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瓦尔巴的朗伊尔城如果直飞格陵兰,只有几百公里,我们却要从这里先飞回挪威的首都奥斯陆,再飞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div>格陵兰岛到朗伊尔城的距离约为800公里。<br>从奥斯陆到朗伊尔城的距离约为2043公里<br>挪威奥斯陆到丹麦哥本哈根的距离约为600公里<br>格兰岛与丹麦本土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2100公里</div> 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唯一出过一次国是2010年3月到中国上海的世博会。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出国看到她。 从飞往格陵兰的飞机舷窗看外面虽然六月了,还是冰天雪地 坐飞机绕了一大圈我们终于到达格陵兰。它可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面积达到211万平方公里。 经过多次转机终于到了格陵兰岛发现他们悬挂的是他们自己的旗帜,而不是丹麦的国旗。<div>康克鲁斯瓦格机场是格陵兰中西部的机场,是格陵兰唯一能够处理大型客机的民用机场,由于远离海岸,天气状况稳定,因此机场不会受雾气暴风影响。是海外旅客转机的地方。其它的小机场受天气影响经常停飞。这也是机票昂贵的原因吧。</div> 原来是美军运输机起飞。 这是美军冷战结束后撤退时留下的炸弹,卸去里面的炸药成了街边随处可见的大烟灰缸。拍照的人个高,所以我本来不长的腿就显得更短了。 飞机上图册中的格陵兰地图。西部交通发达。 这是多年前美空军训练的一架教练机,训练中迷航,飞行员跳伞飞机坠毁的遗址。 驯鹿的角。 商店内的驯鹿标本。 从飞机的拍到的格陵兰冰原。 这是带翅膀的长途车。城市之间没有高速公路。除此只能坐船。 候机时偷拍的当地人,一看感觉特别像蒙古人。和当地人照面时,双方都有一种亲切感。 岛内到别的城镇只能坐飞机或船,这位空姐可以看出有因纽特人的血统。但纯血统的因纽特人也随处可见。 这是我们旅游大巴的司机,他可能是有点帕金森症状,手总是在抖,让人看了很是担心。地导说尽管放心,这位司机技术和健康绝对没有问题,是他们找到最好的司机。我总感觉人家就业方便还是很人性化的,真是人尽其才。 这种大巴车就是我们去冰川的的车。 站在山上看冰川还是很壮观的。据说当年撞沉泰坦尼克号的冰山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苔原也称为冻原,是一种生长在寒冷的永久冻土上的生物群落,主要由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和地衣组成。 能拍到北极圈内的小花不容易。 冰海 这里的船身很短,让人感觉少了一半的样子,有点像海里的翻车鱼。可能是冰海里这样的船好转弯吧。 酒店的户外楼梯。 加油站 加油站小店内让我们惊讶不已。竟然公开卖枪。其实这在北极地区很正常,外出远离城区的地方必须带枪,防备北极熊必须的。 这可是真家伙,您买不买没关系,可以随便看看。 这么多枪真开眼。店老板都很友好,不过我们也不好太过分。 这是办理出入境时在警察局拍的照片。怕麻烦没敢拍警察。这一路上还真没见到外面有警察和城管,也没见到有人摆小摊的。 警局的房很不干起眼,这标志才让我们找到这里。和去欧洲申根国家不同,去斯瓦尔巴和格陵兰的安检手续,和出入国境一样严格。 我两边可是真炸弹。 这里的房子大多都远离地面。 这是冬季欣赏极光的小屋。 蔬菜比鱼贵。吃的品种上就能感觉到。 所有的商品都来自丹麦,这也是一种垄断吧。 教堂边因纽特人原来住的屋子,可能是复原的。 前面说过小飞机有时会受天气影响取消航班,还真让我们赶上了,这是住在小酒店里遇到的因纽特人。我不会外语,但我连比划带说:你是格陵兰的因纽特,我是中国的因纽特。通过套瓷让我们都很开心。因纽特人不喜欢人们称他们为“爱斯基摩人”,因为这种说法来自他们的敌人,印第安阿尔衮琴部落的语言,意思是“吃生肉的人”,而“因纽特”是他们的自称,意思是“人类”。关于因纽特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故事,在B站上有很多视频,可以观看。 从酒店楼上拍的,很多人家都有游艇,这是没钱的停在自家门前,有钱的就花钱停在港口内的泊位。 这个可能应该是捕鲸炮吧。 这种鲸鱼骨门有好几处。 这是我们天气原因延误飞机三天住的酒店,可以说是住过的最寒酸的一次。宿舍房子之间有粗大的暖气管道供冬天取暖用的。 好像是原来机场的兵营宿舍,就像是筒子楼一样,浴室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最后回国后保险公司还退回2000元,多住了三天几乎是白吃白喝,这也是只有中青旅这样的大公司才能提供的完美服务。出去玩放心不会上当。 去年夏天我和家人去了一趟格陵兰西部,对于这个岛屿多少有了一点了解。<div>最近关于美国收买格陵兰炒的是沸沸扬扬众说纷纭,我把去格陵兰的笔记进行了整理。