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期待你去打开的一本线装书

谷振国

<p class="ql-block">  福州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州老城中心,始建于唐末,成型于明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坊巷格局街区。三坊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在这纵横交错的三坊七巷石板巷道间,藏着200余座青瓦白墙的明清古厝。</p><p class="ql-block"> 明清建筑风格在这里恣意舒展,马鞍墙曲线优美,雕花窗棂精巧,院落间藏着天井、回廊与古井。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等数十位历史名人在此留下生活印记,《与妻书》在此挥毫,船政学堂的蓝图在此酝酿。如今作为国家5A级景区,老宅变身博物馆、书店与茶馆,我们穿行在斑驳门楣下,仍能触摸到福州两千年的文化根脉。</p> <p class="ql-block">  放慢脚步走进这里,仿佛面前打开了一幅历史画卷,静静地铺展在时光的长河里,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你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这里的建筑光影。</p><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巷都是时间的低语。白色墙壁,树影婆娑在其上面尽情舒展,仿佛是岁月的笔触在书写无尽的故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斑驳的墙面上,光影交错间,古老的建筑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你难以想象,这些建筑,历经风雨洗礼,却依旧保持着独特的古朴韵味,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这里的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 每一条街巷都狭窄而曲折,宛如一条条历史的脉络,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等待着我们穿越时空,引领着我们去探寻和发现。漫步在这样的街巷上,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音,在耳边轻轻响起。每一条街坊,每一条巷道,都是一个故事集,都在诉说着三坊七巷过往无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这里的人文气息。</p><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建筑和布局,更在于其独特的人文气息。漫步街巷,时而冒出来的一个个小店,小店里的营生,店员柔和简单的介绍,会让你感受到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而富有情趣,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着这片古老的街区,让这里一直充满生机与活力。尽管是假期旅游高峰,只要你愿意,你总会找到三三两两行人行走的胡同,他们安静的走,不急不慌,聊着家常,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柔软而温暖。</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这里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从每一块青砖黛瓦之中你都会感受到这里深厚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化底蕴,这</span>里曾是“闽都文脉”的心脏,仅明清两代就从这里走出了11位状元、1500多名进士,巷陌间散落着林则徐、严复、林觉民、沈葆桢等数十位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名人故居。林觉民《与妻书》的泣血笔墨、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油灯残影、冰心笔下浸润乡愁的童谣,都在雕花木窗间沉淀为三坊七巷的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午在赤屿村感受游神规模之宏大,惊叹传统民俗传承的力量。下午在三坊七巷触摸古朴的建筑,欣赏独特的布局,体味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漫步在这样的古街上,就像在打开一本线装书,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回响,我仿佛听到了岁月的脚步声,在这里轻轻回荡。每一块石板、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故事,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