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纪事

蓝天999(微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年终岁末,还真下了一场雪,弥补了一下经冬无雪的空白。下雪了,那转角处,就有春天的影子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迎春,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自古如此,从古籍的记载和迎春的诗文中可以约略知道。而立春,又往往在春节前后的数日,于是人们便把迎春的情怀渲释在欢度春节的活动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其中的年俗,就寄寓了人们对生活常新的美好愿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洒扫陈积一年的灰尘,整理旧时光里纷乱的家,以新的姿态昂首迎接新的一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这一切,又岂是一件轻易的事。我还在力所能及的年纪,那就做力所能及的事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既做,又想做的尽量完善一些,于是,时光的脚步刚踏入腊月,我就在谋划迎新的事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天气预报里挑一个晴好的日子,便开始除尘了——依照旧例,腊月二十四才是除尘的日子,民间有“二十四,扫房子”的谚语——我则从一只脚迈进腊月开始,一天接着一天过去,整理家的过程便逶逶迤迤到除夕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少年不知娘辛苦。小时候每年扫尘是母亲的事,柴火煤烟一年,总是熏出灰尘遍积的屋子,加上蜘蛛在屋顶上结出的天网,时常便有蛛丝悬着烟火的尘灰,在屋中荡来荡去,好像风吹着时光的脚步在空中徜徉……那时也没有天气预报可以参考,一般是准定了腊月二十四扫灰的。一大早把屈指可数的锅碗瓢盆搬到院子里,上得台面的就数那补丁摞补丁的一两床被褥了,搬完后母亲则破衣罩身,头裹毛巾,只露两只眼睛,像极了穆斯林妇女的装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黑夜给了她黑色的眼睛,她在屋子里寻找灰尘。一扫帚一扫帚地扫下去,便像中东燃起的战火,硝烟弥漫尘土飞扬,即使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也会因尘灰阻隔而止步窗外,待母亲从尘灰飞扬的屋中走出,她已全然纯乎是一个从采煤一线钻出来的“矿工”了,身上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她挂满灰尘的睫毛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今方识扫尘苦。趁着晴好的天气和略微温和的阳光,我优先擦拭外面的玻璃。一年的风雨霜雪,一年的尘飞土扬,窗外已是一帧帧笔走龙蛇的“书法”,或一幅幅龙飞凤舞的“画卷”,凝视时,似轻重缓急间意走笔峰,又似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洋溢出生机与灵动,好像龙年时光交出的答卷,我轻轻擦去这书法这画卷,这时光的密码,好让新的一年书画新的画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家中除尘虽不像小时母亲那样硝烟弥漫的场景,却也在不知不觉中积了厚厚的一层,可见灰尘无时无刻不在伴我而生。前几日看到一段科普,说人一生掉落的皮屑往往就有几十公斤,还有衣物的碎屑以及空中的浮尘飘飞,我开始理解了为什么紧闭门窗依然积尘厚深,我轻轻地擦拭着屋子的每一个角落,以使新年的阳光更加畅亮地洒满屋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扫尘,还不是最累的,繁琐的是把家中随手散置的物品归于一个恰当的位置,或对一件物品的去留作出取舍,常常要花费精力与时间。什么是恰当的位置,什么东西有用或无用,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也说不清楚。就像我们,有时抱怨此生给自己安排的位置不当,什么是自己真正合适的位置,谁能确切地说个清楚明白;对一件物品而言,用到时即有用,不用时即无用,而一经整理,看似合理了,但往往临到用时,却又忘记物归何处了,如此又怀念看似纷乱却有序的时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静静流淌的小河里需要跳跃的浪花和粼粼的波光,总能给人瞬间心动的感觉。