<br>一、我们是参加中青旅组织的北极游,这是他们第一次组织登陆到格陵兰的西部,可能是性价比不高,坐船绕行斯瓦尔巴一圈14天的费用几乎和到格陵兰的6天费用相等。我们到斯瓦尔巴时有几十人,到格陵兰时只剩下十一个冤大头,物以稀为贵,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性价比低”的行程还是很有意义的。<br>二、维京人和丹麦挪威<br>说到北欧不能不说维京人,他们是北欧地区的原住民,说到维京人百度上说他们的别称是北欧海盗。他们开始的时候只是打劫西欧沿海的修道院,后来开始对欧洲国家进行入侵,他们的身材高大,也是出色的航海家,向西他们逐渐发现了冰岛和格陵兰岛,并且到达北美。但他们不像因纽特人那样长期适应北极严寒的恶劣生活环境。据介绍:格陵兰岛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左右,当时挪威探险家埃里克·托瓦尔德森首次定居于此,并建立了北欧人的社区。然而,随着小冰河时期的来临,这些殖民地在15世纪中期逐渐消失。直到18世纪初,丹麦重新确立了对格陵兰岛的实际控制权。在19世纪,丹麦彻底垄断了格陵兰岛的贸易,并宣布格陵兰岛的海岸对外关闭,挪威对格陵兰岛的影响变得微乎其微。<br>尽管格陵兰岛在地理上位于北美洲东北部,但由于其与北美大陆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国际上通常将其划分为北美洲的一部分,而不是欧洲。<br>三、格陵兰和丹麦:地球第一大岛格陵兰岛面积211万平方公里,而丹麦只有4.3万平方公里。格陵兰岛的居民人口只有7万人,主要是因纽特人,占89.5%,其余为丹麦移民。格陵兰岛在行政区划上属于丹麦王国,格陵兰最早由挪威人在982年发现。后经历多个殖民时期,1979年5月1日起,实行内部自治, 2009年,批准了《自治法》,内政独立但外交等仍由丹麦代管。<br>1.“缺德的丹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格陵兰岛曾发生一起当地居民,尤其是因纽特人被迫避孕的丑闻。数以千计的少女和成年女性在没有充分知情或同意的情况下被迫植入节育器。该计划由丹麦当局发起,旨在降低出生率。<br>2022 年,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正式为这一政策道歉,承认它侵犯了人权并伤害了因纽特人。格陵兰岛也开始讨论是否有必要对这些行为的后果进行赔偿和进一步研究。<br>2.丹麦也是格陵兰和外界联系唯一的通道。岛上所需物资和航空公司都由丹麦掌握在手。我们如果从挪威的斯瓦尔巴直飞格陵兰距离约800公里远,却要先飞回挪威的奥斯陆,再到600公里远的丹麦首都,最后坐飞机2100多公里到格陵兰,这成本能不高吗?格陵兰有几个特点,一是城市之间无公路。只能坐飞机和船前往,坐飞机和船像我们坐长途车一样。二是小商店有卖枪支的,据说买枪支比买酒容易。三是四个月只有白天,四个月只有黑夜。<br>3.丹麦每年要向格陵兰提供经济上的支持6亿美元的补贴,以维持其正常运转,这在我看来真是一个赔本的买卖。格陵兰如果独立丹麦可以省去每年的补贴,如果现在出卖可以获得几百亿美元的收入。如果格陵兰自己独立后美国即使买,钱了到不了丹麦的手中。</div><div>4.司机开车不允许加班,开车时有个ETC卡一样的装置,插卡后才能开车,到点休息,绝对不敢多开一会。网上说:欧洲对于司机的工作时间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欧盟规定司机每天的驾驶时间不能超过9小时,且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此外,司机在连续驾驶6小时后必须休息至少45分钟,否则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可见他们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还是很到位的,这样也会杜绝疲劳驾驶的现象出现。<br>四、格陵兰和美国:冷战时曾经驻扎了大批美军,现在仍有美军在此活动。冷战结束时大批武器弹药没被财大气粗的美军运走,很多被处理后移作它用,现在随处可见。据媒体报导:1月28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5%的格陵兰岛人不希望作为丹麦半自治领土的这座北极岛屿成为美国的一部分。<div>五、格陵兰和中国:格陵兰岛是丹麦的自治领地,拥有自己的议会和自治政府,但在外交和国防上仍由丹麦政府掌控。尽管如此,格陵兰岛在国际组织中并没有独立的主权国家地位。2021年11月18日,格陵兰在北京设立了驻华代表处,这进一步促进了中格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最近网上有人把格陵兰和斯瓦尔巴混为一谈。甚至搬出斯瓦尔巴条约说中国在格陵兰也有一份,并举出中国黄河站为例。其实中国北极黄河考察站在挪威的斯瓦尔巴岛上。和格陵兰相差800公里呢。因为中国和斯瓦尔巴之间没有直达交通工具,所以不用签证只是理论上自由出入。不要以讹传讹,把格陵兰和斯瓦尔巴条约绑在一起。那只会让人贻笑大方。</div></div>