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在历史与现实中迷失自己

同舟行

<p class="ql-block">今年春节我们在南京过年,这是继去年春节在合肥我们已在外度过的第二个春节。此行是被女儿和女婿“孝顺”般地约请,和亲家三家七口恰好坐满一辆商务车。人生中有些事虽非本愿,却也难以推辞。子女们安排一切行程,以旅游的方式带孩子游览各地,放松心情,增长见识。这理由无可反驳,除非有更重要的事可以不参加。然而,节假日出行的拥挤是众所周知的中国特色,面对这样的情况,唯有“既来之则安之”。</p> <p class="ql-block">夫子庙中的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外孙女在南京《夫子庙》中向孔夫子烧香祈福,祈求学业有成。我向来不赞同以这种方式激励孩子上进,因为这只会增加他们对孔子的崇拜,而无法真正获取知识。这或许是我们做父母教育上的不足,出来旅游图个快乐,不反对也罢。这张照片是爷爷拍摄的,他称赞孙女做什么都像模像样。爷爷是军转干部,我们四个大人都听从孩子们自己的安排,都是被照顾对象,也乐于听从安排,权当出来愉悦身心的。</p> <p class="ql-block">宋朝时期江南贡院——科举制度下的朝廷官员考场</p> <p class="ql-block">上图展示了宋朝时南京进京赶考的考场,考生们需在此待上九天六夜,经历初试、复试,最终正式考试。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下,考试难度堪比今日的公务员考试,只是如今的知识面更为广泛。科举的试卷都是八股文,考题那么“四书,要么“五经”,如同现在高考作文,全凭主考官评分。考试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这一制度虽已成历史,但其影响至今犹存。</p> <p class="ql-block">长途跋涉前往江南金陵科举考试的苦读学子。</p> <p class="ql-block">金榜题名回家乡拜见父老乡亲。</p> <p class="ql-block">上图描绘了状元及第后回乡感谢父母与乡亲的场景,从此开启功名利禄的生涯。将视线拉回到今年春节,杭州浙大的硕士生梁文锋,1985年出生于广东湛江,17岁考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0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在校期间,他对金融市场产生浓厚兴趣,并带领团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量化投资。梁文锋的团队有140人,这个春节,这位曾经默默无闻的年轻人让美国科技界和资本市场为之震动,再次证明了中国人的优秀基因。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也拥有了值得骄傲的奋斗史。</p> <p class="ql-block">当今的人工智能AI产业是中国崛起的科技实力。</p> <p class="ql-block">在横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实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当深思的问题。有些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培养下一代比单纯追求财富更为重要。在我们的队伍中,看到了下一代的身影,如王琳楠、王帅等人,还有陈琳的女婿,以及刘吉印父子。这说明父辈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让下一代走上致富之路比自己挣一点钱更为重要。同时,也有两个队伍原本打算让儿子去工地锻炼,但最终改变了主意,这说明他们还没有完全明白挣钱的真正目的,实在可惜。我们不能在历史与现实中迷失自己,而应为下一代指引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