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街》的记忆

茶香

<p class="ql-block">  一条老街,饱含了半部大连史,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家住在这条街上,大叔叔家住在这条街上,后来姑姑家又住到了这条街上。这条街有大连最早的市场,有大连最早的照相馆。</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去姑姑家住,和表姐一起玩,她也喜欢带着我到处跑,去看电影,去她同学家玩。到现在我还记得她一个同学的名字和长相,她叫藏丽华(因为姓特别,所以记得特别牢,名字是不这两个字不确定)。以至于40多年后一次在地铁上偶遇表姐和她同学时,她竟然还能叫出我的小名。姑姑家住在临街的中国式楼房,因为日本人统治大连四十年,后来苏联人又来到大连,所以大连街最常见的是日式建筑,还有苏联欧式建筑,所以才有了中国式楼房的叫法。也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保留下来的这种风格。房间很窄,纵深较长,两家公用一个厨房,那时候叫对面房。过去家里都是好几个孩子,一间屋子根本住不下,家家都有吊铺,一般情况男孩睡上铺,女孩睡下铺,冬天靠烧炉子取暖,一个院一个公共旱厕,黑漆漆的很臭很臭。我当时10岁多点,白天一个人去厕所都有点害怕。</p><p class="ql-block"> 姑姑家还好,四个孩子三间屋子两间厨房,可能姑姑是军烈属的原因吧,姑父在抗美援朝时牺牲在朝鲜。姑姑的房子临街,既朝阳有通风,楼前是一条很宽的大马路,路对过是一个家具厂,旁边是一个锅贴铺。每次去姑姑都会给我买锅贴和吊炉饼吃。后街就是当时大连很繁华的大市场:东关街市场。改革开放后,房地产市场红火,这条街的大部分都被动迁到别处,变成现在的“新开路”,保留下来的这一点地方便是靠近有轨电车道的一点点,现在的“东关街”。</p> <p class="ql-block">改造后的东关街路标</p> <p class="ql-block">为了配合我的记忆,找到几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补充一下,感谢大家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分享!</p> <p class="ql-block">时光在行进,社会在发展,但人们还是需要保留一定的记忆空间,历史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