型张:合家欢乐</p> <p class="ql-block">《拜年》(2015—2)</p><p class="ql-block">2015年1月10日发行,全套1枚。</p> <p class="ql-block">2015年《拜年》小版张</p> <p class="ql-block">《拜年》(2016—2)</p><p class="ql-block">2016年1月10日发行,全套1枚。</p> <p class="ql-block">2016年《拜年》小版张</p> <p class="ql-block">《拜年》(2017—2)</p><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10日发行,全套1枚。</p> <p class="ql-block">2017年《拜年》小版张</p> <p class="ql-block">《拜年》(2018—2)</p><p class="ql-block">2018年1月10日发行,全套1枚。</p> <p class="ql-block">2018年《拜年》小版张</p> <p class="ql-block">《拜年》(2019—2)</p><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10日发行,全套1枚。</p> <p class="ql-block">2019年《拜年》小版张</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一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按照民间的传统,在这天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熖、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2021年5月,元宵节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2日发行《元宵节》邮票一套3枚。另外,《宫灯》、《花灯》、《民间彩灯》三套邮票,展示了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元宵节的热闹氛围。</p> <p class="ql-block">《元宵节》(2018—4)</p><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2日发行,全套3枚。</p> <p class="ql-block">3—1吃元宵</p> <p class="ql-block">3—2赏花灯</p> <p class="ql-block">3—3舞龙舞狮</p> <p class="ql-block">《宫灯》(T·60)</p><p class="ql-block">1981年2月19日发行,全套6枚。</p><p class="ql-block">6—1花篮灯 6—2龙球灯</p><p class="ql-block">6—3龙凤灯 6—4宝盆灯</p><p class="ql-block">6—5草花灯 6—6牡丹灯</p> <p class="ql-block">《花灯》(T·104)</p><p class="ql-block">1985年2月28日发行,全套4枚。</p><p class="ql-block">4—1九莲献瑞(九莲灯) </p><p class="ql-block">4—2龙凤呈祥(龙凤灯)</p><p class="ql-block">4—3百花争艳 (花篮灯) </p><p class="ql-block">4—4金玉满堂(金鱼灯)</p> <p class="ql-block">《民间彩灯》(2006—3)小版张</p><p class="ql-block">2006年2月12日发行,全套5枚。</p><p class="ql-block">5—1鱼灯 5—2白菜灯 5—3莲花灯</p><p class="ql-block">5—4龙凤灯 5—5花蝶灯</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大家会去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2006年5月,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p><p class="ql-block"> 2010年4月5日发行了《清明节》邮票一套3枚。</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2010—8)</p><p class="ql-block">2010年4月5日发行,全套3枚。</p> <p class="ql-block">3—1祭祖</p> <p class="ql-block">3—2踏青</p> <p class="ql-block">3—3插柳</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日子,也是人们祈求平安的时刻,让人们从中感受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2006年5月,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发行《端年节》邮票一套3枚。</p> <p class="ql-block">3—1赛龙舟</p> <p class="ql-block">3—2包粽子</p> <p class="ql-block">3—3避五毒</p> <p class="ql-block"> 七夕节</p><p class="ql-block">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被赋予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2006年5月,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2010年8月16日发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邮票一套4枚。</p> <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牛郎织女》(2010—20)</p><p class="ql-block">2010年8月16日发行,全套4枚。</p> <p class="ql-block">4—1盗衣结缘</p> <p class="ql-block">4—2男耕女织</p> <p class="ql-block">4—3担子追妻</p> <p class="ql-block">4—4鹊桥相会</p>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族文化圈各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赋诗等。中秋节也是人们团圆的佳节,让人们感受着家的温暖和团聚的幸福。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2002年9月21日发行《中秋节》邮票一套3枚。此外,2016年和2018年中秋节,发行《月圆中秋》邮票各一套,各1枚。</p> <p class="ql-block">《中秋节》(2002—20)</p><p class="ql-block">2002年9月21日发行,全套3枚。</p> <p class="ql-block">3—1团圆</p> <p class="ql-block">3—2赏月</p> <p class="ql-block">3—3月为媒</p> <p class="ql-block">《月圆中秋》(2016—23)</p><p class="ql-block">2016年8月28日发行,全套1枚。</p> <p class="ql-block">《月圆中秋》(2018—25)</p><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15日发行,全套1枚。</p>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p><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尊老爱幼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2006年5月,重阳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p><p class="ql-block"> 2003年10月4日发行《重阳节》邮票一套3枚。</p> <p class="ql-block">《重阳节》(2003—18)</p><p class="ql-block">2003年10月4日发行,全套3枚。</p> <p class="ql-block">3—1重阳节·登高</p> <p class="ql-block">3—2重阳节·赏菊</p> <p class="ql-block">3—3重阳节·饮酒对弈</p>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寄托。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传承着古老的习俗和传统,共同庆祝,共同感恩,共同祈愿。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节日,共同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参考邮票发行介绍。</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音乐《万疆》</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5日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