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和童年、少年生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杜甫故里景区内主体建筑均为唐代风格,以木质结构为主体,以红色为基调,配以灰色顶瓦,由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演绎诗圣杜甫真实人生的园林式人文景观,是一处集观光游览、朝拜纪念、修学教育、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大型文化观光游览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杜甫诞生窑:杜甫出生于此窑洞,窑洞后面是笔架山,保存完好,能让人感受到杜甫少年时代的生活环境。</p> <p class="ql-block">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是一座黄土高原堡垒式建筑风格的大型家族庄园。</p><p class="ql-block"> 庄园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末清初具规模,金谷寨主宅院建于清同治年间,康家追慕西晋“金谷园”宅第,在此大兴土木。</p><p class="ql-block"> 慈禧太后赐予康家一块“神州甲富康百万”金匾,从此“康百万”成为庄园主人“康式家族”的统称。</p><p class="ql-block"> 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庄园建筑面积达64300平方米,由19个建筑群构成,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97间平房、73个孔窑洞,建筑沿邙岭山势绵延起伏,布局严谨。</p> <p class="ql-block"> 巩县石窟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北9公里大力山下,是一处集石刻艺术、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宝贵遗产。</p><p class="ql-block"> 初建于北魏景明年间(500-503),大规模开凿约在北魏后期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间,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相继凿窟造像。</p><p class="ql-block"> 石窟寺原名希玄寺,唐代后改称净土寺,宋明称大力山十方净土禅寺,清代至今称石窟寺。</p><p class="ql-block"> 洞窟布局:坐北向南,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龛225个、碑刻题记256方、佛像7743尊。石窟多呈方形,窟中有中心方柱,方柱四周凿龛造像。</p><p class="ql-block"> 巩县石窟历经多个朝代开凿,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 其雕刻工艺精湛,艺术风格独特,尤其是飞天雕像和帝后礼佛图浮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乃至世界石窟艺术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河洛汇流处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神北村,是黄河与洛河的交汇处,也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洛河发源于陕西洛南,伊河发源于洛阳栾川,两河在河南偃师合二为一成为伊洛河,然后在巩义河洛镇神北村处汇入黄河。黄河水浊,呈黄色;伊洛河水清,呈青绿色,两河交汇,清浊分明,形成独特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河洛汇流处周边有嵩山北部余脉、邙山等山脉。站在神都山上,可以将河洛汇流的壮观景象一览无余。</p><p class="ql-block"> 河图洛书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推演八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p><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祭祀地:据史载,黄帝、尧、舜、禹、汤、周公旦、周成王等曾在河洛汇流处修坛沉璧、祭祀河洛,这里被视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河洛文化发源地:河洛地区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河洛汇流处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