但农家的所谓仪式没有搖曳的烛光,没有甜香的糕点,没有醇厚的红酒,甚至好像什么气氛都没有,有的则是极简的习俗,与食与祀有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不,腊八刚过,年届八旬的老母亲便忙着要蒸团子了。蒸团子是家乡的旧俗,过年家家蒸团子,可能也寄寓家人团圆之意吧。蒸团子是大事,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团子便成了腊月沿续到正月的美食。煮一锅清香四溢的茶——把玉米、黄豆、小米、姜、荆芥炒个半熟炒出香味,碾成粉——待水烧开后把粉糊倒入锅中,不断搅拌煮熟即成,在火上烤个外酥里糯的团子,搭配着吃,来自家乡土地上最醇厚的香味汇集,简直就是人间至味;若茶糊里再加把豆芽、一撮粉丝、几片油炸麻叶,那就锦上添花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是当正经的饭食吃,小的家口常常蒸百十来个团子,大的家口甚至要蒸五六百个不止;记得小时候每年碾团子面都要早早地排队占碾子,从早到晚,碾子不停,人是一家一家地上,一拔一拔地换。如果轮到夜里,常常是手扶碾杆,头倚碾杆,不觉已是混沌小睡,腿脚却依然追随着前进的趋势,这是小时练就的功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推着加工团子的玉米和软米,和母亲穿街走巷,到加工厂去加工蒸团子的玉米面软米面。母亲的腿脚已不太灵便,往年是母亲蹒跚着脚步拉着小拉车独自去加工,等我拿到手的已是蒸好的、软糯的、香甜的、充满着家乡田野风味的团子,今年我陪母亲去。虽是一大早,加工厂两间的屋子已是人满为患,加工茶面的和加工团子面的排了两条蜿蜒的长龙,香烟呛人,机声震天,我接受着一场视觉听觉嗅觉的狂欢,整整持续了一个上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红灯笼挂起来,春联窗花贴起来,随着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春节,这个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更加焕发出了勃勃生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曾经,在春节前,一件大事便是写春联,于是每年的春节前我都要夹了红纸到我的老师家写。乡亲们一家家的春联写出来,整屋子的地上、床上、箱子上都摆满了需要晾干的春联,如果天气好,连院子里铺的都是,于是满屋子满院子便飘荡着墨汁臭臭的香味,于是我便游走在春联的林海里,默诵着那富有韵律的迎春文字……母亲则早早地就扯了布料,计划着为我缝制过年的新衣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窗花是要剪的。喜鹊登枝、寒梅迎春、年年有鱼(余)、竹爆(报)平安……生活的素材都可成为手中的窗花,每一帧窗花却是思之所及、妙手生花,每一次剪制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如果说红红的春联营造的是农家小院的喜庆,窗花则使屋子内外都洋溢着春节的氛围,等到爆竹声中辞旧岁,烟火光里迎新春的早晨,春节的气氛则达到了高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我寄居一座小城,刚到腊月小年,街上便流光溢彩了,空中、树木、花草,立体、多层次的彩灯装饰,与《西游记》里的天宫相仿。不过也有分别,有“脸面”的街上,灯饰重重复重重,光波长短相杂,静默与律动相间,此处是一方光色混沌的天地,似乎要消灭昼与夜的界限;而卑微的街上,树上草间则随意悬了几串灯挂,在夜色里闪着幽微的光,但这恰恰衬出夜的本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彩灯亮了,年节的气氛十足地烘托出来了,却少了份迎接新年的激动,彩灯形式多样,却少了创造的过程和独一无二的个性。即使冷天,街上依然人群潮涌,购物的欲望如商场前膨胀的气球,好像倾尽所有只为过个丰润的年节,而精明的商家打着降价促销的幌子在清扫着积久的尾货,或捆绑销售着成堆的货物,“半年不开张,腊月顶半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百姓的春节虽不算丰盛但还富足,这不,快递员敲门,送来了一大箱霍州花馍,是女儿的朋友寄来的,年年如此。我家也陆续开启了过节的准备工作,自己磨了茶面,灌了香肠,蒸了花馍,炸了麻叶,随时节而动,我们还将自己滚元宵,烙春饼,包粽子,打月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认真地走过每一个节日,便又是新春新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把新买的红灯挂起来,红红火火的一年就要来了,我在烟火里迎接春天,呼应岁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